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Z2-D0131)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3
- 相关作者:曾德长刘正义邱万奇钟喜春瞿全炎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金瑞中核电子有限公司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制备与结构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化学沉淀的高纯氧化铁有效地制备出了MnZn铁氧体——ZnxMn1-xFe2O4(x=0.2~0.4),利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和表征了MnZn铁氧体样品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MnZn铁氧体的制备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先生成Zn-Mn2O4,最后在烧结过程中生成Zn0.2Mn0.8Fe2O4锰锌铁氧体.探讨了在此工艺条件下MnZn铁氧体晶体的生长机理.
- 郑志刚钟喜春张亚辉曾德长赵杰邬曙国黄冠伟单连军
- 关键词:软磁铁氧体纳米粉末晶体生长
- 划痕法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被引量:49
- 2009年
- 用划痕实验探索了综合表征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在瑞士CSM仪器的微划痕测试仪(Micro-Scratch Tester,MST划痕仪)对真空多弧离子镀设备制备的WC-Co/TiN膜基结合力进行划痕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MST划痕仪所测的声发射数据、摩擦力数据及光学、电子扫描划痕形貌来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并用WS-92划痕仪对评定结果进行验证。评定结果表明,单一的声发射图谱或摩擦力曲线不能准确判定膜基结合力的表征值临界载荷,声发射图谱、摩擦力曲线与划痕形貌综合评定临界载荷结果才可信。WS-92划痕仪测量的结果验证了MST划痕仪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 瞿全炎邱万奇曾德长刘正义
- 关键词:结合力
- 纳米MnZn铁氧体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以锰、锌、铁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刳备了纳米Mn—Zn铁氧体,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研完了水热法制备Mn—Zn铁氧体的具体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对水热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谭杰曾德长张亚辉
- 关键词:水热合成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
- 球磨与共沉淀法制备MnZn铁氧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分别采用高能球磨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MnZn铁氧体,通过XRD、VSM和金相显微镜的分析,对两种铁氧体的预烧料粉末、烧结体的显微结构以及磁性能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所制备的预烧料粉末具有晶粒细小、均匀和活性高等优点;与高能球磨法相比,化学共沉淀法烧结磁体的密度较高、晶粒尺寸较大,磁性能更为优良。其相应的磁性能参数Ms、Mr、Hc和μi分别为3.845×102kA/m,3.421kA/m,0.722kA/m和5500。
- 张存芳曾德长刘仲武邬曙国单连军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球磨法共沉淀法MNZN铁氧体
- 稀土Dy掺杂SrFe_(12)O_(19)永磁铁氧体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掺杂稀土Dy对锶铁氧体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取向磁场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取向磁场强度的增加,锶铁氧体晶粒发生的晶面择优取向度也增大,剩磁Br、最大磁能积(BH)max和矫顽力Hc均有上升趋势。烧结温度的影响则较复杂: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均有上升趋势,而矫顽力Hc则呈下降之势。通过在Y30牌号SrFe12O19预烧料基础上掺杂0.2%Dy2O3,经700kA/m磁场、4414N/cm2压力湿法成型的样品在1230℃温度下烧结1h后的磁性能达到了Br=398mT、Hcj=254kA/m和(BH)max=29.1kJ/m3,它与不掺杂Dy2O3的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12mT、31kA/m和0.7kJ/m3。
- 李建三曾德长钟喜春刘正义谢金强
- 关键词:永磁铁氧体掺杂
- (Ti,Cr)N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首先用离子氮化制备过渡层,然后进行电弧离子镀,通过改变靶的成分来控制涂层的成分,沉积结构成分不同的(Ti,Cr)N复合涂层:(TiCr)N+TiN和CrN+(TiCr)N。采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及微米划痕仪等方法表征了两种复合膜的成分结构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r原子部分取代TiN中的Ti原子及对液滴的轰击碰撞作用,改善细化了涂层的表面微观组织。两种涂层都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性能,后者的弹性模量低于前者,而硬度、韧性及结合性能均高于前者。
- 陈灵曾德长邱万奇董小虹黎炳雄黄拿灿
- 关键词:电弧离子镀微观结构
- Er^(3+)离子掺杂钡镓锗玻璃上转换发光机理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研究了Er3+离子掺杂钡镓锗玻璃的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分析了Er3+离子在钡镓锗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表明:玻璃的最大声子能量为828cm-1,紫外截止波长为275nm.采用800nm和980nmLD激发玻璃样品,在室温下观察到强烈的上转换绿光和红光发射.随着Er3+离子浓度的增加,绿光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红光发光强度呈单调递增趋势.能量分析表明:800nmLD激发产生的绿光主要源于Er3+离子4I13/2能级的激发态吸收过程;红光发射主要源于Er3+离子4I13/2能级与4I11/2能级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980nmLD激发产生的绿光主要源于Er3+离子4I11/2能级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而红光发射主要源于Er3+离子4I13/2能级与4I11/2能级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和4I13/2能级的激发态吸收过程.通过量子效率分析,发现采用800nmLD激发Er3+离子掺杂浓度为1mol%的样品时,上转换绿光发光效率最高.
- 肖凯杨中民冯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