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52)

作品数:15 被引量:106H指数:7
相关作者:史秀菊吕佳陈纪昌范慧琴聂甘霖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方言
  • 7篇晋语
  • 6篇代词
  • 6篇山西方言
  • 3篇人称代词
  • 3篇助词
  • 3篇官话
  • 2篇疑问代词
  • 2篇疑问句
  • 2篇语法化
  • 2篇语区
  • 2篇诗句
  • 2篇事态助词
  • 2篇死去
  • 2篇特指疑问句
  • 2篇问句
  • 2篇西晋
  • 2篇法化
  • 1篇动词
  • 1篇多样性

机构

  • 9篇山西大学
  • 7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5篇史秀菊
  • 1篇聂甘霖
  • 1篇范慧琴
  • 1篇陈纪昌
  • 1篇吕佳

传媒

  • 4篇太原师范学院...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语文研究
  • 1篇方言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语言科学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学周刊(上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语盂县方言指示代词四分现象的考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盂县方言指代方位/处所、人/物、时间的指示代词是四分的,即"近指,较远指,更远指,最远指",指代方式、性状的是三分的。盂县方言指示代词首先是由"这、兀"和"这、那"两套系统叠置成的三分系统,第四指应是在三分系统形成之后,系统内部不同方音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的叠置,这种叠置最早出现在指代方位/处所的指代词中,后来又向指代人/物和时间的指代词类推,从而形成了如今复杂的指示代词系统。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指示代词
山西河津方言“子”尾的语音特点被引量:6
2010年
河津方言"子"尾有三个层次的读音:第一种是老派读音,即按照前一音节韵母是否具有鼻音色彩把"子"尾分别读为[tei0]与[nei0],这是一种连读音变现象,至今仍是当地方言的强势读音;第二种是中年妇女把[tei0]、[nei0]合流为[nei0]的读音,这应是一种弱化现象;第三种是青少年人群把[nei0]又读为[lei0],由[nei0]到[lei0]应是进一步的弱化。[tei0]→[nei0]→[lei0]这样连续的弱化链在同一方言共时平面上共现比较少见,它的进一步弱化应该就是周边方言的"子变韵"。
史秀菊
关键词:山西方言
晋南解州片方言表趋向和事态意义的“去”被引量:7
2007年
晋南解州片方言"去"既可以作动词述语,也可以用于句末兼表趋向和事态意义:在行为动词后面,"去"的趋向功能与事态意义融为一体,其他情况下只表事态意义。事态助词"去4"是近代汉语助词"去"的沿用和发展;同时兼表趋向和事态意义的"去4b"应是"去1a去4a"的省略形式。
史秀菊
关键词:事态助词
晋语盂县方言的体态系统被引量:1
2011年
盂县方言体系统包括动态和事态两方面,动态有完成体、持续体、经历体、继续体和起始体;事态有已然态、曾然态、将然态和正然态。体与态主要通过标记词来体现,而且体标记和态标记可以在同一句子中共现,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意义和态意义。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
晋语盂县方言的时制系统被引量:1
2012年
盂县方言的时制系统首先包括先事时、当事时和后事时。先事时标记为"来;"当事时分为当事—现在时、当事—过去时、当事—将来时三类,标记词是"哩"和"咧;"后事时也分为后事—现在时、后事—过去时、后事—将来时,标记词为"也"。同一句子用不同的时制标记词语法意义就完全不同。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时制
近代汉语中“行”的来源辨略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方言材料,对近代汉语"行"的来源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梳理了"行"的来源及发展脉络。我们认为,近代汉语"行"的三种用法均来源于古汉语的"行"。它在语法化过程中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由"行辈"义发展为"类别"义,进而发展为"表复数";另一条是由"行辈"义发展为"类别"义,进而虚化为表"……方面",引申为表方位,这个表方位的"行"在元代用来对译蒙语的格助词。
范慧琴
关键词:语法化
山西南部方言的“X去”及其来源
2010年
山西南部方言(汾河片)有一个"X去",一般构成"X+去+VP/AP"结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性词语,如"走去""老去""清明去"。"X去"可理解为"X时",X为形容词时也可以理解为"X形了"或"X形以后"。近代汉语中"X去"和"X时"能够互文为义。山西南部方言的"X去"应是近代汉语的沿用与发展。"X去"中"去"已经虚化,其虚化轨迹应是由"空间趋向"变为"时间趋向"。
史秀菊
关键词:助词语法化
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二)被引量:7
2011年
问方式的疑问代词常用"怎么/怎嘛"的合音形式"咋"、"作"、"啧"以及省略形式"怎"等,少数方言用"阿地""得嗫"等。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两套,一套是"怎么"、"咋"、"啥"、"甚"等,另一套是"(因)为啥"、"(因)为甚"、"(因)为什么"等,少数方言用"阿"和"争"提问。问程度的疑问代词在晋方言中一般用"多",少数用"多来""、多嗫"、"多待"等。"咋"是"怎么"的合音形式,"作""、争"可能是近代汉语疑问代词"作"、"争"的沿用与发展,"作么"的产生时期应比"怎么"要早。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官话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
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现形式被引量:46
2010年
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之间转换主要有附加、合音、变调、异根四种方法,这些方法可单纯使用,也可并行或叠加在一起使用。还可同时使用几种说法,这几种说法有的可自由替换,有的形成互补分布,本文把这些表现形式概括为单纯型、并用型、叠加型、叠用型和叠置型五种。
史秀菊
关键词:山西方言人称代词
山西晋语区的事态助词“来”“来了”“来来”“来嘅”被引量:19
2011年
山西晋语区活跃着一个句末助词"来",是兼表"过去时"与"已然态"的助词,且有成句作用。连用的句末助词"来嘅""来了"和"来来"分布在不同市县,其中"来了"和"来来"中的后一音节"了"和"来"应是"了也"的合音形式,"来嘅"的"嘅"应是"去也"的合音形式。这种连用形式应是近代汉语句末助词"来"和"去也""了也"功能叠加的结果。
史秀菊
关键词:晋语事态助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