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063)

作品数:17 被引量:183H指数:6
相关作者:朱永红庄辉王玲付红伟梁靖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肝炎
  • 15篇戊型
  • 15篇戊型肝炎
  • 15篇肝炎病毒
  • 15篇病毒
  • 14篇戊型肝炎病毒
  • 6篇基因
  • 6篇基因型
  • 5篇动物宿主
  • 5篇宿主
  • 4篇患病
  • 4篇共患
  • 4篇共患病
  • 3篇动物
  • 3篇血清
  • 3篇人兽
  • 3篇人兽共患
  • 3篇人兽共患病
  • 3篇猪戊型肝炎病...
  • 3篇抗-HEV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4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克拉玛依...

作者

  • 15篇朱永红
  • 11篇庄辉
  • 8篇王玲
  • 6篇吉彦莉
  • 6篇梁靖瑞
  • 6篇付红伟
  • 5篇李凌君
  • 5篇耿家宝
  • 4篇王晓娟
  • 4篇唐荣兰
  • 4篇谢益安
  • 4篇韦献飞
  • 4篇熊云新
  • 3篇常义宾
  • 2篇秦小云
  • 2篇卜秋宁
  • 1篇常义斌
  • 1篇马亚琪
  • 1篇周乙华
  • 1篇莫海英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内科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戊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9年
戊型肝炎(戊肝)病毒(HEV)一直被认为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无论是迄今在发展中国家暴发的10次戊肝疫情,还是近20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散发的戊肝病例,都是通过水源或食物污染引起。随着近年来对戊肝研究的不断深入,在HEV传播途径和致病性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李凌君朱永红王玲付红伟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广西地区5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与人关系密切的猪、鼠、狗、猕猴和鱼等5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HEV)。方法对广西地区3月龄以下狗、猪粪便标本及龙虎山自然景区猴粪便标本,鱼胆汁标本,鼠肝组织,猪、鼠、狗HEV抗体阳性血清,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V RNA)。结果在3月龄以下猪粪便标本检测出HEV RNA,阳性率为10.08%(13/129),其余各种动物粪便、肝组织、胆汁、HE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均未检测出HEV RNA。结论猪粪便标本存在HEV RNA,该地区应加强动物粪便特别是猪粪便的管理,以预防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韦献飞吉彦莉唐荣兰秦小云梁靖瑞葛宪民熊云新谢益安莫海英朱永红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动物宿主
广西地区猪、鼠、狗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猪、鼠和狗血清中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流行情况。方法应用HEV基因1型开放读码框(ORF)2和ORF3多肽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猪、羊抗鼠和羊抗狗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猪、鼠和狗血清中抗-HEV IgG。结果总抗-HEVIgG阳性率为31.84%(170/534),其中猪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26.40%(66/250),鼠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43.02%(77/179),狗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为25.71%(27/105)。结论猪、鼠和狗血清中存在HEV感染,鼠抗-HEV IgG阳性率最高。
韦献飞梁靖瑞唐荣兰葛宪民熊云新吉彦莉杨剑萍谢益安朱永红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抗-HEVIGG动物宿主
猪戊型肝炎病毒株swGX3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从广西地区分离的1株猪戊型肝炎病毒swGX32全基因组序列并比较其与其他分离株的差异。方法设计PCR引物,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分段扩增戊型肝炎病毒(HEV)株swGX32全基因序列,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扩增其末端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拼接后的基因组进行序列和进化分析。结果除3’polyA尾巴外,swGX32全长7240nt,ORF1与ORF2重叠4nt,ORF3包含在ORF2序列中。swGX32全基因序列与HEV1—4型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3%-74%、73%、74%-75%,83%-94%,其中与中国人源HEV株JKO—ChiSai98C同源性最高,达94%。全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swGX32位于HEV基因4型分枝上,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显示,swGX32与JKO—ChiSai98C同在HEV4a亚型分枝上。结论猪HEV swGX32在全基因组结构及分子进化上均与人HEV JKO—ChiSai98C有密切关系,为揭示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吉彦莉李凌君韦献飞王玲常义斌唐荣兰朱永红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人畜共患病
新疆猪戊型肝炎病毒株CHN-XJ-SW33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测定从新疆南部地区分离的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猪HEV与人源HEV的关系。方法设计HEV基因4型通用PCR引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分段扩增猪HEV株CHN-XJ-SW33的全基因组序列;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扩增其末端序列;对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对拼接后的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除3′poly(A)尾外,CHN-XJ-SW33基因组全长为7 238 nt,由3个开放读码框(ORF1-3)组成,分别编码1 706、674和114个氨基酸。CHN-XJ-SW33全基因组序列与HEV基因1-3型病毒株同源性仅为72.1%~74.9%,而与HEV基因4型病毒株同源性高达82.8%~95.5%,其中与日本人源中国输入型HEV株JKO-ChiSai98C同源性最高,为95.5%。基因进化分析显示,CHN-XJ-SW33属于HEV4a基因亚型。结论猪HEV与人HEV在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上高度同源,提示基因4型HEV可能由猪传染给人。
付红伟杜刚朱永红李凌君王玲耿家宝薛城王晓娟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实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多种动物(马、猪、牛、羊、鼠等)体内抗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阳性,提示HEV是人兽共患病。为进一步探明HEV的动物宿主、传播方式及致病机制,本文对实验感染HEV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耿家宝王玲朱永红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人兽共患病
18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我国部分地区18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方法用酶免疫法(EIA)检测2007-2008年吉林(59例)、河北(54例)、山东(28例)、江苏(28例)、新疆(20例)等地急性病毒性肝炎门诊及住院的189例患者抗-HAV IgM、抗-HBc IgM、抗-HCV IgM、抗-HDV IgM和抗-HEV IgM。结果 18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7例(3.70%),乙型肝炎(HB)65例(34.39%),丙型肝炎(HC)17例(8.99%),戊型肝炎(HE)71例(37.57%),未分型肝炎11例(5.82%),重叠感染18例(9.53%)。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甲、乙、丙、戊及未分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9.43、36.42、45.23、50.24及32.91岁。各型肝炎男女性发病比为1.83∶1-6.00∶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HEV是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男女性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后移现象,其中HE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王晓娟王玲卜秋宁刘鹏耿家宝付红伟朱永红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血清学
戊型肝炎防治不容忽视被引量:10
2011年
戊型肝炎病毒是散发性和流行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中国一般人群中约1/3人曾感染过该病毒,主要侵犯中老年人群。虽然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发展成慢性肝炎,但其病死率相对较高。戊型肝炎病毒至少有4个基因型,中国流行的是基因1型和4型,基因3型和4型主要见于猪,为人畜共患性疾病。中国自主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HEV239)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可有效预防戊型肝炎,且耐受性良好,有望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
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疫苗
我国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3
2011年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我国属戊肝地方性流行区,1986—1989年新疆南部地区曾暴发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戊肝流行,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设施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戊肝流行状况得到控制,但散发病例仍常年发生,并时有小型戊肝暴发的报道。本文仅就我国戊肝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付红伟朱永红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
猪HEV基因型和亚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调查猪HEV的基因型和亚型。方法收集新疆南部和广西柳州地区3月龄以下猪粪便标本134份,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V RNA),对RT-n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用Vector NTI Suite 9.0和TreeView软件与目前新的分型方法所选参考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和生物进化树分析。结果新疆和广西猪粪便标本的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3.64%(2/55)和3.80%(3/79),命名为XJ3-2、XJ3-6、GX3-1、GX5-2和GX6-3。5株猪HEV的开放阅读框架1(ORF1)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与Ⅰ、Ⅱ、Ⅲ和Ⅳ型HEV的相似性分别为74%~77%、76%~77%、73%~81%和82%~98%。同时对开放阅读框架2(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GX3-1和GX6-3与Ⅳb亚型相似性最高,为88%~95%。GX5-2、XJ3-2和XJ3-6与Ⅳa亚型相似性最高,为90%~96%。结论新疆和广西5株猪HEV均属于基因型Ⅳ,新疆2株为Ⅳa亚型,广西1株为Ⅳa,另2株为Ⅳb亚型。未检测到HEV基因Ⅰ型和Ⅲ型。
梁靖瑞韦献飞薛城吉彦莉马亚琪唐荣兰朱永红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