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770)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娟李小银陈运贤周振海罗绍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因子
  • 1篇抑制剂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制剂
  • 1篇贫血
  • 1篇骨髓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罗绍凯
  • 1篇周振海
  • 1篇陈运贤
  • 1篇李小银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促血管新生因子与抑制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促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血管新生抑制因子γ干扰素(IFN-γ)、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中的含量,以探讨血管新生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初治重型AA(SAA组)8例、非重型AA(NSAA组)10例,对照组7例,动态观察5例AA患者,将治疗前后分为初治组和有效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骨髓VEGF、bFGF、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SP。结果:SAA组和NSAA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降低、IFN-γ、TSP均升高(P<0.05),其中SAA组VEGF、IFN-γ、TSP(MnX)差异更明显(P<0.01)。SAA组与NSAA组之间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有效组VEGF高于、IFN-γ、TSP低于初治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只有IFN-γ有显著差异。结论:促血管新生因子水平低,抑制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AA微血管密度减低、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发生原因之一,血管新生调节因子水平与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有密切关系。
周振海李小银李娟罗绍凯陈运贤
关键词: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