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2008HH0016)

作品数:5 被引量:75H指数:4
相关作者:曾东倪学勤冉君唐雨蕊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酸杆菌
  • 3篇杆菌
  • 2篇毒素
  • 2篇植物乳杆菌
  • 2篇乳杆菌
  • 2篇曲霉毒素
  • 2篇菌群
  • 2篇黄曲霉
  • 2篇黄曲霉毒素
  • 2篇黄曲霉毒素B...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植酸
  • 1篇植酸酶
  • 1篇肉仔鸡
  • 1篇肉仔鸡生长
  • 1篇肉仔鸡生长性...

机构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动物疫病与人...

作者

  • 6篇倪学勤
  • 6篇曾东
  • 2篇唐雨蕊
  • 2篇李洁萍
  • 2篇刘丽达
  • 2篇魏豪
  • 2篇冉君
  • 1篇张洪
  • 1篇邱凌
  • 1篇胥浩
  • 1篇张强
  • 1篇张卓立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与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6
2011年
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从200头成年产奶牛中,选取20头年龄、胎次、泌乳月份、妊娠期、产奶量、体重基本相似且身体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期为35 d。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饲养,试验组在精料中按1‰的比例加入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平均产奶量降低,每头日均产奶量减少0.36 kg(P>0.05),而试验组每头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81 kg,增产16.97%,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白质、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降低(P<0.05);最后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奶牛肠道菌群,结果试验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似性达到97%,证实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奶牛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邱凌曾东倪学勤杨林黄霞张强胥浩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产奶量乳品质肠道菌群PCR-DGGE奶牛
植物乳杆菌F22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体外筛选法从14株乳酸杆菌中筛选能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探讨其吸附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F22吸附率最高;F22处理AFB130min的吸附率较处理4h高(P<0.01);热处理使吸附率极显著上升(P<0.01);而人工胃肠液处理则导致吸附率显著下降(P<0.05);冻干过程对F22吸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乳酸杆菌对AFB1的吸附具有菌株特异性,吸附效果与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相关。
曾东唐雨蕊倪学勤张卓立冉君
关键词:乳酸杆菌黄曲霉毒素B1
鸡IL-1β和IL-2及IL-6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建立检测鸡IL-1β、IL-2及IL-6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IL-1β、IL-2、IL-6的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各自的特异引物,选择β-actin和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SYBRGreenⅠ染料法,以常规PCR产物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标准曲线的Ct值检测范围在12-33左右,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0。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结果表明,建立的鸡IL-1β、IL-2及IL-6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为从mRNA水平对鸡IL进行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刘丽达倪学勤曾东魏豪李洁萍
关键词:IL-1ΒIL-2IL-6
雏鸡坏死性肠炎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雏鸡坏死性肠炎及其病原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基本概况,重点讲述了产气荚膜梭菌所产毒素与雏鸡坏死性肠炎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魏豪倪学勤曾东刘丽达李洁萍
关键词:坏死性肠炎发病机理
文献传递
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选用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处理1、2、3的日粮分别添加0.05%、0.1%、0.2%的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冻干菌粉(1.5×109CFU/g),处理4的日粮添加600U/kg的植酸酶,处理5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3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6%(P<0.01)、9.88%(P<0.01)、7.15%(P<0.01);饲料转化效率分别降低了2.45%(P<0.01)、4.41%(P<0.01)、0.49%(P<0.01);从21d到42d,处理1、2、3的磷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处理1的厌氧菌外,回肠菌群数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减少磷排出量,增加回肠厌氧菌群的数量。
曾东张洪倪学勤
关键词:植酸酶乳酸杆菌肉仔鸡
植物乳杆菌F22对肝脏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F22(Lactobacillus.plantarum F22)对肝脏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 5 w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植物乳杆菌F22[1×109 CFU/0.5ml磷酸缓冲液(PBS)]+黄曲霉毒素B1(AFB1)(250μg/kg bw)、高剂量植物乳杆菌F22(1×1010 CFU/0.5 ml PBS)+AFB1(250μg/kg bw)、AFB1(250μg/kg bw)、和无菌PBS液4组,Ⅰ、Ⅱ、Ⅲ、Ⅳ分别灌胃对应试物共10 d,之后,测定血清指标、肝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AFB1攻毒使小鼠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和总蛋白(TP)含量均降低(P>0.05);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切片可见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和坏死,肠道菌群失调,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下降,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升高。在灌胃植物乳杆菌F22后,以上现象均得到改善,并随剂量增加恢复效果更好。结论植物乳杆菌F22作为肠道益生菌对AFB1中毒小鼠肝脏和肠道微生态失调具有缓解作用。
曾东唐雨蕊倪学勤冉君
关键词:乳酸杆菌黄曲霉毒素B1肝脏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