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8-Z26)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徐跃进万正杰何丹张艳吴红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油菜
  • 6篇红菜薹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6篇甘蓝型油菜
  • 6篇菜薹
  • 4篇杂种
  • 3篇杂交
  • 3篇种间
  • 3篇种间杂种
  • 3篇间杂种
  • 2篇新型细胞质
  • 2篇远缘
  • 2篇远缘杂交
  • 2篇子房
  • 2篇子房培养
  • 2篇细胞质
  • 2篇回交
  • 2篇后代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徐跃进
  • 9篇万正杰
  • 4篇何丹
  • 3篇谭远宝
  • 2篇吴红美
  • 2篇张艳
  • 1篇李亭亭
  • 1篇施展
  • 1篇傅廷栋
  • 1篇李正丽
  • 1篇汪祖程
  • 1篇邹瑞昌
  • 1篇黄涛
  • 1篇秦华伟
  • 1篇曹玉江

传媒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09年
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种间杂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S+(1.0~2.0)mg.L-16-BA+0.05mg.L-1NAA+0.5%活性炭+30g.L-1蔗糖+7.5g.L-1琼脂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杂交子房培养效果较为理想;相对于培养基和激素,活性炭对子房培养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对取材时间的研究发现,取授粉后18d子房培养的结籽率最高,15d的次之。而通过对杂种萌发率的研究则表明,授粉后15d的子房培养获得的杂种萌发率最高,为57.03%,18d的最差,仅为38.49%。
何丹徐跃进李正丽汪祖程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红菜薹远缘杂交子房培养
甘蓝型油菜(EruCMS)与甘蓝种间杂种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经胚抢救获得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EruCMS)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种间杂种,前期经过流式细胞仪、柱头染色体数目、花粉活力等分析获得一些真杂种。利用电泳法,对真杂种植株的3种同工酶(SOD、EST、COD)和蛋白质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了杂种与亲本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之间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杂种的SOD、COD的酶带表现为偏父本甘蓝型;杂种的EST的酶带表现为偏母本油菜型;杂种的蛋白质电泳表现为不仅具有双亲的特征蛋白带,也有其自身特征蛋白带。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甘蓝种间杂种同工酶蛋白质
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新型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 CMS)为不育源,通过远缘杂交结合回交的方法,并运用组织培养、单株选择、异地加代种植的手段成功地将该不育基因转育到了红菜薹上。经检测所得的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不育系苗期遇低温叶片不黄化,不育性稳定,蜜腺正常,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关键词: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回交
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回交仍存在杂交障碍,需借助胚抢救技术获得回交1代。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甘蓝种间杂种杂种鉴定
授粉时间及角果长度对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荚粒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红菜薹为父本,不同授粉时间、不同角果长度下杂交子房荚粒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13:00~15:00时间段的授粉结果不理想外,杂种的荚粒数与各时间段的温度成正相关(r=0.9538);角果长度对子房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一般是长荚的荚粒数高于中荚的荚粒数,相对于短荚的荚粒数,两者都呈显著差异;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间亲和性的研究发现,4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不同:甘蓝型油菜与红杂70的亲和指数最高,为4.86,与新世纪晚杂、A和新世纪早杂的亲和指数略低,分别为3.10、2.84和2.64,且前者和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何丹徐跃进万正杰谭远宝秦华伟曹玉江
关键词:红菜薹甘蓝型油菜授粉时间杂交组合
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育性鉴定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结果表明:保持系6w-9605B花药发育正常;不育系6w-960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分化时期,占总败育花药的66.7%,不形成花粉囊和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另外33.3%的败育花药可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均受阻于单核靠边期或者二胞期,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和绒毡层解体;6w-9605A的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施展万正杰徐跃进邹瑞昌黄涛傅廷栋
关键词:大白菜花药发育
甘蓝型油菜与红菜薹的杂种及其后代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CMS)(Brassica napus2n=4x=38)与红菜薹(B.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2n=2x=20)进行远缘杂交,并以红菜薹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红菜薹的杂种一代及其回交后代进行植物学性状及品质性状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在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核置换,其杂交及回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出现波动,并且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多,世代越高的材料越相似于轮回亲本红菜薹,而世代越低材料遗传变异范围更大。
李亭亭徐跃进万正杰张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红菜薹远缘杂交回交
红菜薹和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特性研究
对红菜薹和甘蓝型油菜的杂种进行子房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授粉温度、角果长度对杂交子房荚粒数的影响不同。对F代杂种苗进行人工低温春化处理,发现经6~8℃处理20天的植株明显提前现蕾、开花。对F代、BC代杂种植株的形态...
何丹徐跃进谭远宝万正杰
关键词:红菜薹甘蓝型油菜子房培养F1代杂种
文献传递
黄瓜叶绿素降解关键酶基因PPH和PAO cDNA片段的克隆与表达初步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以西双版纳黄瓜和‘华黄5号’黄瓜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衰老过程中两种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及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水解酶基因PPH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基因PAO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叶片衰老,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在0.5左右,推测叶绿素b的含量可能对黄瓜叶片保绿起到重要作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PPH和PAO在西双版纳黄瓜叶片生长35d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5.50和1.86;PPH在‘华黄5号’叶片35d时表达量最高,为7.14,而PAO在35和45d表达量都很高,分别为3.90和3.91;PPH和PAO在西双版纳黄瓜叶片中的表达量低于在‘华黄5号’中。
王伟徐跃进万正杰
关键词:黄瓜叶绿素PPHPAO
红菜薹矿物质元素测定与营养评价被引量:15
2012年
以红菜薹21个品种(系)及7种十字花科主要蔬菜为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不同品种红菜薹及其不同食用部位的Ca、Mg、Fe、Zn含量,并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红菜薹品种(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很大,Ca、Mg、Fe、Zn元素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矿物质元素在红菜薹薹叶和花蕾中的含量均高于薹中的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相比,红菜薹矿物质元素含量综合表现位于前列,证明红菜薹具有重要营养价值。
张艳徐跃进万正杰
关键词:红菜薹矿物质元素营养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