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09)

作品数:21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马越鸣黄苏融王莹王新宏蔡巧玲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电机
  • 4篇药动学
  • 4篇永磁
  • 4篇配伍
  • 4篇泻心汤
  • 4篇半夏
  • 4篇半夏泻心汤
  • 3篇硬件
  • 3篇硬件在环
  • 3篇永磁同步
  • 3篇有限元
  • 3篇不同配伍
  • 2篇药物
  • 2篇永磁电机
  • 2篇永磁同步电机
  • 2篇鼠肝
  • 2篇同步电机
  • 2篇中药
  • 2篇黄芩
  • 2篇活性

机构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电驱动有...
  • 1篇动力有限公司

作者

  • 10篇马越鸣
  • 8篇黄苏融
  • 4篇安叡
  • 4篇蔡巧玲
  • 4篇王新宏
  • 4篇王莹
  • 3篇张琪
  • 3篇高瑾
  • 3篇崔波
  • 2篇唐英
  • 2篇黄艳
  • 2篇陈莹蓉
  • 2篇谭朝丹
  • 2篇朱培骏
  • 2篇何立群
  • 2篇石荣
  • 2篇袁瑾
  • 2篇钟杰
  • 1篇王天明
  • 1篇陈建杰

传媒

  • 8篇电机与控制应...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PGA的虚拟异步电机系统的半实物实时仿真被引量:4
2013年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虚拟电机控制器的半实物实时仿真测试方法。利用现场可编门阵列(FPGA)建立三相异步电机及逆变器的虚拟电机系统模型,系统的仿真步长为1μs,逼近真实工况。在离线仿真环境MATLAB/Simulink中开发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实现RTW方式写入dSPACE控制器。搭建基于虚拟异步电机系统的硬件在环(HIL)实时仿真平台,并完成测试。在全实物平台上实施异步电机空载/负载工况下的矢量控制试验,通过与HIL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虚拟异步电机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黄苏融黄艳高瑾李益峰元约平
关键词:矢量控制硬件在环
轴向磁场调制型磁力齿轮设计与验证
2013年
与传统机械齿轮箱不同,轴向磁力齿轮采用电磁变级变速原理,使得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无机械接触,具有无磨损、不需润滑、免维护等优点。采用二维动态场与三维静态场有限元法设计了磁力齿轮,样机试验数据比较表明,该有限元算法准确,样机设计合理可行。
王杰曹海东黄苏融
关键词:有限元仿真轴向磁场电磁性能
基于数字化虚拟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测试被引量:8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虚拟电机闭环控制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为了更精确地模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宽调速、高转矩的运行特性,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构建一种考虑电感饱和效应的IPMSM硬件在环(HIL)数字化电机仿真平台。利用有限元计算及Verilog语言编程,建立IPMSM及逆变器模型,整个系统的仿真步长为1μs,逼近真实工况。控制器方面使用与Simulink无缝连接的快速控制原型,对数字化电机采用传统的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与弱磁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得到了数字化电机闭环控制的试验波形,讨论了电感饱和效应对传统定参数模型控制效果的影响,体现了这种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作为一种测试控制器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黄苏融朱培骏高瑾姜淑影黄艳
关键词:数字化电机半实物仿真硬件在环
高密度车用永磁电机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为了准确分析高密度车用永磁电机的温升,解决流固交界面传热系数难以确定的困难,采用流固耦合仿真法,对电机热场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等效绝缘层法,以有效考虑电机槽绝缘、槽楔、导线绝缘及槽内空气隙对电机温升的影响。对一台48槽8极的车用永磁电机样机,在额定运行工况下,运用ANSYSWorkbench软件中FLUENT模块仿真分析了其热场并对样机进行了温升试验。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该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张琪王伟旭黄苏融郭建文
关键词:永磁电机流固耦合有限元
五相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的实现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车用五相永磁电机构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硬件在环(HIL)实时仿真平台。在FPGA中建立采用定点与单精度浮点相结合的电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构建半实物电机系统;将其与dSPACE控制器连接,组成HIL实时仿真平台。将实时仿真结果与MATLAB/Simulink离线仿真对比,对比结果说明HIL平台不仅能实现对控制器硬件与软件的在线实时测试,而且在仿真精度上更加逼近车用电机的实际工况。
黄苏融刘畅高瑾朱培骏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在环
黄芩对大鼠体内甲苯磺丁脲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黄芩对甲苯磺丁脲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1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黄芩组(HQ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等体积的黄芩水提物,0.5 h后灌胃给予甲苯磺丁脲50 mg/kg。采用HPLC-UV法检测甲苯磺丁脲及其代谢产物4-羟基甲苯磺丁脲的血浆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雌性大鼠体内,NS组中甲苯磺丁脲及其代谢产物4-羟基甲苯磺丁脲的AUC0-t分别为(1 760±82)μg/(mL.h)和(18±2)μg/(mL.h),HQ组中分别为(2 360±298)μg/(mL.h)和(25±4)μg/(mL.h),即给予黄芩后,甲苯磺丁脲的AUC0-t升高约34.1%(P<0.05);而甲苯磺丁脲的t1/2以及AUC0-t(甲苯磺丁脲)/AUC0-t(4-羟基甲苯磺丁脲)比值,无论雌雄,NS组和HQ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可提高雌性大鼠体内甲苯磺丁脲的总体暴露水平。
谭朝丹马越鸣石荣陈莹蓉
关键词:甲苯磺丁脲黄芩药动学
基于母线电压动态变化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车用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母线电压变化实时调整的定子电流优化控制方法。电动汽车运行中由于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引起直流母线电压变化,造成电机的基速和转折速度变化,导致电流调节器失控与电机系统电压利用率低。因此,基于母线电压变化的控制策略,提出依据母线电压等效折合,同比调整电角速度的方法,直接对控制指令进行实时调整,有效防止调节器饱和,提高电压利用率和电机效率。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黄苏融王维辰王爽史岱
关键词:电压变化电动汽车
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设计与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运行的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依据脉宽调制原理调节每极各块磁钢的宽度和位置可获得高品质的气隙磁场波形。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该转子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子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极限转速,能获得高品质的气隙磁密波形、反电动势波形和低转矩脉动。
黄苏融张诗香张琪陈益辉
关键词:高速电机脉宽调制极限转速转矩脉动
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被引量:9
2014年
糖尿病肾病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中医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尿蛋白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本病与脾关系密切,脾虚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故提出从脾论治、兼顾治肾的治疗大法。
唐英何立群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
大鼠体内生地黄吸收成分分析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方法,通过比较标准品、生地黄水提物、空白血浆和生地黄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样品的紫外、正负离子全扫描图、提取离子流图及选择性反应监测图,发现梓醇和筋骨草醇是生地黄主要吸收成分,桃叶珊瑚苷、二氢梓醇、地黄苷A(或地黄苷B、密力特苷)和地黄苷D亦有吸收。建立了大鼠血浆梓醇和桃叶珊瑚苷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他吸收成分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大鼠灌胃给予生地黄水提物6 g·kg 1后,梓醇和筋骨草醇Cmax、t1/2和AUC0-∞分别为(2 349.05±1 438.34)和(104.25±82.05)ng·mL-1、(0.86±0.32)和(0.96±0.37)h,(4 407.58±2 734.89)和(226.66±188.38)ng·h·mL-1,tmax均为1.00 h。梓醇和筋骨草醇的吸收和消除均很快。
钟杰谭朝丹王天明石荣马越鸣
关键词:生地黄梓醇药动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