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福特基金(1065-1192)

作品数:27 被引量:264H指数:11
相关作者:沈红李志峰张英丽宋旭红谷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福特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学术
  • 22篇学术职业
  • 7篇教师
  • 6篇教育
  • 4篇大学教师
  • 3篇学术职业发展
  • 3篇高校
  • 3篇高校教师
  • 2篇学科
  • 2篇知识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权力
  • 2篇高等教育
  • 2篇博士生
  • 2篇博士生教育
  • 1篇大学教师发展
  • 1篇大学排序
  • 1篇大学学科
  • 1篇调查数据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作者

  • 18篇沈红
  • 9篇李志峰
  • 4篇张英丽
  • 3篇宋旭红
  • 2篇谷志远
  • 2篇杜驰
  • 2篇龚春芬
  • 2篇李冬
  • 1篇谢家建
  • 1篇叶芃
  • 1篇文雪
  • 1篇杨晴
  • 1篇刘茜
  • 1篇李文兵

传媒

  • 4篇江苏高教
  • 4篇大学(研究)
  • 3篇高等工程教育...
  • 3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辽宁教育研究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大学排序的价值取向被引量:5
2007年
世界各国大学排序机构的方法与指标体系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追根溯源是因为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本文对大学质量的衡量标准、排序应注重科研还是注重教学、排序应该首先为谁服务、不同大学之间的可比性等大学排序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文兵沈红
关键词:大学排序教育质量标准
学术职业专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被引量:6
2008年
学术职业专业化是职业向理想形态的专业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高深知识的视角出发,我国的学术职业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从高深知识的训练、职业权力、学术伦理和精神追求四个维度出发,中国学术职业专业化的行动路径包括:高深知识的长期训练是学术职业准入的前提,职业权力是学术职业生涯的特定权力,学术伦理是学术人员需要遵守的特定行为准则,醉心于高深知识是学术职业的精神需求。学术职业专业化是保障国际竞争优势的持久动力,推动学术职业专业化制度创新是基础。
李志峰
关键词:学术职业高深知识
论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被引量:12
2008年
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的来源是高深知识。学术职业的权力是学术人在控制和垄断高深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一种特权。这种权力不是外界力量的授权,而是高深知识内在的规定;这种权力所形成的影响决定了对于学术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方式。学术职业的权威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表现形式,是高深知识价值在学术人身上的体现,是学术人对于高深知识的虔诚而赋予给特定人群的一种权力,表现为学术人对特定人群的自愿服从。学术职业的声望是学术界同行对于具有高深知识价值者的外在评价。学术职业权力、权威和声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术职业权力越大,越容易获得权威和形成声望;反过来,学术职业的声望越高,也越容易形成权威并获得权力。
李志峰龚春芬
关键词:学术职业权力声望
浅析学术职业的历史发展形态被引量:8
2010年
虽然学术职业是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专门术语,但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其历史发展形态,即:学术职业的官学形态、宗师形态和专业化形态。本文对这三种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当前专业化形态是学术职业存在的主要形态,但官学形态、宗师形态仍然对各国的学术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术职业历史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渊源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学术职业问题提供参考。
李冬沈红
关键词:学术职业历史形态
学术职业:概念界定中的困境被引量:26
2007年
学术职业是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专门术语,近些年日益受到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他们主要是对国外研究进行译介并尝试对中国学术职业进行本土化研究。但是,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这个概念却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主要源于生活概念模糊性与科学概念精确性、科学概念稳定性与社会现实变动性以及学术研究国际性与国别情况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是在把握这一概念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本土化界定。
张英丽沈红
关键词:学术职业
我国学术职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学术职业的变革-中国大陆”问卷调查被引量:16
2010年
本文基于26国合作进行的"学术职业变革"国际调查的中国大陆调查数据,对影响学术职业者流动倾向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测度各因素对学术职业流动倾向的贡献程度。结论是人口统计学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工作满意度等对学术职业者职业流动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所在学校声望、工作压力和教师收入等对学术职业者职业流动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谷志远
关键词:学术职业离职倾向
中国学术职业流动的内外部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从历史发展来看,学术职业的流动是其固有属性。合理的学术职业流动无论对于高校教师,还是对高校或是国家都是有益的。学术职业的流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与教育系统外部的流动。教育系统内部流动可分为组织内流动和组织外流动、学科内流动和学科外流动;教育系统外部流动则导致了高校教师的流失。学术职业流动既与市场经济体制、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发展状况和职业竞争力等外部因素相关,也与职业地位、工作环境、教师价值观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内在因素相关。
李志峰谢家建
基于学术职业专业化的高校教师政策创新被引量:12
2006年
学术职业具有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精神性的本质属性,知识、权力、伦理、社会利益是评价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四个价值向度。我国学术职业正处于准专业化向专业化的进程之中,高校教师的政策创新应当基于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
李志峰沈红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职业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观测指标的构成与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从职业的特性出发,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是资源竞争力、学术竞争力、职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和环境竞争力的集合。其中资源竞争力是高深知识存量的竞争力指标,学术竞争力是高深知识增量与价值的竞争力指标,职业吸引力是高深知识流向的竞争力指标,国际影响力是高深知识国际声望的竞争力指标,环境竞争力是高深知识生态的竞争力指标。每一个观测指标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和三级指标,它们共同形成观测指标体系。这个观测指标体系反映了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具有动态和发展性、主观观测和客观观测相统一、以诊断为主导功能等特征。
李志峰
关键词: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
大学学科:一个组织与文化交汇而成的学术部落被引量:2
2008年
大学学科组织是一种专门化的组织方式,是一个松散结盟的学术部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学者群不断集合的结果。在这个重在底层的大学组织中,大学保存并保护了自身生长最纯净的血脉,大学学科形成是学术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大学学科的发展又进一步壮大学术职业在其无形学院和学术共同体中的生长力量,进一步彰显学术职业的学科忠诚,从而使大学学科成为学术职业独特的聚集场所和生存场所。
宋旭红
关键词:大学学科学科组织学科文化学术部落学术职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