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30101)

作品数:31 被引量:231H指数:9
相关作者:于振涛余森周勇刚柴伟牛金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合金
  • 7篇钛合金
  • 6篇关节
  • 4篇术后
  • 4篇股骨
  • 4篇关节置换
  • 3篇生物力学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力学性能
  • 3篇骨折
  • 3篇TA15钛合...
  • 3篇力学性
  • 2篇医用钛合金
  • 2篇载银
  • 2篇术后感染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9篇西北有色金属...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永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湖南迈迪科新...

作者

  • 9篇于振涛
  • 7篇余森
  • 5篇周勇刚
  • 5篇柴伟
  • 5篇牛金龙
  • 4篇刘春潮
  • 4篇王岩
  • 4篇易丹青
  • 4篇麻西群
  • 4篇韩建业
  • 4篇孙长鲛
  • 4篇张强
  • 3篇文智
  • 3篇贺新杰
  • 3篇雷光华
  • 3篇高曙光
  • 3篇张亚峰
  • 3篇王琪
  • 3篇皇甫强
  • 3篇张国强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粉末冶金材料...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钛工业进展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Journa...
  • 1篇Rare M...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项解剖学相关危险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其相关性的存在与否,各项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目的:分析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1-11-01。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2篇,累计研究对象1823例,损伤组888例,对照组925例。纳入研究表明,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为1.06,95%CI(0.36,1.76),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病例中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为0.84,95%CI(-0.03,1.70),P>0.05,女性病例中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WMD)为1.62,95%CI(0.72,2.52),P<0.05。提示增大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女性患者中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尚未发现这一结论在男性中也成立。
曾超魏捷高曙光雷光华朱鹤远张凯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META分析
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已成为外科常见的病原菌,给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带来很大困难,骨科和关节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问题一直存在且逐渐加重,作为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M RS A是骨科医师面对的新挑战。在过去几十年,金黄色葡萄球菌(SAU )已成为世界各地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SAU 不仅是人类常见的定植细菌,也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 )报告显示,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美国绝大多数感染的致病菌[1],除了这些细菌的医院菌株,社区内的SAU感染也在激增。院内和社区SAU感染更令人担心的是S A U 的耐药性在逐渐升高。1959年甲氧西林问世,两年后的1961年 Jevons 就在英国发现了M RS A。
孙长鲛周勇刚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划痕法测定TiAlN涂层结合强度的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TiAlN涂层,采用压入法及划痕法表征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分析表明,压入法只能作为一种定性的测定方法,该法测得TiAlN涂层的结合强度达到HF3。划痕法结合了声信号、摩擦力信号和划痕微观形貌,可以定量测定结合强度,该法测得在压头曲率半径为200μm的情况下,TiAlN涂层的临界载荷达到13 N,比传统TiN涂层提高了45%。
黄珂杨伏良陈力学马凯郭磊
关键词:磁控溅射TIALN涂层
人工关节置换与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的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超声及静脉造影被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但是他们各有缺点。目的:寻找一种更加合适无创的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记物。方法:以"Thrombosis,DVT,Biomarke,rTotal Joint Arthroplasty,D-dimer,FactorⅧ,Thrombin Generation Fibrin Monomer,P-selectin,Inflammatory Cytokines,Microparticles,Leukocyte Count,Genetic factors,Micro RNAs"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PubM ed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篇符合标准文献。将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分为凝血相关标志物、炎性标志物及基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三大层面,并阐述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机制与作用,以求寻找经济、安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且准确度和敏感度更佳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提供理论基础。
陈辉王岩
关键词:凝血酶人工假体生物标志物深静脉血栓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粉末冶金TA15钛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粉末冶金TA15钛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研究,求得该材料的变形激活能,并建立本构方程。实验条件为温度850~1050℃、应变速率0.001~10 s?1、最大变形量60%。结果表明:粉末冶金 TA15钛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而减小。材料在β相区的变形激活能为245.57 kJ/mol,发生动态回复;在(α+β)相区激活能为945.69 kJ/mol,远高于纯钛的扩散激活能,也高于相同成分的常规熔炼的TA15钛合金的变形激活能。热变形机制受动态再结晶行为影响。
王琪文智王斌易丹青钱锋
关键词:热模拟变形激活能本构方程
Zr和Ce对Ti-11Si亚共晶合金组织及压缩性能的影响
2012年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以及压缩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元素Zr和Ce对Ti-11 at%Si铸态亚共晶合金组织和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Si亚共晶合金中添加8.0 at%的Zr可降低Si在α-Ti中的固溶度,促进硅化物细小、弥散析出,可改善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塑性。而添加0.5 at%的Ce可以明显细化α-Ti枝晶和共晶团组织,也可提高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塑性。且Ce对Ti-Si亚共晶合金的细晶强化效果比Zr要好。物相分析和EDS结果表明,Zr和Ce都主要存在于Ti5Si3相中,Zr则取代了部分Ti原子,形成了(Ti,Zr)5Si3相,Ce取代了部分Si原子,形成了三元硅化物Ti5(Si,Ce)3相。
许艳飞易丹青湛永钟孙顺平刘会群
关键词:ZRCE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48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至2011年12月5日。收集PFNA与DHS固定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58例患者,其中PFNA组475例,DHS组483例。资料分析显示,PFNA固定与DHS固定比较,手术时间缩短[WMD=-21.38,95%CI(-33.050,-9.2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176.36,95%CI(-232.20,-120.52),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CI(0.31,0.70),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降低[RR=0.27,95%CI(0.11,0.62),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PFNA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后骨折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术后浅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要优于DHS。
曾超王一任魏捷高曙光杨土保孙振球雷光华
关键词:髋骨折META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胫骨内侧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采用骨膜剥离器和电刀松解内侧副韧带及鹅足后发生膝前痛的差异。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行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共220例,分为骨膜剥离器组和电刀组。骨膜剥离器组110例,男47例,女63例,平均年龄(58.8±17.2)岁,膝内翻(14.0±3.5)°,体重(65.6±12.8)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6±3.6)kg/m2;电刀组110例,男49例,女61例;平均年龄(59.6±16.7)岁,膝内翻(15.0±4.7)°,体重(66.4±13.4)kg,BMI(27.4±4.1)kg/m2。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术后评定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AKS膝评分、VAS疼痛评分和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术后3例发生感染(电刀组2例,骨膜剥离器组1例),行Ⅱ期翻修手术,使用TC3假体及抗生素骨水泥固定,随访期间未再发生感染。20例出现膝前区疼痛,其中电刀组4例,骨膜剥离器组16例,电刀组膝前区疼痛发生率低于骨膜剥离器组。末次随访时AKS膝评分和HSS评分电刀组高于骨膜剥离器组,VAS电刀组低于骨膜剥离器组。结论:与使用骨膜剥离器松解内侧副韧带及鹅足相比,使用电刀术后膝前痛发生率降低。
柴伟孙长鲛倪明张国强张强沈研周勇刚陈继营王岩
关键词:疼痛外科手术病例对照研究
冷轧及热处理对TA16钛合金管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改变冷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研究了加工变形量、Q值(相对减壁量和相对减径量的比值)对TC16(Ti-2Al-2.5Zr)钛合金管材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管材拉伸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2Al-2.5Zr合金管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当冷轧变形量在25%时可获得较佳的强塑性匹配;当轧制Q值在1.2~2.0变化时,管材强度、塑形均随Q增大而提高,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管材。此外,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管材强度、塑性及屈强比均呈现下降趋势。
张亚峰于振涛余森皇甫强贺新杰刘春潮袁思波
关键词:冷轧力学性能
基于Pro/E髋关节的四轴加工技术
2014年
利用Pro/E的CAD模块对人工髋关节建模,并运用Pro/E的CAM进行四轴编程,实现了程序编制的快速准确。编制好程序再利用VERICUT软件进行车轴加工的模拟,并对人工髋关节的NC程序进行校验,确保NC程序的正确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刀具与工件或夹具体干涉的危险。最后利用Pro/NC-CHECK自带的功能,分析人工髋关节的加工误差,有效地提高了编程质量,保证人工髋关节的加工精度,提高了髋关节的使用效果。并对髋关节的加工提出新的探索。
汶斌斌于振涛牛金龙张亚峰贺新杰刘春潮刘少辉
关键词:四轴加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