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1023)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梅劲季卫平李浩丁茂超沈永辉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穿支
  • 3篇支皮瓣
  • 3篇皮瓣
  • 3篇穿支皮瓣
  • 2篇动脉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术
  • 2篇数字化
  • 2篇器官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膝降动脉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1篇心脏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移植

机构

  • 6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梅劲
  • 3篇李浩
  • 3篇季卫平
  • 3篇丁茂超
  • 2篇沈永辉
  • 1篇赵丽娜
  • 1篇彭蒙蒙
  • 1篇夏伟芝
  • 1篇黄颖宝
  • 1篇张建色
  • 1篇俞淘涛
  • 1篇唐茂林
  • 1篇方叶冬
  • 1篇马亮亮
  • 1篇王建红
  • 1篇周健
  • 1篇吴博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膝降动脉隐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隐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具尸体标本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膝降动脉行程及穿支分布特点。从2005年1月到2011年10月,临床应用膝内侧膝降动脉隐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切取面积5.0cm×6.0cm-11.0cm×14.0cm,血管蒂长5.4(4.0—7.0)cm。结果膝降动脉隐支恒定存在,68%起自膝降动脉,32%直接发自股动脉。其起始部位在股骨内上髁上方9.0(4.0-16.0)cm,起始处外径平均为1.5(1.1~1.7)mm。7例皮瓣全部存活,平均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接近手部皮肤,部分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膝降动脉隐支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便,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好办法。
李浩梅劲季卫平沈永辉丁茂超
关键词:膝降动脉穿支皮瓣
器官脱细胞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异体器官移植是彻底治疗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然而,人们对移植器官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器官的供给量,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研究者们加快对脱细胞技术领域的研究。近几年,随着脱细胞技术从组织水平过渡到器官水平,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领域出现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器官功能置换方式。2008年,Ott等学者利用Langendorff装置成功地对心脏进行了脱细胞化,且通过心肌细胞再植入使人造心脏产生搏动。随后,有不少学者对各器官进行脱细胞化技术探索。由于各器官的组织结构不相同,其脱细胞方法也不相同,本文就器官脱细胞化的研究动态及其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彭蒙蒙梅劲
关键词:器官衰竭脱细胞LANGENDORFF人造心脏
游离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0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膝降动脉行程及穿支分布特点。临床应用游离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5cm×8cm~6cm×15cm,6例以膝降动脉主干为血管蒂,5例以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为血管蒂,血管全部采用端端吻合。结果11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感觉恢复S3级。结论膝降动脉股内侧皮穿支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便,是修复四肢远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竺枫陈宏薛建波魏鹏戚建武王科杰丁茂超梅劲
关键词:膝降动脉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股部皮穿支的数字化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测股部穿支分布特点,为临床设计嵌合皮瓣、血流桥接等特殊形式的穿支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5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层次解剖并配合X线摄片,应用Scion Image对各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股部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41±4.0)支,平均外径(0.8±0.1)mill,平均蒂长(d.2±1.7)cm,平均供血面积(44±6.4)cm。。股前内、外侧区中部,股后区的上部穿支较多。结论①由表及里的三维重建方法,可清晰地显示皮下组织内穿支的来源与分布特点;②股部各区均具备形成常规穿支皮瓣或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形态学基础。
季卫平李浩黄颖宝俞淘涛王建红梅劲
关键词: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数字化解剖方法定位小腿穿支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以螺旋CT数据三维重建小腿穿支,对比常规X线片,观测小腿穿支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精确化的立体解剖信息以及为设计穿支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5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明胶一氧化铅混合液造影,先行X线摄片,应用图像分析软件Photoshop及ScionImage对各穿支体进行分割显示及测量,再行螺旋CT扫描并进一步应用MIMICS10.01软件行三维重建。结果小腿共有外径大于0.5mm的穿支(27±4)支,平均外径(0.8±0.2)mm,平均浅筋膜段蒂长(37.3±18.6)mm,单穿支平均供血面积(49.5±25.5)cm2。数字化小腿穿支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穿支之间、穿支与源动脉之间的形态学结构和空间关系。结论数字化小腿穿支可清晰地反映穿支的几何特征及局部细节,显示穿支的来源与分布特点,不失为研究人体小腿穿支的形态特点及术前设计穿支皮瓣的较好途径。
魏鹏马亮亮方叶冬夏伟芝丁茂超梅劲
关键词:穿支三维重建
灌注法制备器官去细胞支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组织与器官均有发生异常或不可逆性损伤的可能性,医学界目前主要依靠脏器的移植来重新恢复其功能。但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供体来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非技术性瓶颈。故学者们开始寻找异体移植以外的方法,以缓解供体短缺的不足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近年来去细胞生物支架研究的不断发展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赵丽娜梅劲张建色唐茂林
关键词:器官移植技术灌注法生命过程不可逆性供体来源异体移植
VSD在骶尾部潜行褥疮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潜行褥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2011年间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骶尾部潜行褥疮的患者,行一期清创后应用VSD7~10d,同时行抗感染及全身治疗,观察褥疮的愈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1~3次VSD治疗,单纯切除缝合7例,二期行组织瓣转移5例,创面均愈合,随访一年半,褥疮无复发。结论VSD技术可减少褥疮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为后期的缝合及组织瓣的转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李浩季卫平沈永辉吴博周健
关键词:褥疮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