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Y021)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密邓向荣刘璇张冬冬高顷钰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共性技术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汽车
  • 1篇电动汽车产业
  • 1篇优先度
  • 1篇直辖市
  • 1篇市场化
  • 1篇收入不平等
  • 1篇汽车
  • 1篇汽车产业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威尔逊模型
  • 1篇金融
  • 1篇金融视角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地理学
  • 1篇经济体
  • 1篇经济体制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篇周密
  • 3篇邓向荣
  • 2篇刘璇
  • 1篇高顷钰
  • 1篇丁明磊
  • 1篇卜振兴
  • 1篇张冬冬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改革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科技与经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探析——以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评估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系统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共性技术的定义确定评估要素,依据各要素设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估结果引入"研发优先度-成熟度"二维矩阵分析,确定共性技术优先研发区间及对应的研发组织模式,提出政府对共性技术的分层供给思路。选择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探寻该领域需优先研发的共性技术区间及相应的分层供给模式,验证本评估指标及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邓向荣张冬冬高顷钰
关键词:共性技术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存在着"两条道路"之争:由专有技术创新推动共性技术创新所形成的自下而上创新道路和通过共性技术创新引领专有技术创新形成的自上而下创新道路。选择何种道路是确保我国产业实现系统性升级的重要命题。基于层次结构的合作博弈分析显示,通过突破共性技术的研发困境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是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根本路径。
周密邓向荣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共性技术
财政金融视角下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差距多年来位于警戒线水平以上,收入差距问题较为突出。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近年来出现缩小趋势,但是不平等程度依然很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财政金融视角对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刚性兑付、价格管制、税收结构和公共财政支出等。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为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加深了对于不平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研究结论对于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卜振兴刘晨妍
关键词:财政金融收入不平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技术空间扩散效应的测度与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作为一个非均质后发大国,基于区域视角的技术空间扩散是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以技术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变化考察空间扩散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的技术空间扩散强度大且扩散效应显著。北京对津冀的技术空间扩散效应较弱,且区域扩散强度难以持续。同时创新中心城市对外技术扩散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中心城市内部的空间扩散要大于中心城市对外的空间扩散。而超出一定范围,先进地区之间的中心交互式扩散很强,先进地区对周边落后地区的邻域式扩散弱化。
周密刘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际技术扩散的内在机理研究——基于创新极的跨期模型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作为非均质后发大国,需要在国际技术扩散基础上,同步建立以区际技术扩散为主的内向型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创新极的区际扩散跨期模型显示,影响区际技术扩散的地缘因素与非地缘因素应被差别对待。空间距离对区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后,当综合考虑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时,区际技术扩散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由技术发展速率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承接能力是决定区际技术扩散强弱的主要因素。
周密
技术空间扩散范围测度研究——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被引量:19
2010年
针对以往技术空间扩散测度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利用威尔逊模型对我国四大直辖市技术空间扩散范围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在科研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下,R&D投入强度是影响最终技术空间扩散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另外,技术空间扩散过程的耗散性使得我国西部地区缺少有效的技术辐射,技术进步缓慢从而诱发"技术落后陷阱"的出现,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璇邓向荣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威尔逊模型
产业链低端探源与技术逆向行走困境的摆脱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赶超战略下,技术的内在层次特性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形成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逆的技术行走路径。这一路径使我国企业长期陷入核心模块外购,进而共性技术高度对外依存的恶性累积循环之中,也是我国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困境的重点在于促进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然而内生性互惠社会价值观弱化、信任环境缺失和协调主体失效使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往往难以实现,因此需要从这三方面出发,寻找解决技术逆向行走困境的方案。
周密丁明磊
关键词:共性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