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ZA096)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姝李强林唐楠楠李来才廖显威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燃料电池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阳极
  • 1篇阳极催化剂
  • 1篇异构体
  • 1篇英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直接甲醇
  • 1篇直接甲醇燃料...
  • 1篇直接甲酸燃料...
  • 1篇生成热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链状

机构

  • 6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成都纺织高等...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作者

  • 6篇张姝
  • 2篇唐楠楠
  • 2篇廖显威
  • 2篇李来才
  • 2篇李强林
  • 1篇蔡皖飞
  • 1篇田安民
  • 1篇王晓岚
  • 1篇刘珊
  • 1篇梁晓琴
  • 1篇王朗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成都纺织高等...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几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水平下优化了3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其荧光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张姝王朗廖显威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量子化学
甲醇、CO和水在Pt(11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MaterimalsStudio4.0软件中的Dmol 34.0程序包来模拟甲醇、CO、水在Pt(111)表面的吸附反应,计算出各位点的吸附能、态密度以及能带分析图.
张姝王晓岚李来才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甲醇PT(111)表面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铂合金阳极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2014年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商业化潜力巨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技术。阳极催化材料则是影响DFAFC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述了DFAFC常用的合金阳极催化材料的改性特点和作用机制,重点对Pt合金催化材料和催化材料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DFAFC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唐楠楠张姝李强林
关键词:直接甲酸燃料电池材料改性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计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密度泛函理论(DFT)作为处理多粒子体系的近似方法已经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及其数值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重点对基本理论和各类交换关联泛函进行分析,并对DFT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唐楠楠张姝李强林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
N_9H_9链状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_9H_9可能存在的链状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46种稳定链状异构体.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链状异构体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计算了各异构体的精确能量及在298K时的生成热Δ_fH°(298 K),并计算了由Peter Politzer等人所介绍的相对比冲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异构体中N原子孤对电子与N=N形成了p→π共轭作用是影响双键相邻的N—N键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异构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所有异构体中N=N位于链端的稳定性较差,其中B9最稳定,B6稳定性最差;C5是所有异构体中生成热最大的,也是相对比冲量最大的.
张姝蔡皖飞李来才田安民
关键词:生成热
几种B环间位取代异黄酮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理论研究(英文)
2012年
在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几种B环间位取代异黄酮衍生物的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研究结果表明:在1E!1H和2E~2H中的分子内氢键,其键长为0.1668nm,使整个分子形成一个四环的交叉共轭体系。从9位羟基取代对异黄酮衍生物NMR数据的影响来看,相邻的碳和相邻的氢化学位移的减少是由于电子云密度的增加和屏蔽作用的加强。而相邻碳的化学位移增加更大。此外,从取代基对化学位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邻对位氢的化学位移与取代基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的趋势相一致。A环和C环上的氢基本不受取代基的影响。对位碳的化学位移则与取代基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的趋势相反,邻位碳的化学位移变化趋势不明显。
张姝梁晓琴刘珊廖显威
关键词: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