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23)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白博峰陆军郭烈锦孙慧娟张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晶体
  • 4篇晶体生长
  • 3篇凝固
  • 3篇换热
  • 2篇内水
  • 2篇凝固过程
  • 2篇热对流
  • 2篇热系数
  • 2篇温度梯度
  • 2篇换热系数
  • 2篇PIV
  • 2篇掺混
  • 1篇动力学
  • 1篇对流换热
  • 1篇液滴
  • 1篇音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蒸发
  • 1篇湿天然气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8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新时代国...

作者

  • 17篇白博峰
  • 5篇陆军
  • 5篇郭烈锦
  • 3篇李恒
  • 3篇肖泽军
  • 3篇苏燕兵
  • 3篇张海滨
  • 3篇孙慧娟
  • 2篇姜茂
  • 2篇刘利
  • 1篇吴革生
  • 1篇王跃社
  • 1篇张书平
  • 1篇侯吉刚
  • 1篇黄蓉
  • 1篇杨翩翩
  • 1篇李亮
  • 1篇阎晓
  • 1篇于志刚
  • 1篇郭小龙

传媒

  • 8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年份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心环形管内沸腾两相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窄缝为2.1mm的同心环形管,试验研究了外管加热条件下水的沸腾两相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得到了以下结果:窄缝环形管内两相流动的阻力较普通圆管内大,沸腾换热得到了较明显的强化,换热系数与压力、热平衡干度、工质流量、加热负荷均有关系,且与缝隙宽度和加热方式有关;提出了环形管强化传热的微液膜蒸发机理与汽泡扰动机理的物理解释;得到了环形管内流动摩擦阻力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白博峰王彦超黄蓉肖泽军
关键词:换热系数强化传热
同心环形管强迫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高温高压沸腾二相流实验系统上,实验研究了窄缝为2.05 mm的同心环形管,在不同加热条件下水的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2种加热方式为单内管或单外管电加热,通过处理实验测量的管壁温度获得传热系数。得到了以下结果: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 300;环形管内的流动阻力系数小于普通圆管,外管加热时的摩擦系数小于非加热条件时的数值;窄缝环形管内换热有一定强化,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圆管内紊流换热;内外管同时加热时,相比仅外管加热而言,外管的换热得到了抑制;得到了环形管内流动摩擦阻力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白博峰王彦超肖泽军
关键词:换热系数
单喷嘴横流气雾两相流掺混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PIV设备测量了方腔通道内气体液雾两相交叉横向流的掺混,液滴通过旋流雾化喷嘴产生,获得了沿横流方向不同掺混横截面的液滴分布图和液滴运动流线图。比较了三种喷嘴布置角度(60°,90°,120°)在不同气流速度下的掺混效果。结果表明:在横流作用和壁面约束的影响下,流场中出现不同尺度的漩涡,大涡的卷吸与离心作用导致液滴分布不均匀,影响了雾滴与气相的掺混。随着掺混的发展,大涡的强度和尺寸均减小,对雾滴影响减弱,掺混变好;三种喷嘴布置角度下,60°掺混最好,90°次之,120°最差。
张海滨刘利孙慧娟白博峰
关键词:掺混漩涡PIV
垂直Bridgman多组元化合物晶体生长热质对流被引量:1
2008年
在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装置中,熔体的热质对流是由于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由晶体热物性和生长炉结构所决定.由于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的耦合作用,坩埚中熔体的流动结构形式多样,由流动引起的溶质分布也呈多种形式。本文以GeSi多组元化合物半导体晶体为对象。数值研究了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热质对流现象,分析了热Rayleigh数、GeSi晶体热物性、生长炉结构对热质对流和径向溶质分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垂直Bridgman装置中,熔体的热质对流是由于生长炉热边界条件的不连续性和晶体熔-固两相热物性不匹配引起的;随着熔体流动强度的增加,径向溶质分凝出现两个极小点,所以单纯地抑制或加强熔体对流强度并不一定能改善径向溶质分凝现象。
陆军白博峰郭烈锦
关键词:温度梯度
探析新产品开发中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论技术创新度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从企业内部可控因素出发,具体从企业管理层行为、跨部门协同行为以及各部门具体操作行为等三个层次探讨高级管理层支持、跨部门目标一致性以及各部门早期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程度对这三大积极因素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程度高的情况下,高级管理层支持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减弱,跨部门目标一致性和各部门早期参与对其的积极作用增强。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6个命题,构建了概念模型。
杨翩翩刘益侯吉刚
流动沸腾核态抑制的实验研究
2008年
通过对水在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实验,研究了流动沸腾核态抑制的规律,确定了不同流动沸腾区域的分布。沸腾抑制点参数,可以用空穴最大和最小半径的比值表示(rmax/rmin)sup,描述不同的流动沸腾状态。当最大空穴半径趋近于最小空穴半径时,活化核心密度减小,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最大空穴半径的变化是决定流动沸腾抑制点参数的主因。流动沸腾的3个状态分布如下:(rmax/rmin)sup<40,对流沸腾状态;40≤(rmax/rmin)sup≤120,不确定状态;(rmax/rmin)sup>120,核态沸腾状态。
白博峰姜茂闫鹏
用NH_4Cl-H_2O溶液共晶凝固实验模拟Bridgman法晶体生长过程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NH4Cl-H2O溶液的共晶凝固模拟Bridgman法晶体生长过程,通过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了矩形腔和圆柱腔内NH4Cl-H2O溶液共晶凝固过程中的流场,结合温度变化得到了凝固过程中流动和温度的耦合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侧壁和底部冷却条件下,两种腔室内溶液共晶凝固过程中流场的变化基本相似,形成竖壁面附近溶液向下流动、中心区域溶液向上流动的对流涡;凝固开始后,热交换和潜热的释放使液相区内温度下降趋于平缓;圆柱腔内出现了角区绕流和二次对流涡现象.实验得到的流动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理论建模及数值计算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李恒白博峰苏燕兵张磊郭烈锦
关键词:共晶凝固BRIDGMAN法
微气泡形成过程及温度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理论对含有液氩分子微正则系统的微气泡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采用五阶预估-校正有限差分法对每个分子的牛顿运动方程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能量守恒特性。通过统计各时刻系统的动能,势能以及总能量,得到了气泡生长过程中各相分子的分布形貌,并且分析了温度对气泡生长过程的影响及相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模拟得到:气泡形成过程可分成四部分:团聚段、成核段、等温成长段以及等压成长段,以此粗略估计气泡的成核时间大约为0.2×10^(-11)s。温度对于沸腾的团聚和成核时间没有影响。当过热度大于22 K时,随着过热度增大,两相区域数密度波动特别大。相界面不稳定是气泡的破碎引起的。
李赟白博峰阎晓肖泽军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气泡
气体-颗粒掺混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圆管内湍流气体和压力旋流雾化喷嘴产生的液滴群的掺混规律。定义了掺混度、不均匀浓度因子和无量纲颗粒浓度定量评价掺混水平,根据这些特征参数,获得了掺混度曲线和截面等浓度线。分析了不同水气比、喷嘴雾化角度和颗粒直径情况下颗粒群对横向气流的影响以及气相对颗粒群掺混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颗粒群的加入使气相产生了尺度不同的涡,促进了气相湍流发展;近喷雾区,大尺度的涡造成了颗粒局部浓度较高,掺混度较低,但是经过较短的距离就能充分掺混,此时掺混度值较高,同时初始的喷雾形态和壁面处的较大速度梯度使得颗粒存在趋壁现象;水气比1:1、中等雾化角度90°和较大的颗粒更有利于掺混。
孙慧娟张海滨刘利白博峰
关键词:数值模拟掺混
管道气体置换混合长度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低雷诺数k-ε模型对输气管道气体置换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区浓度在轴向呈非对称分布,呈"头短尾长"特征;流速、管径、管道长度是混合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混合初始,混合长度增长速率大,随着主流向下游流动距离的增加,增长速率减小;流速是混合长度的重要控制参数,湍流时的混合长度小于层流,流速对混合长度的影响在高雷诺数湍流时比较小;同一湍流流速下,混合长度随管径增加而增加;管径对混合长度的影响随湍流度的降低而增大;氮气-天然气混合长度比氮气-空气混合长度大1%—2%。
郭小龙白博峰刘茂龙张铁柱
关键词:湍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