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79)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6
相关作者:吴厚永刘井元鲁亮余品红马立名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蚤科
  • 6篇蚤目
  • 3篇新蚤属
  • 3篇新种记述
  • 2篇幼虫
  • 2篇蚤类
  • 2篇群落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角叶蚤科
  • 2篇古蚤属
  • 1篇地理分布
  • 1篇东段
  • 1篇多毛蚤科
  • 1篇雄性
  • 1篇亚种
  • 1篇样地
  • 1篇医学昆虫
  • 1篇幼虫形态
  • 1篇蚤类群落

机构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湖北省预防医...
  • 3篇吉林省地方病...
  • 2篇利川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安徽省卫生防...

作者

  • 8篇吴厚永
  • 7篇刘井元
  • 3篇马立名
  • 3篇鲁亮
  • 3篇余品红
  • 2篇王身文
  • 2篇刘泉
  • 2篇陈尚全
  • 1篇冯锡光
  • 1篇彭红
  • 1篇龚正达
  • 1篇吴福林

传媒

  • 5篇动物分类学报
  • 4篇昆虫学报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Zoolog...
  • 1篇Entomo...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陵山东部蚤类区系及不同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5
2007年
于2000~2004年对武陵山东部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个不同生境类型的蚤类,进行了5年调查与研究。结果:1)在获得的7科17属30种4320只蚤类中,有4种为古北界种类,占13.33%,22种为东洋界种类,占73.34%,4种为广布种,占13.33%;该结果与云南无量山及临沧地区的蚤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区系渊源,而与一江之隔的大巴山东部地区区系则明显不同,该地区以古北界成分为优势;2)武陵山东部地区蚤类的垂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1100m以下主要为东洋界成分,1200m以上有少量古北界种类分布,并随海拔升高,古北界成分略有增加;3)在7个不同样地中,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优势种上,多数样地以偏远古蚤为优势,但在优势数量上缺乏明显规律性,并不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4)在6个不同生境类型中,优势种与优势数量都具明显的规律性,其中以偏远古蚤为主分为两组,山脊侧缘林、小溪山边林和坡地林为一组,人工林和农田山侧灌木林为另一组,前者平均优势数量达80.03%,后者优势数量在31.56%~48.92%之间;5)相似性系数(q值):在整个山体多数样地中,由北向南相似性系数(q值)随海拔降低和空间距离增大而逐渐降低,仅绿丛坡与牛庄、绿丛坡与独岭有例外,表明整个山体植被的片断化、或斑块化,一方面加剧或减低了样地与样地之间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受海拔及空间距离的双重影响与制约,即海拔高度和空间距离愈大,蚤类群落的相似性及多样性越低,山体的片断、斑块或破碎化就越明显,这显然与人为过多或过频干扰有关。
刘井元余品红吴厚永杜红陈尚全王身文
关键词:蚤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新蚤属9种新蚤核糖体DNA ITS2序列变化被引量:13
2002年
本研究分析了新蚤属 9个种 (Neopsyllabidentatiformis,N abagaitui,N mana ,N pleskei,N siboi,N teratura ,N hongyangensis ,N specialis和N paranoma)的核糖体DNAITS2的序列变化 ,其中二齿新蚤包括两个地理种群。结果表明 ,该序列在所研究的种内相对稳定 ,在种间 ,除N abagaitui,N specialis和N paranoma间有较多的变异外 ,其他种间的变异较少甚至没有。种间的碱基替换率为 0~ 2 78%。根据碱基替换速率推算的新蚤属两次分化时间分别为 3 5~ 10百万年和 1百万年以后。结合分子和形态特征 ,可以认为N hongyangensis是N bidentatiformis的姐妹种。根据该序列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和根据线粒体DNA16sRNA基因所得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基本一致。而N siboi则出现了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进化的不一致性 。
鲁亮吴厚永
关键词:新蚤属
云南古蚤雄性的记述及雌性的形态补充
2004年
根据采自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和大理苍山背纹鼩鼱(Sorex cylindricauda)等小兽体的蚤类标本, 首次对云南古蚤Palaeopsylla yunnanensis Xie et Yang, 1982 的雄性进行了描述并对雌性的部分形态进行了补充。
龚正达冯锡光
关键词:蚤目多毛蚤科古蚤属雄性
恙螨四新种及对猪尾鼠体外寄生虫地理分布初探(蜱螨亚纲,恙螨科)被引量:8
2003年
记述采自湖北西部恙螨科Trombiculidae4新种,吴氏叶片恙螨Trombiculindus(Plumosicola)wuhouyongiLiuetMa,sp.nov.,武陵山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eptotrombidium)wulingshanenseLiu,XiangetMa,sp.nov.,猪尾鼠纤恙螨L.(L.)typhlomyisLiuetMa,sp.nov.和敦清徐氏恙螨HsuelladunqingiLiuetMa,sp.nov.,文中综合讨论了猪尾鼠Typhlomyscinereus体外已知16种寄生虫,蚤、螨和吸虱的地理分布及与宿主动物的关系等问题。模式标本存放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刘井元向选森马立名
关键词:恙螨地理分布
我国长喙蚤属一新种记述及对该属属征的修订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记述了长喙蚤属一新种 ,为纪念采集人田维中先生 ,特命名为田氏长喙蚤新种Dorcadiatianisp .nov .。此新种与该属迄今记述的其它 4种的主要区别是下唇须相对较短 (♂性尤甚 ) ,后足胫节外侧自基至端仅 1列鬃且十分少 ,♀腹部第 7背板在气门位置明显前凸。该新种与羊长喙蚤较相近 ,与后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足胫节后缘只有 3个切刻、柄突相对较短且略向下弯曲及♀腹节中间背板气门明显的小等。标本于 196 6年 10月采自西藏可共茶卡 ,宿主为藏羚羊。本文同时对该属已知种类的模式产地、国内外地理分布及宿主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属征进行了探讨和修订。
刘泉吴厚永吴福林
继新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栉眼蚤科)被引量:1
2003年
记述采自我国西藏继新蚤属 1新种 :支英继新蚤Genoneopsylla zhiyingi sp .
吴厚永格龙兰晓辉
关键词:蚤目
吴氏角叶蚤幼虫形态记述及其与同属另外三种的比较(蚤目 :角叶蚤科 )被引量:2
2003年
描述了吴氏角叶蚤CeratophylluswuiWangetLiu的幼虫形态 ,并与同属三种蚤幼虫作比较 ,标本采自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海拔 2 30 0m短嘴金丝燕四川亚种Collocaliabrevirostrisinnominata巢窝内。
刘井元马立名周毅德
关键词:蚤目角叶蚤科幼虫
大锥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角叶蚤科)
2003年
记述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Ewing ,192 91新种 ,福林大锥蚤Macrostylophorafulinisp .nov .。其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察隅县 ,宿主为橙腹长吻松鼠Dremomyslokriah及安氏白腹鼠Niviventorandersoni。
吴厚永刘泉
关键词:蚤目角叶蚤科
湖北大巴山东部蚤类区系组成及垂直分布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常规与沿雪线调查方法,对大巴山东部具代表性的7个不同海拔梯度及6个不同生境类型,连续进行了11年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获得的8科28属51种9974只蚤类中,有25种隶属于古北界,占49.02%,21种属于东洋界,占41.18%,5种广布,占9.80%;经个体数量区系处理,古北和东洋两界蚤类区系数量(37.97%,50.30%)并不完全与物种区系相吻合,但东洋蚤类区系数量与古北物种区系相当;2)大巴山东部蚤类垂直分布的区系特点是,1500m以下东洋成分占绝对优势,1600~2300m古北成分达44.82%~56.41%,但个体区系数量却在33.47%~60.16%之间,物种区系成分与数量区系分布并不完全一致;一些东洋界特有指示性质的巴山盲鼠蚤和它的寄主猪尾鼠,仍可分布到这一地带;当海拔上升到2600m,古北成分已稳定达55.00%,此地带已不见东洋界特有指示性质的巴山盲鼠蚤和它的寄主猪尾鼠的踪迹,当海拔上升到2800~2980m,古北成分和个体数量分别已达65.00%和89.51%;3)在大巴山东部51种蚤类中,有24种在秦岭有分布,占秦岭已知34种的70.58%,两座山系古北成分也相当,分别为49.02%及52.94%。最后按区系、宿主动物、植被带谱和地理状况相近原则,对张金桐等(1989)对秦岭南坡的蚤类海拔高度划线1000~2000m进行修订,并上移至2600m左右地带,修订后的划线,其具体位置及走向大体与暗针叶林的下限保持一致。此线以上,无论蚤种或是数量都以古北界成分为主,低于此线,古北、东洋成分和一些特有指示性质的种类相互渗透。
刘井元余品红吴厚永
关键词:蚤类区系组成古北界
湖北西部革螨三新种(蜱螨亚纲,中气门亚目)被引量:10
2003年
记述采自湖北西部厚厉螨属PachylaelapsBerlese,18881新种 ,巴东厚厉螨P .badongensissp .nov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Fonseca ,194 81新种 ,差毛赫刺螨H .anisochaetussp .nov .和下盾螨属HypoaspisCanestrini,1884 1新种 ,五峰下盾螨H .wufengensissp .nov .,文中描述了新种的形态 ,并附有详细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放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刘井元马立名
关键词:蜱螨亚纲厚厉螨属下盾螨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