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ZC22)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胡义秋詹林谢光荣彭萍于祥成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干预
  • 2篇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素...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训练
  • 1篇信任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心理素质
  • 1篇学习自我
  • 1篇学习自我效能
  • 1篇学习自我效能...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研究生培养模...

机构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胡义秋
  • 2篇詹林
  • 1篇于祥成
  • 1篇彭萍
  • 1篇谢光荣

传媒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模式的哲学思考
2007年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一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又应具备适当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还应具备较好的文化环境氛围。在课堂教学、团体训练和校园心理文化三位一体的模式中,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理论基础,团体训练教会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应用,校园心理文化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胡义秋于祥成彭萍
关键词:大学生哲学
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信任、利他水平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国内以往的研究多是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利他的现状调查和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而对人际信任与利他水平的培养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综合性团体心理训练来干预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利他水平,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利他水平的改变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胡义秋
关键词:心理训练大学生人际信任利他
创新教育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最优化的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创新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可以从培养理念、学科综合、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师队伍、质量管理等方面来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优化。
胡义秋詹林
关键词:创新教育
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方法: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干预训练。结果:两组被试在阳性项目数、人际、抑郁、焦虑、恐怖这五项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SCL-90总分、躯体症状、强迫三项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该干预对男女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胡义秋谢光荣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不同归因训练模式对高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归因训练模式对高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为提高高一学生学习自信心提供依据。方法以学生自我归因和教师归因2种归因训练模式分别对某普通高中69名和64名高一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归因训练,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结果学生自我归因组和教师归因组的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状况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语文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归因训练组学生具体学科(语文)的自我效能感较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学生学业成绩在归因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归因训练模式对高一学生的归因状况和自我效能感影响不同;归因训练并不直接导致高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
胡义秋詹林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