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3B04)

作品数:29 被引量:204H指数:8
相关作者:杨连粤黄耿文彭吉润冷希圣牟东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3篇肝细胞
  • 12篇细胞癌
  • 12篇肝癌
  • 12篇肝细胞癌
  • 10篇蛋白
  • 10篇肿瘤
  • 10篇基因
  • 6篇蛋白酶
  • 6篇乳腺
  • 6篇金属蛋白
  • 6篇金属蛋白酶
  • 6篇基质
  • 6篇基质金属
  • 6篇基质金属蛋白...
  • 5篇预后
  • 4篇血管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4篇膜型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肝病...

作者

  • 13篇杨连粤
  • 10篇黄耿文
  • 9篇彭吉润
  • 8篇冷希圣
  • 6篇牟东成
  • 5篇杜如昱
  • 5篇刘合利
  • 5篇王伟
  • 4篇朱继业
  • 4篇王万祥
  • 4篇彭吉祥
  • 4篇姚广裕
  • 4篇杨建青
  • 4篇鲁伟群
  • 4篇杨名添
  • 3篇何萍
  • 3篇常志刚
  • 3篇杨洁泉
  • 3篇叶长生
  • 2篇黄磊

传媒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研究探讨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法 ,检测 2 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RhoCmRNA和蛋白的表达 ;同时采用PCR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法检测RhoC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RhoC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 ,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 1.8± 1.1和 1.0± 0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同样高于癌旁肝组织 ,其A比值分别为 33992± 10 384和 17342± 999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的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 3.3± 0 .5和 6 386 5±9116 ,较HCC肝内病灶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mRNA和蛋白在分化较差、结节数较多、有静脉浸润或伴有肝外转移灶的HCC中过量表达 (P <0 .0 5 )。全部HCC经PCR SSCP银染法分析均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且可能是通过过量表达而非突变发挥作用。
王伟杨连粤黄耿文杨治力鲁伟群彭吉祥杨洁泉
关键词:RHOC基因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肿瘤肝肿瘤肿瘤侵袭肿瘤转移
Cyr61、CTGF和Nov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CCN家族成员Cyr61、CTGF和Nov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的病理特征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分析31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Cyr61、CTGF和Nov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1例肝癌组织中Cyr61和CTGF基因表达量均较癌旁组织高(P<0.01).镜下存在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Cyr61基因和CTGF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镜下无静脉浸润的HCC组织,Edmondson分级Ⅲ~Ⅳ的HCC组织中CTGF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Edmondson分级Ⅰ~Ⅱ的HCC组织的表达量(P<0.05).结论 Cyr61、CTGF基因可能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肝细胞癌部分病理特征方面存在表达上的差异,提示其可能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
曾志军杨连粤王伟黄耿文丁翔
关键词:CYR61NOV基因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RT-PCR技术在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彭吉润李澍
关键词:RT-PCR技术肝癌肿瘤细胞外周血
以肿瘤-睾丸抗原mRNA为特异性标记评价肝癌患者肝移植的预后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livertrans plantation ,OLT)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OLT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上述 3种基因的表达 ,并对 2 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HCC患者术前PBMC中MAGE 1、SSX1和CTp11基因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 0 0 % (14 / 35 )、37 1% (13/ 35 )和 31 4 % (11/ 35 ) ,6 0 0 % (2 1/ 35 )患者的PBMC中至少可以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表达。 16例术前PBMC中检测到上述基因表达者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率 (75 0 % )显著高于10例不表达这 3种基因者 (30 0 % ) (P =0 0 4 3) ;在术前及术后这 3种基因mRNA持续呈阳性或者由阴性转为阳性的 2 0例患者中 ,15例 (75 0 % )术后发生肿瘤复发 /转移 ,而 3种基因mRNA持续阴性或者由阳性转为阴性的 6例患者无 1例复发 /转移 (P =0 0 0 2 )。结论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 NA可以联合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用于检测HCC患者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并有助于选择OLT受体及判断预后。
彭吉润赵力牟东成朱继业黄磊王东李澍冷希圣
关键词:预后预后原位肝移植肿瘤-睾丸抗原
Heparanase-1和Syndecan-1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heparanase-1(HPR-1)和syndecan-1在孤立性大肝癌、结节性肝癌和小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30例肝细胞癌(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标本中的HPR-1和Syndecan-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PR-1mRNA在HCC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7);Syndecan-1在HCC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本研究显示HPR-1的高表达和Syndecan-1的低表达同有无包膜、静脉浸润密切相关,而同性别、细胞分化程度、肝硬化程度无关。将30例HCC分为孤立性大肝癌组,结节性肝癌组和小肝癌组分析发现:孤立性大肝癌组同结节性肝癌组HPR-1mRNA的表达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R-1基因和Syndecan-1基因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孤立性大肝癌较结节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生物学行为。
杨洁泉杨连粤彭吉祥王伟
关键词:肝细胞SYNDECAN-1基因表达
老年人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对肝癌肝切除术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与同期215例非老年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年龄对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7%,住院天数(29.9±4.3)d,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8.6%和(24.7±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和术中输血是决定术后并发症的3个独立的预测指标。老年组1、3、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2.5%、55.3%、49.1%,非老年组分别为63.9%、38.2%、27.7%,老年组的总存活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肝癌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的态度。
黄耿文杨连粤鲁伟群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预后
PTEN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通过检测肿瘤抑制基因产物PTEN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一种评估肝细胞癌(HCC)生物学特征的分子标记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组共43例(孤立性大肝癌、小肝癌及多结节肝癌组)HCC病例与6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HCC中的PTEN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程度高的HCC中PTEN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无静脉浸润者高于有静脉浸润者,Child A级者高于B级和C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TEN蛋白在大肝癌组表达高于多结节组,但大、小肝癌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TEN蛋白可作为检测肝癌生物学特征的一种分子标记。PTEN检测结果支持孤立性大肝癌较多结节肝癌具有更好的预后。
杨平洲杨连粤黄耿文刘合利
关键词:PTEN蛋白肝细胞癌生物学特征分子标记预后
应用MAGE-3抗原肽诱导肝癌患者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MAGE 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 A2表达情况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 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 3抗原肽 (FLWGPRALV)短暂孵育 ,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作为实验组 ,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 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 ,培养第 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 3和HLA 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 ,采用IFN γ细胞因子分泌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 ,加IL 2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 2 5例HCC患者中 9例HLA A2阳性表达 ;9例中 3例MAGE 3基因mRNA阳性表达 ,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 ,效应细胞为 1 0× 10 6/孔 ,2周后细胞增殖 4~ 6倍。分泌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 ,3例MAGE 3阳性患者平均为 2 2 0 % ,6例阴性患者为 0 5 %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MAGE 3抗原肽 。
王远彭吉润冷希圣牟东成朱继业杜如昱
关键词:肝癌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免疫疗法
肝细胞癌抗原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抗原 (HCA)基因mRNA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 4种HCA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46例HCC患者中 ,HCA90、HCA51 9、HCA52 0、HCA587基因mRNA阳性率分别是 65 2 %、76 1 %、45 7%和 32 6 % ;至少表达一种HCA者达 82 6 % ;而癌旁组织中仅HCA51 9基因有 6 5 %mRNA表达为阳性。 1 0例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 4种HCA基因均不表达。 4种HC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HBV和HC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在部分AFP正常的患者中存在HCA基因的表达。 结论 HCA基因在HCC中呈高比例、高特异性表达 。
王万祥冷希圣彭吉润牟东成王瑜朱继业杜如昱陈慰锋
关键词:肝细胞癌抗原癌组织肝硬化
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 4 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 ,应用PCR SSCP和DNA序列测定方法 ,对BRCA1基因全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  4 1例乳腺癌患者中 ,3例发生BRCA1疾病相关性突变 ,其中年龄 <35岁的患者 2例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 1例。结论 中国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突变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 ,而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突变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胡震吴炅陆劲松罗建民韩企夏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家族性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基因突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