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07-251)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吕繁栾荣生曾刚徐鹏陈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动人口
  • 6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预防
  • 2篇艾滋病预防控...
  • 1篇多部门协作
  • 1篇宣传教育
  • 1篇预防艾滋病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现状及影响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篇流动特征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综合...
  • 1篇居住流动性
  • 1篇获得性
  • 1篇获得性免疫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机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四川大学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湖南省疾病预...
  • 3篇东莞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作者

  • 6篇吕繁
  • 5篇曾刚
  • 5篇栾荣生
  • 4篇徐鹏
  • 3篇林鹏
  • 3篇刘伟
  • 3篇刘康迈
  • 3篇张巧利
  • 3篇陈曦
  • 2篇旷翠萍
  • 2篇冯铁建
  • 2篇鲁斌
  • 2篇刘磊
  • 2篇刘鹏
  • 1篇王文杰
  • 1篇孙梅
  • 1篇宁艳

传媒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相关部门147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结果多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局面初步形成,但与政策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干部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对职责履行不够;防治工作经费缺乏;工作人员数量和能力存在不足;宣传教育薄弱;工作督导和考核机制存在缺陷。结论加强防艾部门的领导和协调;统筹经费安排;整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网络和优势;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探索精神文化教育的作用等。
徐鹏陈曦林鹏栾荣生刘伟冯铁建张巧利曾刚刘康迈吕繁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
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流动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地"流动人口的相关流动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人员,七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城市流动率、行业流动率和单位流动率的中位数,分别为0.33个/年、0.29个/年、0.6个/年。不同人群城市流动率、行业流动率、单位流动率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城市流动率、行业流动率最高(P<0.05),临时雇佣劳动力的单位流动率最高(P<0.05)。行业流出率中,住宿餐饮从业人员流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流动频率较高;流动人口中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应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何成普吕繁栾荣生鲁斌曾刚钟培平旷翠萍罗英王超刘磊刘鹏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流动特征
不同类别流动人口接受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状况及健康需要调查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明确流动人口接受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情况,以及健康需要。方法采取两阶段分层抽样,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共抽取4 007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51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报刊和朋友;8.9%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免费安全套,26.5%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1.6%接受过完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有过高危行为者接受各项干预服务的比例高于无高危行为者;接触的政府部门主要是卫生、公安和计生;5.6%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24.3%的女性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出现过生殖道相关症状。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流动人口有健康需要,但对卫生服务利用的意识不足,需要提高。
徐鹏林鹏陈曦栾荣生刘伟冯铁建张巧利曾刚刘康迈吕繁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
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9%,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64,P<0.001);80.0%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歧视态度;8.6%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其影响因素有艾滋病知识得分(OR=1.60,95%CI:1.10~2.30)、月收入(OR=0.31,95%CI:0.12~0.85),是否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89,95%CI:1.16~7.16),最近1年51.7%的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歧视态度普遍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鲁斌吕繁栾荣生何成普曾刚钟培平旷翠萍罗英王超刘磊刘鹏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居住流动性
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状况分析被引量:29
2009年
随着流动人口中HIV感染者人数的增加,流动人口已成为中国艾滋病防制的重点人群。本研究采取两阶段分层抽样,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共抽取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51人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部门的147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接受宣传教育和干预服务、发生高危行为和性病相关症状情况,明确了流动人口与相关部门接触的情况,总结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政策建议。
徐鹏王文杰陈曦栾荣生刘伟林鹏张巧利曾刚刘康迈吕繁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的PRECEDE模式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增加,流动人口已经成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运用PRECEDE模式,利用相关研究,从流行病学、行为、社会和环境、教育、管理和政策等方面分析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制工作状况,并分析了我国社区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社区相关部门和团体的协调合作。
宁艳徐鹏孙梅吕繁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