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828)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唐培安宋伟吴海晶薛昊袁明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谷盗
  • 5篇基因
  • 4篇乙酯
  • 4篇甲酸
  • 4篇甲酸乙酯
  • 3篇电镜
  • 3篇电镜观察
  • 3篇熏蒸
  • 3篇扫描电镜
  • 3篇扫描电镜观察
  • 3篇害虫
  • 3篇感器
  • 3篇触角
  • 3篇触角感器
  • 2篇氮气
  • 2篇毒力
  • 2篇毒力研究
  • 2篇印度谷螟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机构

  • 13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出入境检...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2篇唐培安
  • 8篇宋伟
  • 4篇吴海晶
  • 3篇袁明龙
  • 3篇薛昊
  • 3篇吴学友
  • 2篇孔德英
  • 2篇王娟
  • 1篇张婷
  • 1篇张棋麟
  • 1篇邓永学
  • 1篇侯晓燕
  • 1篇王进军
  • 1篇李非凡

传媒

  • 4篇粮食储藏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中国科学:生...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扁甲系总科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扁甲系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尽管扁甲系昆虫的单系性得到广泛支持,但7个总科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测定了锈赤扁谷盗和锯谷盗的线粒体基因组,并联合已测的67个扁甲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构建了扁甲系昆虫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采用似然值检验对不同的树拓扑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锈赤扁谷盗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为15497 bp,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锯谷盗接近全长的线粒体基因长为13588 bp,编码34个基因,缺少trnI, trnQ和trnM等3个转运RNA基因.锈赤扁谷盗和锯谷盗线粒体基因的基因含量、基因排序、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等特征,与大多数已测鞘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高度相似.基于3个线粒体基因数据集及3种树构建方法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瓢虫总科、叶甲总科、象甲总科、拟步甲总科和郭公虫总科等5个类群均为单系性,而扁甲总科始终为并系.树拓扑结构检验结果表明,扁甲系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郭公虫总科+瓢虫总科)+(拟步甲总科+(扁甲总科(叶甲总科+象甲总科)))).尽管线粒体数据集的构成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树拓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但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在扁甲系昆虫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唐培安李敏冯润秋王娟刘蔓文王亚洲袁明龙
关键词:线粒体DNA甲虫系统发育分析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断
储藏期内转Bt基因稻谷品质及抗虫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储藏期内转基因稻谷品质及抗虫性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转基因稻谷的营养成分分析、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对储粮害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转Bt基因稻谷在仓储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吴学友唐培安宋伟
关键词:营养成分储粮害虫
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是:刺形感器(Ⅰ、Ⅱ、Ⅲ、Ⅳ)、毛形感器(Ⅰ、Ⅱ、Ⅲ)以及B9hm氏鬃毛。比较发现,雄虫触角每节的长度均显著长于雌虫,雌、雄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相似,类型基本相同。结合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锈赤扁谷盗的相关研究等,对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唐培安李非凡段锦艳吴海晶陶冶心
关键词:长角扁谷盗扫描电镜触角感受器
印度谷螟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螟蛾总科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线粒体基因组广泛应用于昆虫系统进化、种群遗传学及谱系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重要仓储害虫.为了深入了解螟蛾总科昆虫的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印度谷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印度谷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64 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一个大的非编码区(线粒体控制区).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分析表明,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序、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控制区的序列结构以及转运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在已测的25种螟蛾总科昆虫中高度保守.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的进化模式分析表明,13个基因的进化速率在螟蛾科和草螟科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对螟蛾总科的9个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树均高度支持螟蛾科和草螟科为2个单系群.在螟蛾科中,斑螟亚科与丛螟亚科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草螟科包括2个分支,一支由野螟亚科和斑野螟亚科构成,另一支包括草螟亚科、水螟亚科、苔螟亚科和禾螟亚科等4个亚科.
唐培安吴海晶王娟郭仲龙袁明龙
关键词:螟蛾科草螟科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甲酸乙酯对锯谷盗的熏蒸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密闭熏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甲酸乙酯(EtF)对储藏物害虫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熏蒸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锯谷盗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在24 h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更好。在20℃、25℃和30℃条件下,熏蒸处理锯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14.78、16.77和17.65μL/L。
唐培安宋伟张婷
关键词:甲酸乙酯锯谷盗熏蒸活性储粮害虫
甲酸乙酯与氮气混合熏蒸对赤拟谷盗的毒力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了氮气浓度、甲酸乙酯浓度、处理时间、温度等影响因子对熏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浓度的提高可显著增加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P<0.05),在12μL/L的甲酸乙酯浓度下,78%的氮气浓度中,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5.6%,而在95%的氮气浓度中,校正死亡率达到91.7%;不同氮气浓度下,甲酸乙酯均显示出良好的速效性,在24 h内即可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温度对氮气和甲酸乙酯混用的熏蒸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所有供试温度条件下(15.0~32.5℃),低温下氮气与甲酸乙酯的熏蒸效果显著优于高温(P<0.05);在25.0℃条件下熏蒸24 h,氮气浓度为78%、87%、90%和95%时,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LC50分别为20.72、17.49、14.77、9.00μL/L。
唐培安吴学友宋伟
关键词:赤拟谷盗甲酸乙酯
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阈性状分析法,计算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米象的抗药性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平均死亡率为57.4%的选择压力下,米象对甲酸乙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646,在此选择压力下要使米象对甲酸乙酯产生10倍的抗药性,共需要选育179代。
唐培安邓永学宋伟
关键词:甲酸乙酯米象抗药性风险评估
杂拟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杂拟谷盗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拟谷盗成虫触角为棒形,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分为9个亚节,不存在雌雄二型现象。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以下6类14种感器,包括Bhm氏鬃毛、3种毛形感器、1种栓锥形感器、6种锥形感器、1种刺形感器、2种指形感器。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长度、基部直径没有明显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杂拟谷盗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唐培安吴海晶孔德英薛昊宋伟
关键词:杂拟谷盗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3种主要类型。其中,刺形感器具有4种形态,主要分布于鞭节第7、8、9节,毛形感器有2种形态,毛形感器Ⅰ各节都有分布,毛形感器Ⅱ仅有1根,位于柄节腹面,B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柄节与梗节连接处。雌、雄虫感器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雄虫感器密度略大于雌虫。结合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各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唐培安薛昊孔德英宋伟吴海晶
关键词: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印度谷螟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6
2016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研究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可靠研究结果的基础.本研究以世界性分布的重要仓储害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该虫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系qRT-PCR的最适内参基因,并利用两个独立软件(ge Norm和Norm Finder)对8个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Ef1a,而不同品系最稳定的是b-Actin和Ef1a.利用筛选到的Ef1a,b-Actin及两者组合对目标基因(过氧化物酶POD)进行标准化,印度谷螟不同品系间的POD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以稳定性最差的SD作为内参时,不同品系间POD的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开展qRT-PCR研究时评价内参基因的稳定性非常必要,且基于筛选到的最佳基因作为内参时,才能准确获得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印度谷螟发育及品系特异相关基因的功能,并为筛选印度谷螟在其他条件下的最适内参基因提供参考.
唐培安张棋麟薛昊袁明龙
关键词:印度谷螟仓储害虫实时定量PCR基因表达内参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