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97)

作品数:55 被引量:1,177H指数:21
相关作者:周春山叶昌东高军波江海燕邓毛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建筑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城市
  • 6篇新区
  • 6篇城市新区
  • 5篇绿地
  • 4篇新区开发
  • 4篇公共服务
  • 4篇公园
  • 4篇公园绿地
  • 3篇实证
  • 3篇金融
  • 3篇传统村落
  • 3篇村落
  • 2篇社会分异
  • 2篇适应性
  • 2篇碳排放
  • 2篇碳吸收
  • 2篇农户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2篇珠三角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
  • 9篇信阳师范学院
  • 8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吉首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广州市交通规...

作者

  • 37篇周春山
  • 10篇叶昌东
  • 10篇高军波
  • 8篇江海燕
  • 6篇邓毛颖
  • 4篇朱孟珏
  • 3篇谢文海
  • 3篇代丹丹
  • 3篇吴吉林
  • 2篇张润朋
  • 2篇王义民
  • 2篇肖荣波
  • 2篇李清飞
  • 2篇马海涛
  • 2篇金万富
  • 2篇刘艳艳
  • 2篇郭环
  • 2篇宋立新
  • 1篇吴建楠
  • 1篇蒋万芳

传媒

  • 10篇热带地理
  • 9篇规划师
  • 5篇现代城市研究
  • 3篇经济地理
  • 3篇城市问题
  • 3篇城市规划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园林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15篇201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民间金融街空间生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5年
从广州民间金融街的空间生产实践来看,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空间政策环境营造(国家,省,市,区政策)、空间公共产品提供、空间招商引资和空间运营监管上实现多元互动,从而促进了空间生产的有序推进。进入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资本在完成第一次、第二次循环后,也开始流向第三次循环,具体表现为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在广州民间金融街空间生产中,产权人、出资人、居民、从业者、消费者身份异化,广州民间金融街通过空间分配,为上述利益主体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为其划定了空间的生活半径,这又导致利益主体与广州民间金融街定位的统一化、社会关系的同构化、生产技能的标准化。
郭环
关键词:权力资本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投资环境变化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对56家珠三角企业的调查,发现区位条件、政策法律、生产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5个最主要的投资环境因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针对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弱化;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改善。同时,从生产成本、区位条件、优惠政策和产业配套等方面对影响珠三角投资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推动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加强"三旧"改造、实现区域一体化等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周春山林赛南代丹丹
关键词:珠三角投资环境层次分析法
河南省化石能源利用及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估算——基于2000~2009年数据的实证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探求河南省化石能源消耗及工业生产过程对省域碳循环影响,利用ORNL和EEA提出的区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定量模型,估算并分析了2000-2009年河南省域碳均衡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09年河南省碳排放量为119295.76×10^4t,其中化石燃料排放量占碳排放总规模92.3%,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为7.7%;煤炭消耗是化石能源利用中最大碳源,占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的89.53%,其次分别是水泥生产和原油耗用,燃料油消费碳排放量最小,仅占0.43%;近10年来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逐渐递增,并于2003年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同期万元GDP的碳排放强度先增后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明显;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同期碳排放规模拟合度高达0.975,是驱动省域碳排放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河南省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的措施建议。
高军波王义民李清飞
关键词:碳排放碳吸收
城乡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城乡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规划信息系统与办公一体化思想,将GIS和MIS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地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需要的综合管理系统。
邓毛颖黄悦
关键词:城市规划信息管理GIS办公自动化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空间分布类型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表征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的人口、产业、用地、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变量,提取了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特征的主成分,并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了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类型.结论如下:(1)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内容可归纳为7大主因子:"援藏因子"、"消费因子"、"农业因子"、"自然因子"、"城建因子"、"二三产业因子"和"教育因子",体现了西藏自治区发展的特点;(2)2015年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可划分为"中心地服务型"、"农牧业生产型"、"二三产业发展型"、"援助依赖型"、"帮扶援建型"、"自然环境限制型"和"自然环境依托型"等7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城镇化特征明显;(3)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模式不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经验.
余波余波熊鹰曹永旺周春山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基于城市发展战略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规划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在粤港澳合作区、深港服务业合作和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背景下,广州市需要强化东部地区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通过建设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来整合城市空间结构。位于广州东部的增城市新塘镇,基于穗莞深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5条轨道交通线路汇集的交通条件,以及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平台,以"国际化、商务、生态、便捷、综合高效、可实施"六大主题来规划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广州东部地区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广州市门户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毛颖
关键词:门户城市轨道交通
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管理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对我国879个城市新区的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市场型、开发区型和政区型3种城市新区开发管理模式,以及行政区内部整合、跨行政区整合、开发区设立行政区、行政区-开发区合署、行政区设立新区、新设行政新区等空间组织方式,并且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空间组织形式存在着差异性、演化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根据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功能形式等选择合适的组织管理形式。
朱孟珏周春山
关键词:城市新区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3年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演化模式、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吴建楠程绍铂姚士谋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论文从影响力、支撑力两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政治国际影响力、人文国际吸引力、生态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外连通能力六个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测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并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纵向测度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总结了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周春山王朝宇吴晓松
关键词:指标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规划实践与理论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17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规划实践与理论不断发展。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发展的3个时期:1 1978年至1990年代初实践起步与理论引入期,是注重效率的区域不均衡发展阶段,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得到共同发展,区域规划理论开始引入、发展及应用;2 19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实践增长与理论探索期,是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缩小区域差距发展阶段,区域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并积极开展,区域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3 21世纪初以来实践深化与理论转向期,是注重公平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区域规划频繁出台并快速发展,区域规划理论多元化发展。在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新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规划在实践总结与理论创新、体系构建、实施机制创新、新问题跟踪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周春山谢文海吴吉林
关键词:区域规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