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654)

作品数:16 被引量:323H指数:9
相关作者:刘万学万方浩李会娜于文清蒋智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紫茎泽兰
  • 12篇入侵
  • 11篇植物
  • 10篇土壤
  • 8篇外来植物
  • 4篇入侵植物
  • 4篇微生物
  • 3篇植物入侵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豚草
  • 3篇外来植物入侵
  • 3篇化感
  • 3篇化感作用
  • 2篇植物生长
  • 2篇入侵机制
  • 2篇生物入侵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真菌
  • 2篇群落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塔里木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万方浩
  • 16篇刘万学
  • 7篇李会娜
  • 3篇于文清
  • 2篇任玉晶
  • 2篇万欢欢
  • 2篇张利莉
  • 2篇蒋智林
  • 2篇曹远银
  • 2篇芦晓飞
  • 2篇戴莲
  • 1篇严琦
  • 1篇李保平
  • 1篇刘文志
  • 1篇杨国庆
  • 1篇牛红榜
  • 1篇李立青
  • 1篇张明生
  • 1篇王文琪
  • 1篇强胜

传媒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Scienc...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第三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真菌差异影响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生长及互作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本地植物土壤与豚草入侵地土壤中真菌对外来植物豚草和2种本地植物生长及对豚草与本地植物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地植物土壤中,杀真菌剂处理下,豚草单独种植、与本地植物狗尾草混合种植或与紫花苜蓿混合种植时,其生物量分别比未采用杀真菌剂处理高46.7%、39.1%和90.5%,但杀真菌剂对狗尾草及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却没有显著影响;在豚草入侵地土壤中,与未采用杀真菌剂的处理相比,杀真菌剂处理使单独种植的豚草的生物量降低了44.3%,同时杀真菌剂也降低了本地植物狗尾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但杀真菌剂的施用对与狗尾草或紫花苜蓿混合种植的豚草的生物量却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比较了本地植物土壤和豚草入侵土壤中真菌对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结果显示,在本地植物土壤中,真菌对豚草生长呈现负反馈,但在豚草入侵地土壤中,真菌对单独种植的豚草表现出正反馈,而且与本地植物土壤比较,土壤真菌对与本地植物混合种植的豚草的负反馈作用明显变小了。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豚草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证据。
于文清张利莉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豚草外来植物土壤真菌
紫茎泽兰叶片凋落物对入侵地4种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被引量:68
2011年
为了明确紫茎泽兰叶片凋落物对入侵地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叶片凋落物水提液对入侵地草本植物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辣子草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培试验研究了叶片凋落物在入侵地土壤中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除多年生黑麦草外,水提液对其他3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均产生了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水提液的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低浓度水提液对紫花苜蓿和辣子草的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化感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水提液对除多年生黑麦草外的其他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存在显著化感抑制作用,水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土壤中按照50g·kg-1的比例添加叶片凋落物后,显著抑制了白三叶的生长,而添加活性炭后,白三叶的单株生物量相对于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增加71.25%,进一步证实叶片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化感抑制作用。这说明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可能通过其叶片凋落物在入侵地土壤中降解,释放化感物质,抑制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为自身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实现其成功入侵和扩张。
万欢欢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伴生植物草本植物外来植物入侵
入侵植物豚草与本地植物马唐对土壤肥力与酶活性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1
2009年
通过同质园试验比较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豚草与本地植物马唐对土壤肥力及3大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本地植物及空白对照相比,豚草显著提高了入侵地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特别是有效钾含量是空白对照区和本地植物马唐区的3.6倍和1.3倍。与空白对照区和本地植物马唐种植区相比,豚草种植区的土壤酶活性亦显著提高。外来入侵植物豚草在入侵地形成新的关系过程中,比本地植物马唐能更快地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从而实现较短时间内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形成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来帮助其竞争入侵。
李会娜刘万学万方浩曹远银
关键词:外来植物豚草马唐土壤肥力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的入侵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84
2011年
为了解析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入侵扩张机制和控制策略,从其种群形成与扩张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分化特性、对本地植物的竞争替代和可持续控制技术基础3个方面进行了集中研究.对紫茎泽兰的主要研究进展为:(1)入侵中国的紫茎泽兰在核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群,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隔离是导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地理距离和海拔是影响种群间基因交流的重要因素;(2)不同地理种群的紫茎泽兰在自然形态结构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可塑性,其耐旱、耐高温和/或耐低温能力也呈现出明显差异;(3)紫茎泽兰热激蛋白在调节低温胁迫应答和表型变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从而拓宽了紫茎泽兰对不同温度幅度生境的适应能力;(4)化感作用是紫茎泽兰种群竞争扩张的一个重要成因,分离鉴定出3种主效化感物质;(5)证实了紫茎泽兰可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从而形成"自我促进式"的入侵机制;(6)采用植物替代控制和增加植被多样性的生态修复方法,可防止紫茎泽兰的再次入侵,紫茎泽兰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紫茎泽兰入侵后的适应性、种内种间的互作与竞争关系及群落的抵御功能,对其他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万方浩刘万学郭建英强胜李保平王进军杨国庆牛红榜桂富荣黄文坤蒋智林王文琪
关键词:紫茎泽兰入侵机制生态适应化感作用
紫茎泽兰和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旱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为比较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对土壤微生态影响的差异,探索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本研究通过同质园试验,比较分析了2种入侵菊科植物(紫茎泽兰、黄顶菊)和2种本地植物(马唐、猪毛菜)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通过盆栽反馈试验验证入侵植物改变后的土壤微生物对本地植物旱稻生长的反馈作用。同质园试验结果表明:2种入侵植物和2种本地植物分别对土壤微生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尤其是紫茎泽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紫茎泽兰根际土壤中有效氮含量为39.80 mg.kg-1,有效磷含量为48.52 mg.kg-1。磷脂脂肪酸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种入侵植物与2种本地植物相比,较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而紫茎泽兰比其他3种植物显著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盆栽结果表明:黄顶菊生长过的土壤灭菌后比灭菌前旱稻株高增加113%,紫茎泽兰也使旱稻的株高增加17%。由以上结果可知,紫茎泽兰和黄顶菊可能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的微环境,形成利于其自身生长扩散的微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其成功入侵。
李会娜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黄顶菊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根际土壤有益功能细菌群、酶活性和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4
2012年
通过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阶段下的实地采样,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和土壤酶活性以及肥力的影响。发现除了全磷、全钾以外,重度入侵土壤的功能菌数量、酶活性、土壤肥力都要显著高于其它土壤区系。根际土中有机磷细菌差异最显著,其重度入侵土中的含量是轻度入侵土中含量的3.0倍,是当地植物土中含量的1.8倍,是空白地区含量的22.2倍。同时,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与土壤肥力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自生固氮菌与全氮相关性最明显,为0.922。外来植物对入侵地的影响是其入侵力和生态系统可入侵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功能菌种群和土壤酶活,从而使土壤肥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可能促进其养分转化吸收,提高种群竞争力。本文为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戴莲李会娜蒋智林万方浩刘万学
关键词:生物入侵紫茎泽兰有益微生物菌群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增强了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对本地植物种的竞争力(英文)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种群建立、生长及其营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入侵进程也可能与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相关。【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从紫茎泽兰入侵的土壤(IS)和本地植物生长的土壤(NS)中获得的微生物群落对外来杂草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生长及其互作的影响。【结果】接种来自IS接种剂的紫茎泽兰,特别是与黄花苜蓿或狗尾草共同种植时,较接种NS接种剂具有更高的丛枝菌根侵染率。来自IS的接种剂促进了与本地植物狗尾草共同栽培的紫茎泽兰的生长,但这一本地植物种的生长却未受影响。接种IS接种剂的紫茎泽兰抑制了与其临近种植的2种本地植物的生长,而接种NS接种剂时,未受此影响。接种IS接种剂时,所有种植组合中的紫茎泽兰对接种剂均呈正响应;而接种NS接种剂时,单独种植或与黄花苜蓿共同种植的紫茎泽兰对接种剂呈负响应。【结论与意义】存在于紫茎泽兰根周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在内的土壤微生物,增强了这一入侵杂草与本地植物种的竞争力,这可能是外来植物入侵的一个重要机理。
于文清万方浩何新华刘文志刘万学张利莉
关键词:紫茎泽兰土壤微生物外来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生长和对本地植物竞争效应被引量:18
2016年
外来植物与入侵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的互作和反馈已被认为是许多入侵植物的重要入侵机制之一。为进一步探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竞争替代本地植物过程中AMF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林下和林地边缘两类生境中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AMF侵染率和AMF含量,结果表明,2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的菌根侵染率和AMF含量均显著高于本地植物,且菌根侵染率与A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接种AMF显著促进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且对硝态氮和有效磷的吸收能力优于本地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同时降低了竞争中本地植物香茶菜的菌根依赖性,提高了紫茎泽兰对香茶菜的竞争优势度。本研究进一步证实AMF有利于促进紫茎泽兰的竞争性扩张。
李立青张明生梁作盼肖博万方浩刘万学
关键词:入侵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种间竞争正反馈
紫茎泽兰通过富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促进其成功入侵
土壤功能微生物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力和生态系统可入侵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以入侵我国西南并已经产生了巨大危害的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为对象,在国内外外来植物入...
任玉晶芦晓飞万方浩刘万学
关键词:紫茎泽兰自生固氮菌入侵机制固氮酶活性T-RFLP技术
文献传递
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的土壤及其提取物对旱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下的土壤及其提取物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地土壤及土壤提取物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越重,土壤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抑制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重度入侵地土>中度入侵地土>轻度入侵地土>当地植物土,紫茎泽兰入侵地的土壤提取物也呈现类似的规律。推测紫茎泽兰产生的化感物质随着入侵程度加深,而在土壤中逐步积累,对本地植物生长产生了不利作用。
严琦刘万学李会娜万方浩
关键词:紫茎泽兰土壤旱稻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