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2544)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叶金云张易祥明建华杨霞邵仙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草鱼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幼鱼
  • 1篇幼鱼生长
  • 1篇饲料
  • 1篇饲料原料
  • 1篇通路
  • 1篇牛磺
  • 1篇牛磺酸
  • 1篇青鱼
  • 1篇中营养
  • 1篇相关基因
  • 1篇相关基因表达
  • 1篇消化率
  • 1篇消化酶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抗氧化

机构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3篇明建华
  • 3篇张易祥
  • 3篇叶金云
  • 2篇邵仙萍
  • 2篇杨霞
  • 1篇强俊
  • 1篇徐跑
  • 1篇谢骏

传媒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龄青鱼对7种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被引量:12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2龄青鱼对国产鱼粉、蝇蛆粉、玉米蛋白粉、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90.98±1.81)g的2龄青鱼216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尾鱼。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试验鱼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饲喂1周后采用自排法收集粪便待测。结果表明:7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1.68%-84.42%、81.44%-93.49%、64.41%-97.38%、39.94%-78.74%、70.47%-89.52%和83.57%-96.42%。在7种饲料原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大豆粕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棉籽粕的干物质、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蝇蛆粉的粗蛋白质和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也最低。7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均以棉籽粕和蝇蛆粉较低。由此可见,2龄青鱼对大豆粕的利用效果最佳,其次是花生粕与国产鱼粉,这二者相当;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也是2龄青鱼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源,可适量添加用于降低饲料成本;2龄青鱼对棉籽粕和蝇蛆粉中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较低,应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明建华叶金云张易祥谢骏杨霞邵仙萍
关键词:饲料原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牛磺酸对草鱼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试验选择525尾体质健壮,规格6.87±0.12 g的草鱼幼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基础日添加牛磺酸至0.5‰、1.0‰、1.5‰和2.0‰),每组设3个重复,正式饲养60 d。饲养结束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全鱼成分、血清和肝脏以及肠道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适量的牛磺酸可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血清中补体C3、C4和溶菌酶含量,以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肠道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饵料系数、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P<0.05)。此外,碱性磷酸酶水平在牛磺酸的添加量为1.0 g/kg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而牛黄酸对草鱼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以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适量的牛磺酸不但可增强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草鱼幼鱼的生长,而且能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增重率为指标,草鱼幼鱼饲料中牛磺酸最适添加量为1.24 g/kg。
徐璐茜明建华张易祥叶金云
关键词:草鱼牛磺酸抗氧化能力
姜黄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初体质量为(5.11±0.08) g的草鱼幼鱼5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200、400、600和800 mg/kg姜黄素的5种饲料。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重复取15尾规格基本一致的草鱼,每尾鱼腹腔注射10 mg/kg BW敌草快,进行急性氧化应激试验,在注射前(0 h)、注射后24 h时分别采样,检测草鱼血清和肝脏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均先升高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和肝体指数则先下降后升高,当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为400、600 mg/kg时草鱼的生长性能较佳,而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在草鱼注射敌草快前,其血清皮质醇(COR)、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注射敌草快24 h后,草鱼血清上述指标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饲料姜黄素添加量为400、600 mg/kg时达到较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草鱼注射敌草快前、注射24 h后,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草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Nrf2、铜与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T、GSH-Px和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肝脏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饲料姜黄素添�
明建华叶金云张易祥杨霞邵仙萍强俊徐跑
关键词:草鱼姜黄素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