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34070)

作品数:30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忠黄世亮裘鉴卿雷皓叶朝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理学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篇磁共振
  • 14篇核磁共振
  • 13篇核磁
  • 11篇小波
  • 9篇成像
  • 9篇磁共振成像
  • 7篇信号
  • 7篇图像
  • 7篇小波变换
  • 7篇波变换
  • 4篇量子
  • 3篇信号分离
  • 3篇相互作用
  • 3篇小波分析
  • 3篇盲信号
  • 3篇盲信号分离
  • 3篇脑电
  • 3篇基于小波变换
  • 3篇核磁共振谱
  • 3篇分子

机构

  • 21篇厦门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集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福建省医学科...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山东省轻工业...

作者

  • 19篇陈忠
  • 8篇蔡淑惠
  • 7篇裘鉴卿
  • 7篇黄世亮
  • 6篇雷皓
  • 6篇叶朝辉
  • 6篇刘买利
  • 4篇游荣义
  • 3篇陈松
  • 3篇罗军
  • 3篇郑炳文
  • 2篇董继扬
  • 2篇谢狄霖
  • 2篇吴光耀
  • 2篇曾锡之
  • 2篇周欣
  • 2篇陈希
  • 2篇蔡聪波
  • 2篇孙献平
  • 2篇徐慎初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第十四届全国...
  • 5篇波谱学杂志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物理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分析仪器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Chemic...
  • 1篇Chines...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16篇2004
  • 6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量子计算中有效纯态的制备方法被引量:1
2004年
核磁共振可以作为实现量子计算的实验手段之一.而进行核磁共振量子计算研究的初始态是“有效纯态”,有效纯态的制备方法已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概述了目前主要的几种制备有效纯态的方法,并将它们作了比较,在具体实验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有效纯态的方法。
杨晓冬魏达秀罗军叶朝辉刘买利
关键词:量子计算有效纯态核磁共振核自旋
超快速获取不均匀场下高分辨谱
<正>高分辨二维和三维 NMR 谱的快速获得在许多研究中特别是在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非常重要。我们小组提出的 IDEAL-Ⅱ序列在间接维具有较窄的谱宽,且其谱宽仅与不均匀的线宽有关。这种特性使之可以快速获得高分辨二维谱。将...
蔡聪波陈忠蔡淑惠
文献传递
NMR中SPINOE研究与进展
2004年
使用超极化129Xe诱导核的Overhauser效应(SPINOE,spin polarization-induced nuclearOverhauser effect)是NMR中的一种新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NMR低灵敏度的问题,给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成像和量子信息等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文中简述SPINOE的一些实验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周欣孙献平罗军曾锡之刘买利
关键词:NMR核磁共振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人类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特征(英文)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1H 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了39例人体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特征.39例肿瘤样本分别来自39个脑肿瘤患者,包括15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纤维型脑膜瘤和11例过渡型脑膜瘤.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明,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中主要含有脂肪酸、乳酸、胆碱代谢物(如胆碱、磷酸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谷胱甘肽等代谢物.通过对核磁共振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过渡型和纤维型两个亚类脑膜瘤之间该差别相对较小.与脑膜瘤相比,低级星形细胞瘤中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肌醇与肌酸的含量较高,而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的含量较低.NAA的含量在低级星形细胞瘤中尽管较低但能观察到,而脑膜瘤中却未发现NAA的信号.结果表明,HRMAS1H NMR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组织代谢组学方法,不仅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脑肿瘤,而且还可以为脑肿瘤提供丰富的代谢组信息,这些信息对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潜在的意义.
陈文学楼海燕张红萍聂秀向云杨永霞吴光耀漆剑频岳勇雷皓唐惠儒邓风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模式识别
分子间单量子相干高分辨核磁共振谱及其应用
<正>传统液体核磁共振的线宽与样品所处磁场的均匀度成正比,为此基于分子间零量子相干的 NMR 技术如 HOMOGENIZED 被应用于获取不均匀场下的高分辨谱。近来,我们提出了三个改进的脉冲序列 SEL-HOMOGENI...
陈忠陈希蔡淑惠林美金
文献传递
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能显著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谷氨酸通过激活多种谷氨酸受体导致兴奋毒性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其某些受体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二者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联系仍不十分明了。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对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与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之间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实验于2004-05/2005-01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正常健康纯化Wis-tar大鼠32只。方法:32只大鼠按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组。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颈部前后方做组织分离、椎动脉暴露、颈总动脉游离手术,不结扎和夹闭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生理盐水组大鼠椎动脉用电烧灼的方法永久性阻断熏颈总动脉暂时性穴20min雪夹闭熏夹闭动脉期间内将2μL生理盐水按0.4μL/min的速度注入大鼠一侧穴右侧雪侧脑室熏拔针前滞针5min熏然后松开颈总动脉的动脉夹再灌注2h;实验组大鼠操作过程相同熏仅将生理盐水换成等量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然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对大鼠皮质区域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马神经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免疫反应性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皮质、海马的基本病理学变化。②各组大鼠脑缺血敏感区海马神经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免疫反应变化。结果: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各有1只在进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中诱发惊厥被弃用,其余30只大鼠进入结果
向赟雷皓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
Bruker AC-80核磁共振谱仪故障判断与排除
2003年
就Bruker公司AC 80核磁共振谱仪的一些常见故障做了分析和总结 ,并给出排除方案 .一方面 ,谱仪故障的及时排除能给科研节省宝贵的时间 ;另一方面 ,了解谱仪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及做好相应对策 ,对于研究者自行对商用谱仪所不能达到创新性实验研究所要求部件进行改造。
周欣孙献平罗军曾锡之田明宪刘买利
扩散排序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混合物组分、结构和相互作用
中药的化学成分较复杂.且在煎煮、泡制过程中可能发生水解、络合等反应而产生新成分。采用先分离再表征的传统研究模式难以科学地阐明其药效的化学物质基础以及这些组分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分子的扩散系数与其分子量、分子构型...
陈松张芳陈忠
关键词: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磁共振波谱及成像技术在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效应研究是近年来在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发展很快的且多学科高度交叉的领域,需要把纳米科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作为一种原位、无损、动态、实时、多信息的检测手段,在此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分3个方面简要介绍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技术在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1)纳米尺度物质在生物组织及个体内的检测与分析;(2)纳米尺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3)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雷皓魏黎刘买利
关键词:生物效应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代谢组学
远程偶极场作用下分子扩散相关的新磁共振成像对比度机制的模拟研究
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无侵害的技术,是研究脑功能和脑疾病诊断的强大工具。这一技术可以对活体中受组织结构影响的水分子布朗运动进行成像跟踪。利用远程偶极场(distant dipolar field,DDF)作用下分子运动获得扩...
林涛孙惠军蔡淑惠陈忠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