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2)

作品数:67 被引量:763H指数:16
相关作者:杨利国孙兴全陈强张文清吕伟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生物学
  • 9篇生物学特性
  • 5篇肥料
  • 4篇养分
  • 4篇养分释放
  • 4篇土壤
  • 4篇林带
  • 4篇壳聚糖
  • 3篇氮素
  • 3篇氮素释放
  • 3篇养分释放特性
  • 3篇抑素
  • 3篇杂交
  • 3篇生长抑素
  • 3篇温度
  • 3篇绵羊
  • 3篇控释
  • 3篇控释肥
  • 3篇湖羊
  • 3篇缓释肥

机构

  • 19篇上海市农业科...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上海市气候中...
  • 6篇上海市气象局
  • 5篇仲恺农业技术...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新疆农垦科学...
  • 3篇松江区农业委...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江苏沿江地区...
  • 2篇上海市设施园...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作者

  • 9篇孙兴全
  • 8篇杨利国
  • 8篇刘志诚
  • 7篇吕伟娇
  • 7篇张文清
  • 7篇陈强
  • 6篇邓修
  • 5篇杜建军
  • 5篇管峰
  • 5篇贺芳芳
  • 4篇程瑞禾
  • 4篇田吉林
  • 3篇刘国艳
  • 3篇刘守仁
  • 3篇朱将伟
  • 3篇史贤明
  • 3篇吴春芳
  • 3篇吴菊芳
  • 3篇姜永平
  • 3篇柴春彦

传媒

  • 14篇上海农业学报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9
  • 6篇2008
  • 15篇2007
  • 12篇2006
  • 27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为害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糖含量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番茄刺皮瘿螨为害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糖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害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随为害时间的延长、为害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较低的虫口密度(20-40头/叶)时,还...
吴娟李琳一许翔杨益众王冬生
关键词:番茄刺皮瘿螨为害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文献传递
香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植物源农药的筛选被引量:12
2005年
通过对香樟炭疽病菌的形态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该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范围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对氮源的利用率高于碳源,尤其是在蛋白胨和牛肉浸膏中的利用率最高。光照和黑暗处理影响病菌的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产孢量大;18种植物不同部位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炭疽病菌抑菌效果显著的是:苍耳种子,地锦全草,番茄茎叶;其次为:苍耳叶,羊蹄茎叶,苍耳茎,艾根。
葛建明张伟管丽琴顾振芳宋方舟王焱潘士华纽慧娟
关键词:香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被引量:49
2007年
就国内外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施用方法做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缓/控释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
粟晓万杜建军贾振宇黄承和王浩
关键词:缓释肥控释肥
青菜杂交种沪青杂1号的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规格的隔离网以及不同的自然隔离距离,研究青菜TPS不育系繁殖技术和青菜杂交种沪青杂1号的隔离制种技术。结果表明,父母本适宜行比为1:3,无纺布的隔离效果比尼龙网罩要好,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隔离距离不能小于500m。
庄静周熙荣李树林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关键词:青菜杂交制种
水分对壳聚糖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探讨了土壤中水分对壳聚糖包膜尿素(CCU)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U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养分释放率与包膜内水蒸气压差呈线性关系;介质离子浓度对养分释放有很大的影响,在盐类饱和溶液中,最大释放率达不到100%。CCU的养分释放是单个颗粒在不同时间内释放养分的累积行为,单个颗粒不能提供满足要求的持续的养分释放。CCU养分释放速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对CCU养分释放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养分释放不能简单地用饱和水分条件下的模型来预测。CCU在干旱的土壤中表现出优于聚合物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陈强吕伟娇吴建宏张文清邓修
关键词:蒸汽压土壤水分养分释放
壳聚糖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及包膜层通透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通过壳聚糖包膜尿素(CCU)在30°C水中的释放实验,描述了其养分释放特性。将CCU释放过程分为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探讨了CCU养分释放速率和包膜通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亲水性包膜尿素与非亲水性包膜尿素的释放情况有很大不同,不存在明显的滞后阶段;在稳定阶段释放速率系数K为一定值;在衰退阶段,K随时间和浓度变化,可以描述为K=0.002 2(t-ts30)+0.080 1。
陈强吕伟娇张文清吴建宏邓修
关键词:养分
牛体外受精胚的发育速度和染色体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不同个体的牛冷冻精液对屠宰场废弃牛卵巢内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速度和染色体的异常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冷冻精液A组体外受精48h后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冷冻精液B组(P<0.05),2组之间的囊胚形成率差异显著(P<0.05);冷冻精液A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冷冻精液B组(P<0.05);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2组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异常胚胎均表现为多倍体的发生率较高。
唐峰朱淑文华修国张菁朱秀萍
关键词:冷冻精液卵裂率染色体异常
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4号”选育与应用
2005年
采用三系法配组育成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4号”。品质主要指标达到农业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制种产量高,适合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倪林娟曹黎明袁勤
关键词:杂交粳稻栽培技术制种技术选育
己烯雌酚的过氧化氢酶标记及己烯雌酚免疫传感器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介绍了过氧化氢酶标记己烯雌酚的合成,并将合成物用于己烯雌酚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对传感器的相关条件参数进行了测试,研制的传感器性能良好,检测限可达8μg/kg。传感器的成功研制也进一步证明过氧化氢酶标记己烯雌酚的合成获得成功。
朱将伟柴春彦刘国艳肖红玉殷传新史贤明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己烯雌酚免疫传感器
灵芝属分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7年
概述了形态学特征、同工酶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芝分类上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灵芝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唐传红苏春丽张劲松郝瑞霞潘迎捷
关键词:灵芝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