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82)

作品数:43 被引量:1,347H指数:20
相关作者:彭少麟陆宏芳郝艳茹叶有华王伯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植物
  • 7篇植被
  • 6篇入侵
  • 5篇亚热带
  • 5篇演替
  • 4篇植被恢复
  • 4篇入侵植物
  • 4篇土壤
  • 4篇仙湖苏铁
  • 4篇城市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学
  • 3篇气候
  • 3篇气孔导度
  • 3篇群落
  • 3篇小麦
  • 3篇小麦冠层
  • 3篇南亚热带
  • 3篇根系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华...
  • 1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孝感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海洋资...
  • 1篇广东省林业局
  • 1篇俄勒冈州立大...

作者

  • 37篇彭少麟
  • 8篇陆宏芳
  • 6篇郝艳茹
  • 5篇汪殿蓓
  • 5篇暨淑仪
  • 4篇孙彦坤
  • 4篇罗卫红
  • 4篇陈飞鹏
  • 4篇王伯荪
  • 4篇王昌伟
  • 4篇叶有华
  • 4篇王明娜
  • 3篇周凯
  • 3篇朱建国
  • 3篇陈宝明
  • 2篇李富荣
  • 2篇宋莉英
  • 2篇李鸣光
  • 2篇陈蕾伊
  • 2篇郑凤英

传媒

  • 13篇生态环境
  • 8篇生态学报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Pedosp...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第三届植...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取样检验法的实例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非参数检验整合分析——重复取样检验(resamplingtest)不考虑原文献数据的分布形式,故可在不知原文献数据分布形式时使用。其中的靴襻法(bootstrap)可用来给出总效应值的置信区间,但不能检验组内异质性是否显著。靴襻法与随机检验法(randomizationtest)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失,判断出组间差异性是否显著。实例应用表明,重复取样检验没有参数检验保守,又与参数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小。
郑凤英陆宏芳彭少麟
关键词:非参数检验
森林演替过程中根系分布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6
2005年
综述了演替过程中植被根系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朱来森林演替过程根系研究的重点和技术路线。根系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演替早期的树种的根系分布深度和根系总长度都要比后期树种的高,这种分布特征使林木得以吸收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并为演替后期的植被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由不同种群的根系分布范围可以描述该种群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以及它在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森林根系分布受自身条件(如植被组成、林龄、所处演替阶段)和生态因子(如大气、气候带、土壤条件等)的影响。未来应加强森林根系动态研究的标准方法研究;森林根系分布和分层结构的动态与功能研究;全球变化对根系生态效应研究;根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研究;根系演替速度研究等。
彭少麟郝艳茹
关键词:演替根系分布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从入侵植物和入侵植物群落两个方面,综述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增加C3植物的入侵性,提高入侵植物的生物量、资源利用率以及繁殖能力,直接影响植物入侵;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氮循环、干扰体系等其它环境因子间接地影响植物入侵。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入侵群落的初级生产量、组成与结构以及群落动态产生重要影响,改变群落的可入侵性。今后应当着重从群落水平,结合其它全球变化因子的共同作用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植物类群对二氧化碳的响应,为入侵种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宋莉英吴海昌彭少麟
关键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化植物入侵
仙湖苏铁种群年龄判断及年龄结构特征被引量:20
2007年
根据苏铁类植株体残存的营养叶叶基数、开花痕数以及生长单元发生率等茎干特征,建立了仙湖苏铁种群年龄判断方法,计算出该种群年龄.进一步采用年龄结构图、年龄分布曲线和曲线估计等方法,从基株和无性系水平探讨了仙湖苏铁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年龄结构图显示,仙湖苏铁无性系种群为稳定种群,基株种群为衰退种群;年龄分布曲线和曲线估计结果则表明仙湖苏铁无性系和基株种群均为衰退种群.综合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仙湖苏铁种群为衰退种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予以保护.
汪殿蓓暨淑仪陈飞鹏彭少麟
关键词:年龄结构
互花米草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07年
互花米草因其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增长的负面影响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互花米草的入侵性以及防治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点,但始终没有找到彻底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扩散的途径。文章对互花米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引起的入侵性以及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危害性进行了概述,从物理法、化学法、生物防治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互花米草防治技术的研究,对近期防治研究新成果——特别是利用无瓣海桑对互花米草进行植物替代的方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提出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如何加强防治互花米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富荣陈俊勤陈沐荣虞依娜陈蕾伊李静彭少麟
关键词:互花米草入侵植物
根系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7
2005年
统计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并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子及其动态。结果发现,根系生物量随林龄和演替的进行而增加,演替群落的根冠比呈减小趋势。一般来说,根系的垂直分布是较浅的,尤其是细根。根系分布范围与地下部生态位的变化能够反映其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以及它在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森林演替初期,群落根系分布较浅,可塑性强,且水平根系发达;演替中期的根系呈镶嵌分布,分布范围加深,根系密度增加;演替后期的根系分布趋于稳定,地下生态位分离程度加剧,根系结构具有相对明显的分层。在演替过程中,根系的这种分布特征受自身条件和生态因子的影响,文章论证了这些影响因子本身在演替过程中也是动态变化的,进一步说明了根系分布动态规律存在的必然性。在演替过程中,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动态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群落动态学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是未来地下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最后,分析了根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新的展望。
郝艳茹彭少麟
关键词:演替植被根系分布
FACE条件下小麦冠层能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率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利用中国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简称FACE)系统平台,于2007年3月19日至5月24日小麦拔节至成熟期进行小麦冠层微气候及相关项目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研究中国FACE系统对小麦冠层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冠层白天总显热通量FACE均高于对照,而总潜热通量FACE均低于对照,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变化在-12~-63W·m-2之间,显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最大值变化在12~78W·m-2之间。能量平衡是小气候变化的根本,利用P-M方程反演出的冠层群体气孔导度与实测的气孔导度相关关系较好,证明能量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小气候观测数据基本正确。观测期间内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使小麦的水分利用减小约25.5mm,结合生物量的增加,FACE条件下小麦水分利用率增加约19%。
王明娜孙彦坤罗卫红朱建国王亮
关键词:FACE水分利用率冠层气孔导度小麦
Evalua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Guangzhou, China被引量:26
2007年
根据报导空气质量索引( API )和空气, pollutantmonitoring 数据由在最后 twenty-fiveyears ,空气质量的特征,突出的污染物质,和 SO2 的平均 annualconcentrations 的变化上监视车站的广州环境提供了, NO2 ,全部的推迟的微粒( TSP ),好微粒(PM_( 10 )),广州城市里的公司 anddustfall 是显示出的 analyzed.Results 那 TSP 是在广州 City.Of 的 theambient
ZHOU KaiYE You-huaLIU QiangLIU Ai-junPENG Shao-lin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25
2005年
作为现代城市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的城市热岛效应有日渐严重的趋势。文章综述了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热岛的主要形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等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基于当前城市热岛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未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方向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对策。
彭少麟周凯叶有华粟娟
关键词:城市热岛城市气候
影响红豆杉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被引量:14
2006年
红豆杉的生长受多种因子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因子的作用对日益兴起的产业化栽培经济效益的实现、森林恢复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从红豆杉的品种、气候因子、海拔、地形和土壤、动物采食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红豆杉生长的生态因子。温度、光照强度和降水是影响红豆杉生长和分布的3个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红豆杉在缓坡上比在陡坡上生长得好,喜欢酸性、肥沃的土壤。动物的采食对幼苗的生长影响很大,保育植物可以促进红豆杉种群的更新。红豆杉属植物普遍生长缓慢,南方红豆杉是生长最快的品种,经过优良种质的选育,可能成为生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一个主要栽培种。还提出了今后几个相关的研究方向。
彭少麟王昌伟李鸣光李文建林发亮陈伟民
关键词:红豆杉生态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