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3-005)

作品数:53 被引量:280H指数:9
相关作者:高辉杨正明崔茂蕾吕栋梁唐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低渗
  • 26篇低渗透
  • 18篇油藏
  • 18篇特低渗
  • 15篇低渗透油藏
  • 15篇油田
  • 14篇特低渗透
  • 10篇渗流
  • 8篇井网
  • 8篇安塞油田
  • 7篇砂岩
  • 6篇特低渗透油藏
  • 6篇注水
  • 6篇非线性渗流
  • 5篇压力梯度
  • 5篇驱油
  • 5篇储层
  • 4篇低渗油藏
  • 4篇压裂
  • 4篇水平井

机构

  • 3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低渗透油气田...
  • 13篇中国石油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3篇玉门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高辉
  • 6篇崔茂蕾
  • 6篇杨正明
  • 5篇唐海
  • 5篇吕栋梁
  • 4篇王兴宏
  • 4篇张欢
  • 3篇李天太
  • 3篇郭方元
  • 3篇于荣泽
  • 3篇吴天江
  • 3篇黎晓茸
  • 3篇陈荣环
  • 3篇高月刚
  • 3篇谭俊领
  • 3篇郑力军
  • 3篇徐伟
  • 3篇王学生
  • 3篇杨海恩
  • 2篇张涛

传媒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油田化学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复杂油气藏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机械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超前注水井网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区天然裂缝发育,微裂缝一方面可以增大油、水渗流能力,另一方面会加剧注入水窜流,认清裂缝发育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的水平井井网部署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考虑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对微裂缝采用等效渗流介质理论,运用室内岩心分析数据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超前注水水平井井网部署。根据井网与微裂缝匹配关系,建立12套模拟模型。通过分析各方案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压力梯度场分布,明确了各方案的开发效果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井筒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井网开发效果好。七点水平井网开发效果好,应优化井距以驱动注水井间的原油。九点井网见水快,应合理设计注水井位置,避免过早见水。水平井五点井网不适用于该地区。
王玫珠于荣泽崔茂蕾王学武杨正明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井网
超低浓度线性胶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2015年
针对植物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的问题。本文从降低压裂液伤害率入手,室内合成出压裂液稠化剂和交联剂,降低了压裂液稠化剂使用浓度,经复配形成超低浓度线性胶压裂液。室内评价显示,该体系大幅度降低压裂液残渣并减少其对储层伤害率,耐温抗剪切、表界面张力均满足低渗储层压裂改造中压裂液性能要求。经现场应用,该体系同比植物胶压裂液在靖安油田试油产量提高了17.9%,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向德良蒋文学李楷
关键词:粘弹性低伤害
长脂肪链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以丙烯酸十八酯(ODA)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长脂肪链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耐盐性、耐温性及耐剪切性能。研究发现,PAMBA水溶液中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合成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具有阴离子磺酸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未改性PAM相比,PAMBA在60℃下能保持较高的表观黏度,其耐温性和耐剪切性能明显提高。
谭俊领黎晓茸刘观军张涛张涛
关键词:耐盐性
基于核磁共振驱替技术的超低渗透砂岩水驱油微观机理实验被引量:21
2015年
为明确超低渗透砂岩的剩余油赋存状态,对比评价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利用改进的核磁共振高压驱替系统开展了水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品的平均水驱油效率为35.79%,1-10ms的较小孔喉和10-100ms的中等孔喉既是饱和油条件下油的主要分布范围,也是水驱后剩余油的主要赋存空间.10-100ms的中等孔喉动用效果最好,对驱油效率贡献程度最大.水驱油效率受物性、微裂缝、孔喉非均质性和孔喉动用程度的共同影响,孔喉细小,但分布均一的样品有可能取得较好的驱替效果.充分发挥毛细管自吸驱油作用,先有效开发小孔喉,再提高驱替速度开发较大孔喉,有助于提高驱油效率.对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而言,要提高整体开发效果,需要各个范围内的孔喉均得到有效动用,改善小孔喉、尤其是含量较高分布于1-10ms区间孔喉的动用程度尤为重要.
高辉程媛王小军李天太杨玲
关键词:核磁共振水驱油效率微观渗流机理
低渗透油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缩膨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困难的问题,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微电泳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一种水溶性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和对岩石颗粒表面电性及粘附能的影响规律,选用长庆油田长6地层的岩心,评价了处理剂的静态和动态缩膨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岩心颗粒表面的吸附等温线遵循Langmuir吸附规律,与岩心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较大。吸附后,削弱了岩石表面电势,降低了岩石表面粘附能,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黏土颗粒均具有较好的缩膨效果,因而能够降低注入水对岩心渗透性的伤害程度,明显提高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
谭俊领沈一丁夏冰李海娜王军刘述忍
关键词:电性渗透率
特低渗透纵向非均质储层渗流特征研究新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不仅具有储层薄、砂体窄小、渗透率特低的特点,而且纵向上非均质性较强,水驱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严重,认清纵向非均质储层的渗流规律对于有效开发特低渗透油田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根据流体在特低渗透储层中遵循的非线性渗流规律,建立了基于该区块地质特征的纵向正韵律非均质数学模型,模型引入渗透率修正系数对渗透率进行修正,采用五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常规的达西渗流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渗流规律增强了储层纵向非均质性,相对高渗储层吸水能力增强,相对低渗储层吸水能力减弱;非线性渗流规律下注水压力升高,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差于达西渗流规律情况;相对低渗储层渗透率修正系数普遍分布在0.2—0.4,动用程度低;相对高渗储层渗透率修正系数普遍分布在0.6—0.8,动用程度高;在纵向非均质储层中,毛管力作用可减缓层间非均匀吸水量,故适当降低注水速度不仅可以降低注水压力,而且可以缓解层间吸水矛盾,从而改善开发效果。
崔茂蕾郝明祥于荣泽杨正明
关键词:特低渗透纵向非均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毛管力
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藏单井流体识别方法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子洲气田山2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复杂,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区块见大量水体产出,作为典型的岩性气藏,其气水分布受构造、砂体、储层物性和天然气成藏等因素影响,为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开展单井流体识别方法及有效性研究。根据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常规交会图法,自然伽马可以明显区分干层与气层、水层,电阻率可以有效区分出气层与水层。应用常规交会图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P1/2累积频率法与多元判别方法对子洲气田山2段气层、水层、干层进行识别,认为上述方法共同应用可有效识别储层流体,其中,自然伽马—电阻率交会图和多元判别方法识别效果较好,其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研究区和邻区的流体识别。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上述方法共同应用于研究区进行气层、水层、干层的识别是有效的,对比试气结果可知,其回判的正确率达到95.8%,证实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对子洲气田气水层解释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类似的邻近气藏。
樊志强杨国平丁熙杨露周文朱玉杰杨全蔚孙建伟
关键词:子洲气田交会图法流体识别
水驱特征曲线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水驱特征曲线类型决定了油藏水驱规律特征的描述结果,合适的水驱特征曲线对于油田水驱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根据现场生产所提供的信息筛选出最合适的水驱曲线。对于具体的油藏,其累产油量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是唯一的;含水上升规律也是唯一的,因此根据这两点对水驱特征曲线进行筛选,能够找到准确描述该油藏水驱规律的特征曲线。以WY区块低渗透油藏为例,对甲、乙、丙、丁四种常用水驱曲线在该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对于WY区低渗油藏的适应性最好。因此,并非所有的水驱曲线都能应用于同一油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才能准确、有效为油田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晏庆辉刘卫东萧汉敏南宇峰
关键词:含水率含水上升规律可采储量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组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被引量:5
2018年
常规时间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虽有着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但与构造匹配上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时间域模型所带来的误差,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位部署当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低孔、低渗薄互层碎屑砂岩储层,采用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把构造特征与反演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预测出小层砂岩的顶底界面与砂体横向边界。砂体的纵向识别能力与时间域反演成果相当,但对砂体的空间展布预测精度要高于时间域反演。借助基于深度域砂岩概率模型的反演成果,为朝阳沟油田水平井方案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钻效果。
陈旭辉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水平井朝阳沟油田
利用注采数据研究岔15油田井间连通性被引量:13
2014年
为了简单准确地研究复杂断块油田的井间连通性,改进了非线性扩散系数的计算方式,利用斜率关联度法计算注采关联度,克服了注水信号衰减性和时滞性及数据无量纲化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更准确地研究井间连通性。研究表明,修正后的注采信号间关联程度更高,且注采信号间的关联程度越大,井间连通性越好。沉积相分析和示踪剂监测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矿场应用价值。
冯其红陈存良杨光龙王振
关键词:井间连通性非线性扩散系数灰色关联复杂断块油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