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Y032)

作品数:18 被引量:198H指数:7
相关作者:张鹏梁辉何祖润张鹏刘春鑫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农村
  • 6篇农民
  • 5篇城乡
  • 4篇劳动力
  • 3篇统筹
  • 3篇农村劳动力
  • 3篇农民工
  • 3篇农民收入
  • 3篇乡统筹
  • 3篇民工
  • 3篇金融
  • 3篇城乡统筹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融资
  • 2篇实证
  • 2篇收入差距
  • 2篇金融资源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力流动
  • 2篇劳动力转移

机构

  • 17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4篇张鹏
  • 2篇何祖润
  • 2篇梁辉
  • 1篇王睿
  • 1篇董章琳
  • 1篇施界红
  • 1篇王燕云
  • 1篇杨绍临
  • 1篇王婷
  • 1篇周孝坤
  • 1篇林建
  • 1篇蔡春艳
  • 1篇李冬冬
  • 1篇廖嵘
  • 1篇冯钦
  • 1篇李向阳
  • 1篇袁方

传媒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经济问题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探索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城市融入与生存发展。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就业环境恶劣、就业能力低下、就业报酬偏低等,主要是由于城乡分割的政策、人力资本存量的限制、法律法规不健全一系列原因造成。改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路径有: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消除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性障碍,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农民工就业的劳资关系等。
张鹏何祖润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质量
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1032名农民工的调查被引量:16
2011年
对重庆市主城区1 032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其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融合层面受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和政府、市民、农民工所在企业、第三方组织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融合层面受农民工就业状况、收入与福利状况、家庭负担与维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及心理融合层面受农民工文化特质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与认同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消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障碍;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促进其和谐相处;重视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其融入城市的基本劳动技能;加强社区管理,以社区融合推动社会融合;增强第三方组织介入积极性,拓展农民工就业空间。
董章琳张鹏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开县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文章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强度和劳动力转移结构,针对开县38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民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增加呈正向效应,而转移距离和职业劳动技能影响不显著。
张鹏王婷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问题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我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重要条件。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和自组织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程度,需要健全组织系统,建立组织间的沟通、协调与衔接机制,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王燕云张鹏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政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
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文章在对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金融资源未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张鹏梁辉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工就业结构代际差异的成因与对策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就业结构方面产生了代际差异。农民工就业结构的代际变化表现为两代农民工就业的年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有义务教育的普及化等。政府应当采取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以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合理化,提升其就业质量。
张鹏何祖润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代际差异
转型期我国城乡断裂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长期重城轻乡的二元发展战略使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公共基础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城乡断裂。城乡断裂势必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诸多方面的差距、弥合城乡断裂,就要以政府为主导、以有利的政策为支撑,促使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文章基于对我国目前城乡断裂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城市带动农村、城市资源下乡、弥合城乡断裂提出一些建议和理论支持。
李向阳
关键词:城市资源资源下乡
农村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研究:进展、局限与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农村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对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文章分别从团体贷款(自我选择、共同监督、强制还款)、动态激励(持续融资、利率激励)、周期还款、社会资本等方面系统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对于提高还款率的机理和作用,以期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王睿林建
关键词: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可持续发展
基于城乡收入断裂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基础力量,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城乡收入断裂现状,从传统农民思想观念、身体素质、劳动技能和就业技能四个制约收入增长的特质因素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倾斜力度,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加大培训力度等对策建议,从而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弥合收入断裂。
张鹏蔡春艳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民收入
基于城乡社会断裂的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城乡社会断裂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有关。政府财政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断裂、社会保障断裂、科学文化素质断裂、生活环境断裂等。这与国家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支出政策决策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等有关。因此,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按权责匹配原则改革县乡事权、财权,保障农民在城乡财政分配中的话语权,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张鹏李冬冬
关键词:财政支出城乡统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