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206012)

作品数:3 被引量:13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涛王涛孙秀宝任玉玉任国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降水
  • 1篇雨季
  • 1篇雨期
  • 1篇日数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天气气候
  • 1篇天气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学
  • 1篇气候学特征
  • 1篇强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降水强度
  • 1篇降水日数
  • 1篇暴雨

机构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区域气象...

作者

  • 2篇柳艳菊
  • 2篇陈峪
  • 2篇任国玉
  • 2篇任玉玉
  • 2篇孙秀宝
  • 2篇王涛
  • 2篇王涛
  • 1篇周晓宇
  • 1篇李倩
  • 1篇崔妍
  • 1篇赵春雨
  • 1篇敖雪
  • 1篇刘鸣彦
  • 1篇王涛

传媒

  • 2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I.气候学特征被引量:59
2015年
为系统了解大尺度降水气候特征,利用2 300多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1956—2013年多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主要新认识有:1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最高的站点在华南沿海,而小雨量、小雨日数最多的站点主要在江南内陆山区、丘陵;东部季风区山地、丘陵多出现低强度降水,平原和沿海易出现高强度降水;2四季降水量均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南方秋季降水量明显小于春季,但华西和江南沿海秋季降水量较多,冬季降水在东南丘陵出现高值中心;3珠江和东南诸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存在2个峰值,其中珠江流域有6月主峰值和8月次峰值,东南诸河流域主峰在6月中下旬,次峰在8月末,长江流域总体表现为单峰型,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初,西南诸河流域和北方所有流域降水均表现为夏季单峰型;4南方各大河流域从2月末到6月中下旬陆续进入雨季,北方各大河流域进入雨季时间集中在6月末、7月初;南、北方雨季结束时间比雨季开始时间集中,从南到北进入雨季时间持续120 d以上,而从北到南退出雨季时间则仅持续不到45 d;5丰雨期的持续时间,珠江流域从5月初到9月上旬后期,东南诸河从5月上旬到7月上旬,8月末到9月初再度短暂出现,长江流域从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西南诸河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淮河流域从7月上旬至7月底、8月初,辽河流域在8月初出现极短丰雨期;6降水年际变异性最高的站点在青藏高原西南、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华北平原北部和汾河谷地,海河流域年降水具有最大的变异系数。
任国玉战云健任玉玉陈峪王涛王涛柳艳菊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雨季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Ⅱ.现代变化趋势被引量:78
2015年
为改进、完善对中国现代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理解,利用2 300个国家级气象站网观测资料,更新分析了全国1956—2013年基本降水指标的趋势变化特征。主要结果:1全国平均年和季节降水量、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未表现出显著趋势变化,但秋、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别表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和上升;2年和夏季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东北中南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长江下游、青藏高原和西北等地区年降水增加较明显;3降水趋势变化的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北方降水减少范围有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向东北和西南扩散趋向,东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增加范围变小,总体看东部降水减少和增加的区域均在萎缩,"南涝北旱"现象趋向缓解;4全国年平均暴雨量、日数呈现出较显著的增加,但暴雨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暴雨量和日数增加主要发生在珠江和东南诸河流域,而海河和西南诸河流域暴雨量、日数和强度呈较明显减少趋势;5东部季风区1日、连续3日和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1日最大降水量增加最明显,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增加最弱,极端强降水事件持续时间呈现出短历时性倾向。
任国玉任玉玉战云健孙秀宝柳艳菊陈峪王涛
关键词:降水强降水暴雨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近50年来霾天气气候特征被引量:15
2016年
利用东北地区19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1961~2013年观测资料,对东北地区霾日及不同等级霾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霾日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辽宁中部和黑龙江中北部霾日相对较多,年平均霾日超过50d,吉林西部地区霾日最少,年平均霾日不超过2d,不同等级的霾日日数空间分布与总霾日日数基本一致;东北地区霾日主要集中在冬季,占全年霾日57.9%,秋季次之,春季最少;1961~2103年东北地区平均霾日呈显著增加趋势(2.9d/10a),其中1981~2000年时段增加最为显著,轻微霾日、轻度霾日、中度霾日和重度霾日均呈增加趋势,但轻度霾日、中度霾日和重度霾日21世纪以来较80年代略有减少.
崔妍赵春雨周晓宇敖雪王涛李倩刘鸣彦马凡舒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