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2-12)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8H指数:7
- 相关作者:周志军刘义坤薛江龙黄泽明王凤娇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肇州油田直井—水平井联合开发区块合理注水强度被引量:3
- 2015年
- 大庆长垣东部三肇凹陷肇州油田直井—水平井联合开发区已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期,为实现精细注水调整需要进行合理注水强度研究。依据数值模拟计算出的开发指标,建立了9类连通关系下4种注水强度的综合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采油速度与综合含水率关系曲线。通过设定水平井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界限,可以从2类曲线组中求取水平井的合理注水强度范围。水平井合理注水强度与连通情况关系较大:"薄注厚采"合理注水强度为3.8~18.0 m^3/m;"注采相当"合理注水强度在3.8 m^3/m以上;"厚注薄采"无法满足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界限要求,需措施改造。将此方法应用于肇5区块的注水调整,有效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 郭军涛
-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
- 薄差层极限注采井距求解新方法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薄差层注采井距不合理与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利用面积波及效率公式计算薄差层二次加密井网2套开发层系面积波及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注采压差下极限注采井距;利用有效动用系数计算极限注采井距。对比2种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证明利用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对极限注采井距求解的正确性,该结果可用于调整薄差层注采井距,改善薄差层开采效果。
- 刘义坤唐慧敏梁爽王永平汪金明
- 关键词:薄差储层极限注采井距大庆油田
- 抽油机井便携式载荷位移测试技术被引量:3
- 2015年
- 传统抽油机井的载荷位移测试过程繁琐、存在安全隐患,固定载荷传感器标校困难、测试精度低。采用便携式载荷位移测试技术,通过采集光杆上、下抽汲运动中横向变化量及加速度,可测得光杆载荷位移数值,并给出示功图。测试时只需将传感器安装在光杆上,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即可快捷在线精准测量。329台、180万井次实际应用表明:测试结果满足精度要求,操作安全简便,示功图能真实反映抽油机井生产工况。
- 刘纪彬
- 关键词:抽油机井载荷
- 裂缝分形程度量化分析及压裂加砂规模优化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传统的单一平面对称双翼裂缝设计方法,实际裂缝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裂缝分形程度量化分析及压裂加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通过对油田以往压裂监测结果分析,在分支缝产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岩石裂缝开启室内模拟实验,考虑折损比后重新优化加砂量规模,建立新模型。实验结果证明了分支缝的存在是由于最大及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小引起的;现场试验采用新模型后,压裂裂缝符合率由20. 6%提高到82. 1%,取得了良好的压裂效果。裂缝分形程度量化分析及压裂加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与成功应用,能够提高中—高含水率油田压裂效果。
- 贾世华曹阳畅卫刚刘明
- 关键词:压裂压裂规模
- 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2
- 2015年
- 吉林油田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动态分析时影响水驱油井变化的静态因素、生产因素、动态因素多,为了准确判断引起油井变化的原因,选取了影响油井变化的静动态评价指标,运用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综合确定了水驱油井变化静动态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渗流阻力综合系数、孔隙度和沉积连通类型影响系数是油井变化的静态评价指标,产液、产油、含水率、流压是油井变化的动态评价指标,沉积连通类型影响系数和产油量这两项指标分别是油井变化评价指标中的主要指标。
- 孙娜
-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层次分析
- 高注水倍数非均质岩心驱油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经历了3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针对该区块地层特点,利用人造非均质岩心研究注水倍数、注入速度与非均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注入水倍数下,虽然含水率很高,但累计产油量仍然比较有经济价值;渗透率级差对低渗透层的采收率影响比较大;提高注入水倍数与注入速度,室内实验极限采收率增加;现场注入速度在0.8~1.2mL/min。
- 闫文华焦龙
- 关键词:采收率
- 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指标变化规律被引量:4
- 2015年
- 二类油层与一类油层地质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聚合物驱动态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研究二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基于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和聚合物驱开采的特点,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大庆喇嘛甸油田3个二类油层注聚合物区块的动态开发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压力与累计注聚孔隙体积倍数呈对数关系;注采压差与注入压力呈线性关系;含水率与累计注聚孔隙体积倍数呈多项式关系;在开采一定时间后,累计产液量的对数与累计产油量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经过现场实际数据验证,各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能满足生产需要,均可实现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的有效预测。
- 周志军张国芳陈建康王福平
- 关键词:二类油层聚合物驱
- 压裂后增油量预测模型被引量:9
- 2013年
- 为提高压裂成功率、提高压裂有效井的比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出了压前含水率、压前产油量、生产压差、孔隙度、渗透率、小层有效厚度、加砂量7个影响压裂增油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油井压裂后的增油量。经实际压裂效果验证,该网络模型对压裂增油量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比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更可准确、实7用。该研究为现场压裂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周志军薛江龙李慧敏黄泽明
- 关键词: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神经网络增油量
- 双河油田注水倍数和驱替倍数对采出程度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和油藏工程技术,提出注水倍数和驱替倍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分析注水倍数和驱替倍数对井组不同位置采出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注水初期,单元采出程度上升很快,当注水倍数达到0.5倍孔隙体积时,单元采出程度上升开始趋缓。井组的不同检测点呈现不同的规律:主对角线上离注水井越近,单元采出程度越高;中垂线和生产井等距点上越接近主对角线,单元采出程度越高;注水井等距检测点上单元采出程度变化基本相同。油层驱替倍数越高,采出程度越高,水驱开发效果越好,当驱替倍数小于20倍时,单元采出程度上升较快,驱替倍数超过20倍时,上升趋势变缓。根据以上结论,当水驱过程中注水倍数较小时,可继续提高注水倍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当注水倍数较大、驱替倍数较小时,可通过改变液流方向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 张士奇周志军张小静王达
- 关键词:数值模拟采出程度
- 裂缝性油藏线性流地层压力计算方法被引量:7
- 2015年
- 针对注水开发裂缝性油藏压力恢复资料存在线性流特征的地层压力计算问题,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立考虑注水强度影响的裂缝性油藏线性流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给出考虑注采比影响的裂缝性油藏线性流平均地层压力和边界压力的确定方法。实例计算对比表明,对线性流特征的裂缝性油藏地层压力计算时,应考虑注采比的影响,以正确评价地层压力。该研究可为油田制订合理的开发政策提供依据。
- 曲皓
-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线性流注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