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12ZE25007)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卫兵栾国红董春林张坤佟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摩擦焊
  • 2篇搅拌摩擦
  • 2篇搅拌摩擦焊
  • 1篇质点
  • 1篇线特征
  • 1篇晶粒
  • 1篇晶粒长大
  • 1篇步长

机构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2篇董春林
  • 2篇栾国红
  • 2篇王卫兵
  • 1篇佟建华
  • 1篇张坤

传媒

  • 1篇焊接学报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模型被引量:10
2015年
建立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模型,阐述了S线特征产生的规律及其在焊核中的分布形态。将S线特征处母材简化成刚性质点,借助XY面、XZ面内S线特征处刚性质点的运动轨迹,描述了S线特征的产生规律。在XY面内,S线特征以焊接步长μ为周期分布在焊核内。在XZ面内,轴肩影响区内S线特征不明显且刚性质点具有向前进侧运动的趋势,搅拌针影响区内S线特征呈不规则曲线形状分布在焊核内。通过600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的试验研究,验证了S线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S线特征与板厚的相关性、搭接界面上翘等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王卫兵董春林栾国红张坤周海峰
搅拌摩擦焊待焊界面消失模型被引量:3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待焊界面消失并形成焊缝的二维模型,阐述了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待焊界面在焊接热、焊接作用力及搅拌作用下形成焊缝的过程,并把焊缝划分成晶粒长大区、界面氧化区、待焊界面消失区、塑性金属流动区、S线等区域,同时描述了待焊界面冶金熔合后在搅拌摩擦焊缝内部的分布形态.该模型对晶粒长大区、待焊界面消失区、S线3个特定区域进行了试验验证和说明.结果表明,待焊界面在搅拌针后退侧的前方区域已经达到冶金熔合状态,并在搅拌针的搅拌作用下扭曲并进入焊缝形成S线特征.
王卫兵佟建华栾国红董春林聂绪胜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