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ZKT-201106)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勤胡修棉刘潜于津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造山作用
  • 1篇同位素
  • 1篇锆石
  • 1篇锆石HF同位...
  • 1篇晚古生代
  • 1篇陆内
  • 1篇陆内造山
  • 1篇花岗岩
  • 1篇华南东部
  • 1篇古生代
  • 1篇S型花岗岩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篇于津海
  • 1篇刘潜
  • 1篇胡修棉
  • 1篇王勤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华南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新发现:岛弧还是陆内造山?被引量:7
2012年
在福建省周宁县五凤楼村发现了一个形成于313±4Ma的片麻状花岗岩.该岩石具有高的K2O和Al2O3含量和低的SiO2和Na2O含量,其A/CNK比值高达1.22,指示其源区为经过化学风化的沉积岩,因此属于S型花岗岩.所含锆石为柱状自形形态,其U-Pb年龄变化于326~301Ma(加权平均年龄为313±4Ma),具有负的?Hf(t)值(?8.35~?1.74)和1.43~1.84Ga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这是首次在华南发现有确凿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的晚石炭世S型花岗质岩浆活动.该S型花岗岩最可能形成于陆内造山阶段,源岩主要为古元古代晚期生长的地壳.结合前人对岩相古地理、古生代盆地性质、早二叠世火山作用以及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U-Pb-Hf同位素资料,本文推断华夏东部可能曾经存在一个晚古生代造山带.从晚石炭世(340~310Ma)的挤压造山阶段演化到早二叠世(285~270Ma)的后造山或板内伸展阶段,华南东部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晚古生代造山旋回,所形成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是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岛弧岩浆作用产物.
于津海刘潜胡修棉王勤O'REILLY Suzanne Y
关键词:S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华南东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