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70009)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曹守亮赵永春张越邓京力曹小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史学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资本主义萌芽
  • 2篇唯物
  • 2篇唯物史观
  • 2篇历史理论
  • 2篇马克思主义史...
  • 1篇新中国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讨论
  • 1篇学术意义
  • 1篇研究述论
  • 1篇中国古代史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社会
  • 1篇史观
  • 1篇史家
  • 1篇史评
  • 1篇史学遗产
  • 1篇枢机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曹守亮
  • 2篇张越
  • 2篇赵永春
  • 1篇曹小文
  • 1篇邓京力

传媒

  • 4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史学史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949-1966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史学遗产观被引量:1
2011年
对待史学遗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七年史学"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成就。"十七年史学"中关于史学遗产的认识,远不是简单否定和粗暴抛弃,而是秉持着一种系统全面、辩证开放的史学遗产观。这在历史观、治史旨趣、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反映。当然,对这一时期史学遗产的研究要想得出正确的认识,还需要避免阶级斗争泛化的思维惯性。
曹守亮
关键词:唯物史观史学遗产
“风”:刘咸炘历史理论的枢机被引量:7
2012年
刘咸炘指出,"风"是贯穿历史进程始终、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它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又是《易》所展演的规律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形态。刘咸炘对"风"与历史嬗递和历史兴亡关系的阐发,意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文化道路。刘咸炘的"风"论与中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时风"、"气运"研究一脉相承,受到了中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出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倾向。
曹小文曹守亮
关键词:刘咸炘
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今年,全党、全国人民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五四"时期李大钊等先驱人物撰著一批宏文以来,正好也经历了九十年,她的成长、壮大、发展、繁荣,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息息相关。九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人,始终以"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作为自己矢志追求的学术品格,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作为恪守不渝的研究指南,把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作为治史方法的根本准则,将素称发达的中国历史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予以有力的推动。在新中国前十七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曾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然而,"疾风知劲草",一批忠诚、正直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勇敢地挺身而出,抵制了教条主义的恶劣学风,捍卫了历史学的尊严和科学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砸碎精神枷锁,冲破禁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勇于创新,迎来了学术园地百花盛开的大好局面。九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和经验,尤其集中体现于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并且对研究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以往理论的创造、方法、道路、价值等,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和发展新世纪的史学,都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李根蟠教授等学者,分别撰写《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与路径的思考——读毛泽东"古今中外法"札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理论创造的风格》、《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等文章,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创新见解,以飨读者。
张越
关键词:学术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
探索中国当代史学的位置和发展趋势——瞿林东著《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读后
2013年
瞿林东著《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书探讨了一个事关历史学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史学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该书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认识,总结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道路,阐述了21世纪中国历史学主流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体现中国当代史学的民族特征和世界特色等内容。它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当代史学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史学理论的自我认识,是对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标志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自觉意识和深沉的入世品格。
曹守亮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中国古代史领域重要理论问题研究述论
2011年
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基于新的历史观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宏观考察和理论概括,这样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方面反应得最为明显。20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汇聚点,也是深入认识中国历史的关键所在;以进化史观、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史所阐发的理论问题,在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树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在已有的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各种观点的学术来源及背景、其表述方式和系统、基本宗旨和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实事求是地总结成就和教训。为此,本期刊发这组专题讨论文章,希望能够阐明历史学研究中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意义、阐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促进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建设。
张越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历史理论进化史观唯物史观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理论基础辨析被引量:1
2011年
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基于新的历史观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宏观考察和理论概括,这样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方面反应得最为明显。20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汇聚点,也是深入认识中国历史的关键所在;以进化史观、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史所阐发的理论问题,在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树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在已有的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各种观点的学术来源及背景、其表述方式和系统、基本宗旨和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实事求是地总结成就和教训。为此,本期刊发这组专题讨论文章,希望能够阐明历史学研究中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意义、阐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促进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建设。
曹守亮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提问方式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与反思被引量:7
2011年
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基于新的历史观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宏观考察和理论概括,这样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方面反应得最为明显。20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汇聚点,也是深入认识中国历史的关键所在;以进化史观、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史所阐发的理论问题,在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树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在已有的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各种观点的学术来源及背景、其表述方式和系统、基本宗旨和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实事求是地总结成就和教训。为此,本期刊发这组专题讨论文章,希望能够阐明历史学研究中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意义、阐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促进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建设。
邓京力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评价
关于民族关系主流问题的学术讨论被引量:1
2011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在有关民族关系主流问题的讨论中,主要提出了"友好合作"或"互相打仗"是民族关系主流的两种不同的观点。1981年,白寿彝和翁独健等人提出"各民族共同推动历史前进"是民族关系主流的新观点以后,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者们对民族关系"主流"的概念理解不同所致。笔者认为,如果按照民族关系主要包括战争与和平两大方面来分辨主流和非主流的话,"和平相处"无疑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赵永春
关键词:民族和平相处
关于中国古代华夷关系演变规律的理性思考——华夷关系的历史定位、演变轨迹与文化选择被引量:5
2012年
"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朝的文化建设,都不仅仅是一元化的"汉文化"继承和选择,而是对前朝及同时并立的各民族王朝的多元文化作出重新选择、吸收和整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种有别于以前的"汉文化"、同时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三文化"的新质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选择、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吸收和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永春
关键词:汉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