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130077)
- 作品数:20 被引量:120H指数:6
- 相关作者:曹永国刘江岳孙圆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教师专业发展亟需返璞归真被引量:4
- 2017年
- 教师专业发展当前已出现诸多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的繁琐与脱离实际,祛人性化的急功近利,以及支离破碎的壁垒化发展等。减少这些异化现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返璞归真。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回到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教师性"上。为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四个方面着力:思忖教师存在之意义,追寻伟大教师之品性,完善教师之教育理念与发展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 曹永国范太峰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异化本真性生存论
- Pedagogue的意涵与教师存在的沉沦被引量:2
- 2018年
- Pedagogue表达了作为一个教育引路人的原初的教师形象。这个形象包含丰富的意涵:教师作为一个合乎智慧的引导者,一个迷恋儿童成长的人,一个替代父母者,一个孩子忠实支持者,一个人文教化者等。这个教师以自身之品质——爱、理解、关心和德行与学生建立强烈的亲密关系,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审视自己的行为,支持、信任和帮助学生走向理性独立和德行完善。Pedagogue的失落揭示了教师存在状态的异化:行为方式的规则化、行为内容的惯例化、行为目标的任务化以及自我发展的数据化。复魅pedagogue,恢弘教师存在的"教师性",意味着关注教育内在性的因素和教师的品格与信念,以符合教育和教师之本性的方式去影响学生。
- 曹永国
- 关键词:教师异化本真性
- 从实践主义到实践理性——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一个现代取向被引量:27
- 2014年
- 当代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旨在促使教师重视、关注与回归教育实践的同时,却推动、固化了一种实践主义的独断论。这种实践主义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实践暴力、实践的至上性与优先性、方法主义的崇拜,以及实践主义的思维方式。为了更好地实践,教师需要发展一种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是教师正确思考教育实践的方式,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品性。实践理性的意义在于教师需要完整地审视教育实践,让追求自我卓越成为一种习惯,对自我专业发展进行重审与重塑。
- 曹永国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 教育哲学之学科认同危机及自我启蒙被引量:9
- 2018年
- 教育哲学学科的认同危机表现为:学科属性不明导致独立性遭质疑;学科功能分歧招致认同分裂与学术社群割裂;学科制度与文化未竟生成认同隐忧。梳理教育哲学学科发展历史诸面相,学科认同危机有其历史逻辑根源,实为学科发展中的诸种两难困惑与冲突。面对社会文化和教育世界的时代变革,教育哲学学科的自我启蒙应建基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之上,在多种复杂关系中寻绎自身的独特性。
- 曹永国
- 关键词:教育哲学学科学科重建
- 论教师发展的本真性追求被引量:1
- 2018年
- 教师发展需要回归教师之本真性,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使教师配得上成为一个教师。本真性是教师独特的真实性,是教师成为教师的一种共通性与内在性品性,是教师理性反思认同的类属性典范特质。思索教师之本真性要求超越工程主义、工具主义和技能崇拜的思维方式,探源教师的本源性形象,思忖教育实践之特质。构建本真性追求的路径,教师需要养成一种"教师性"的自识,坚守德性优先之原则,反思教师之反思,以及彰显教师存在之意义。
- 曹永国
- 关键词:教师发展本真性现象学自我认同
-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内涵及其困境——批判教育学教师理念的批判被引量:2
- 2014年
- 批判教育学将学校视为民主的公共领域,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此来构建民主社会。教师在这里作为知识分子而存在,然而,教师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现实困厄,却迫使这一观点亟需重新被考量。教师需要思考为谁而抗争,而批判教育学的政治化倾向可能削弱这一思考;两种角色的"跨界"则会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批判与建设之间理性的失衡会把这种"教育的理想"转化为"教育虚无主义"。教师何为?仍是一项未尽的思想任务。
- 孙圆曹永国
- 关键词:教师批判教育学
- 反思性超越:教师自我认同发展的现代性意蕴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关系和思想状态,现代性使教师自我认同成为教师实践的重要问题。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教师实践存在着技术化认同的泛滥、主体性认同的混淆、自我存在意义的消逝以及信任的危机。为了发展一种良好的教师自我认同,反思性的超越要求教师有一种更为全面的发展。这种自我认同的意义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再技能化和再认知化,将教育的意义与自我存在的价值统合起来。
- 余金峰曹永国
- 关键词:教师发展自我认同
-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被引量:15
- 2014年
-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 曹永国
- 关键词:前提性反思通识教育
- 教育哲学始源性意蕴刍议
- 2015年
- 教育哲学之始源性意蕴在于通过生活、教育和读书的理解与实践来促成个人自身的转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教育哲学关涉一个人如何追求好生活的沉思与实践,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人性的提升。作为一种审视教育的方式,教育哲学寻求批判、完整和生活的视界,以培养个人谨慎与谦卑的品性。作为一种读书方式,教育哲学反对毫无理论沉思的实践主义的崇拜,要求带着生活的热情和求知的态度去努力读书,以提升自我对教育和好生活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敏感性。
- 曹永国
- 关键词:教育哲学本体论品性
- 确定性的寻求及其超越——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的再审思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实现从确定性的寻求到生存安全性寻求的转变,《确定性的寻求》旨在达至对哲学的改造。这种改造之根基和重要途径即为经验的重建,即重新建立一种自然主义的、多层级的、复杂性的经验概念。《确定性的寻求》消解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元对立、抽象主义,解构了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取向,促使一种探究性认识论的生成。它推动了个人自由和批判精神,然而它同样瓦解了个人对超越性存在的热情和追求,导致价值的相对主义。显然,在信息泛滥和价值虚无的时代,《确定性的寻求》既有其重要的意义,但又需要超越。教育必须关注追求探究性与超越性精神的统一。
- 王绪堂曹永国
- 关键词: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