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102208)

作品数:78 被引量:454H指数:12
相关作者:陈复生韩建春郑环宇殷丽君郭兴凤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分离蛋白
  • 20篇大豆分离
  • 20篇大豆分离蛋白
  • 17篇大豆蛋白
  • 8篇乳化
  • 8篇胶束
  • 8篇反胶束
  • 7篇蛋白
  • 7篇超高压
  • 6篇蛋白质
  • 6篇花生蛋白
  • 6篇高压均质
  • 5篇美拉德
  • 5篇美拉德反应
  • 5篇碱性蛋白
  • 5篇白质
  • 5篇超高压均质
  • 4篇致敏蛋白
  • 4篇食品
  • 4篇糖基化

机构

  • 41篇河南工业大学
  • 30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国家大豆工程...
  • 7篇黑龙江省绿色...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粮营养健康...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粮屯河糖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3篇陈复生
  • 16篇韩建春
  • 15篇郑环宇
  • 12篇殷丽君
  • 11篇郭兴凤
  • 9篇刘昆仑
  • 7篇崔会娟
  • 7篇朱秀清
  • 7篇夏秀芳
  • 7篇王立博
  • 7篇郝莉花
  • 6篇许慧
  • 6篇张丽芬
  • 5篇布冠好
  • 5篇王丽敏
  • 5篇王瑞红
  • 5篇刘成龙
  • 4篇张莉丽
  • 4篇白小娟
  • 4篇崔宪

传媒

  • 14篇粮食与油脂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科学
  • 6篇食品工业
  • 5篇河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大豆科技
  • 3篇食品科技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粮食加工
  • 1篇中国糖料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6篇2017
  • 18篇2016
  • 13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添加量对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探讨了酶水解产物的添加量对面粉的糊化特性、粉质特性、面筋特性及面条质构和烹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糊化特性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最低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显著降低;添加2%的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时,面粉的粉质特性与原面粉无明显差异;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均随着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酶水解产物后,面条的硬度和黏附性均显著降低;酶水解产物添加量小于4%时,面条的拉断力增加;和原面粉面条相比,添加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后,面条吸水率、干物质损失率和蛋白质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合评价面粉品质和面条的品质指标,酶水解产物的添加量以3%为宜。
孙小红崔会娟王瑞红白云陈复生郭兴凤
关键词:粉质特性糊化特性烹煮品质
6株乳酸菌在豆乳中的发酵特性被引量:7
2014年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分别发酵豆乳,测定发酵期间pH值、滴定酸度、游离氨基氮,发酵结束后的活菌数和质构参数,并且对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前5株菌发酵豆乳的pH值显著下降,而L.bulgaricus下降缓慢,发酵24 h pH值仅为5.2。这6株菌发酵产品的活菌数均达到1.0×108 CFU/mL以上。结果表明L.casei、L.brevis、L.acidophilus和L.plantarum发酵得到的产品的坚实度、稠度、黏度、黏附性指数均较高,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这4株菌发酵豆乳产品得分均较高,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适合用于生产发酵豆乳产品。
张莉丽崔宪马微刘容旭韩建春
关键词:乳酸菌豆乳发酵特性
提取条件对粗提取阿拉伯木聚糖中蛋白质残余量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阿拉伯木聚糖粗提物均会残余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交联或游离的蛋白质会影响阿拉伯木聚糖的乳化性、溶解性、凝胶特性、成膜性等诸多特性。文章以粗提取阿拉伯木聚糖的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温度、时间、NaOH浓度和pH值对碱提麦麸阿拉伯木聚糖中蛋白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碱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90℃、NaOH浓度0.25 mol/L、pH值3.8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具有最小的蛋白含量(6.339±0.31)%。
刘成龙王立博殷丽君陈复生张鹏龙
关键词:小麦麸皮阿拉伯木聚糖蛋白质正交试验
湿法糖基化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溶解在重蒸水中配制成蛋白质质量浓度为8 g/100 mL的混合液,分别在70、80、90℃条件下反应0、1、2、3、4、5、6 h,得到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糖基化产物。通过测定各糖基化产物的pH值、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质,研究糖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pH值逐渐降低,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凝胶的弹性和硬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90℃反应体系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提高最为明显,从0 h到6 h,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从17.37%、0.168提高到了38.7%、0.574,且效果显著(P<0.05);加热4 h制得的糖基化样品的乳化稳定性最强,其乳化稳定性为39.6;并且糖基化样品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在反应3 h时最大,其硬度和弹性分别为81.3g和0.936。因此,糖基化修饰可有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
王松夏秀芳黄莉丁一杨明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糖基化功能性质
花生蛋白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分配特性的研究
2016年
研究了花生蛋白在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分配特性,考察了缓冲溶液中盐的浓度、AOT浓度、缓冲溶液的p H、离子种类等条件对花生蛋白前萃率以及后萃的影响。结果表明,KCl浓度增加,前萃率降低,后萃两相分配系数由于"尺寸位阻效应"先增加然后降低;AOT浓度对后萃两相的分配系数影响不显著;缓冲液p H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影响前萃率和后萃花生蛋白的溶解;不同的离子种类对花生蛋白的分配特性影响差异显著,阳离子的影响大于阴离子。
王丽敏陈复生刘昆仑殷丽君
关键词:反胶束花生蛋白
阿拉伯木聚糖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阿拉伯木聚糖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天然半纤维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是谷物中主要的非淀粉多糖,具有良好的营养特性。主要阐述了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特征、交联特性及生理功能。分别列举了国内外有关阿拉伯木聚糖在酶作用下交联性质的研究,针对其抗氧化、降血糖以及调节肠道等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酶促交联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后期阿拉伯木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立博陈复生殷丽君
关键词:阿拉伯木聚糖结构特征生理功能
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被引量:11
2017年
为提高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试验通过对提取溶剂、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免疫亲和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用甲醇-水(60∶40,V/V)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萃取、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在5.5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在0.1~56.0 ng/m L的线性定量范围,相关系数高达0.999 42,检出限低至0.02μg/kg,定量限精确至0.1μg/kg,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为82%~92%,相对标准偏差<5%。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花生等复杂基质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_1定性和定量检测。
郝莉花陈复生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花生免疫亲和柱
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提高花生油脂体的提取率,选用复合植物水解酶辅助提取花生油脂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料液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的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参数范围内,各因素对花生油脂体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获得其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L)、酶用量1.25%、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50℃,在该条件下花生油脂体提取率为48.92%。
赵自通郝莉花李宇健陈复生
关键词:花生提取率
发酵豆粕蛋白提取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碱溶p H、碱溶时间、碱溶温度和料液比对发酵豆粕乳中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建立了发酵豆粕乳中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提取蛋白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强弱顺序为:碱溶时间>碱溶p H>碱溶温度>料液比。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碱溶p H 9.4、碱溶时间56 min、碱溶温度41℃、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蛋白的提取率达60.36%。经实验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中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SPI)溶解性、体外消化率、酸溶蛋白含量较未发酵豆粕均有显著提高(p<0.05)。应用本文所得工艺参数提取发酵豆粕蛋白,方法经济易行,SPI品质良好,可为豆粕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刘冬刘容旭吴溪刁予希王琳崔石阳韩建春
关键词:发酵豆粕响应面蛋白蛋白质品质
湿法糖基化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和乳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研究蛋白-葡萄糖质量比(4∶1,2∶1,1∶1,1∶2),反应温度(70,80,90℃)和反应时间(0,1,2,3,4,5,6 h)对大豆分离蛋白糖基化产物功能特性(溶解性和乳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与葡萄糖质量比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制得的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最高,达92.93%,是未改性SPI的4.38倍,差异显著(P<0.05);在蛋白与葡萄糖质量比1∶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 h条件下制得的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最高,达0.63,是未改性SPI的3.94倍;在蛋白与葡萄糖质量比1∶2,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条件下制得的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最高,达50.92,是未改性SPI的1.98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糖基化改性过程可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这为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夏秀芳洪岩郑环宇江连洲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糖基化改性溶解性乳化能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