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75)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谢二庆张振兴潘孝军武丽慧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溅射
  • 2篇带隙
  • 2篇溅射制备
  • 2篇光学
  • 2篇光学带隙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发光
  • 1篇电池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氧化钛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语音
  • 1篇语音特点
  • 1篇语音研究
  • 1篇室温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5篇谢二庆
  • 3篇潘孝军
  • 3篇张振兴
  • 2篇武丽慧
  • 2篇李晖
  • 2篇王涛
  • 1篇赵建果
  • 1篇徐显波
  • 1篇贾璐
  • 1篇孟万春
  • 1篇韩立中
  • 1篇张永哲
  • 1篇孙志文
  • 1篇韩卫华
  • 1篇康翠萍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榆林学院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溅射制备纳米晶GaN∶Er薄膜的室温发光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直流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GaN:Er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薄膜为纳米多晶结构,根据谢乐公式,计算得到了GaN薄膜晶粒的平均大小为5·8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为非晶基质中镶嵌了GaN纳米颗粒,尺寸在6—8nm之间;紫外可见谱结果表明在5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大于80%,在紫外可见谱基础上,利用Tauc公式计算得到了纳米晶GaN薄膜的光学带隙为3·22eV;最后,测量了GaN:Er薄膜的室温光致发光谱,获得了Er3+离子在554nm处的强烈绿光发射.
潘孝军张振兴王涛李晖谢二庆
关键词:光学带隙光致发光
宜川方言语音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根据调查的方言材料,描写了宜川方言的语音特点,并对宜川方言的归属提出了看法。
孟万春
关键词:语音特点
电润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介绍了电润湿的研究背景以及基本理论和基于电润湿的单层结构彩色显示和三层结构彩色显示的基本原理。将电润湿显示的能耗、性能表现、色彩等与其他显示技术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电润湿显示具有低能耗,相应时间快,色彩丰富等特点。它被认为是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之一。介绍了电润湿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所面对的困难与前景。
孙志文谢二庆韩卫华武丽慧徐显波
关键词:超疏水
溅射制备非晶氮化镓薄膜的光学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的氩气-氮气(Ar-N2)气氛中制备了非晶氮化镓(a-GaN)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拉曼光谱(Raman)表明薄膜具有非晶结构.通过椭偏光谱(SE)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都随着氩气分量的增多而增大.紫外—可见光谱(UV-Vis)的测量得到,当氩气分量R,即Ar/(Ar+N2),为0%时,薄膜的光学带隙为3.90eV,比晶体GaN(c-GaN)的较大,这主要是由非晶结构中原子无序性造成的;而当R增大时(10%—40%),薄膜的光学带隙降低为2.80—3.30eV,这可能是由于薄膜中存在未成键Ga原子引起的.对吸收带尾进行了拟合,得到在高能量和低能量范围的带尾态特征能量分别为0.257—0.338eV和1.44—1.89eV,表明a-GaN具有比c-GaN更宽的带尾态.在室温光致发光(PL)谱中,360nm处的发光峰来源于带间发射.
贾璐谢二庆潘孝军张振兴
关键词:溅射光学带隙
铽掺杂纳米晶GaN薄膜的室温可见发光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直流磁控反应式共溅射方法制备了GaN∶Tb薄膜。XRD结果显示,该薄膜为纳米晶结构,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了GaN薄膜晶粒的平均大小为4.8 nm;紫外可见谱表明在可见光区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大于75%,同时利用Tauc公式计算得到了薄膜的光学带隙为3.07 eV;测量了薄膜的室温光致发光谱,获得了Tb3+在可见光区(位于497.0,552.4,594.2以及627.8 nm)的本征发光。
王涛潘孝军张振兴李晖谢二庆
关键词:反应溅射光致发光稀土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制备纳米线的方法。为了得到具有均匀颗粒以及附着性良好的薄膜从而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采用在电纺丝前驱体溶液中加入乙醇胺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与衬底附着良好的TiO_2纳米晶薄膜,并制备了不同厚度的TiO_2纳米晶薄膜,详细探讨了TiO_2膜的厚度对电池各个重要参数的影响。
武丽慧张永哲韩立中康翠萍赵建果谢二庆
关键词:静电纺丝乙醇胺太阳能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