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046)
-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晓华龙慈凡何冬兰程国军邓子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噬菌体ФHAU8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2007年
- 利用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HZ1358作为载体,构建了小单孢菌噬菌体ΦHAU8的基因组文库,文库质粒酶切结果表明,噬菌体ΦHAU8基因文库中的质粒DNA是由载体pHZ1358和噬菌体基因组片段组成的。
- 李晓华
- 关键词:小单孢菌40027菌株噬菌体基因组文库
- 链霉菌质粒pSET152电转化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利用链霉菌(Streptomyces)噬菌体ΦC31所构建的整合型载体pSET152作为供体质粒,分别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40027菌株的萌发孢子和新鲜菌丝体作为受体菌,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进行电转化实验,结果表明:以小单孢菌40027菌株萌发孢子为受体菌,未获得电转化子;以小单孢菌40027菌株新鲜菌丝体为受体菌,获得了电转化子。电场强度为13kV/cm时可获得最高转化效率。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质粒pSET152可通过菌丝体电转化法导入小单孢菌40027菌株,并整合到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染色体上,暗示链霉菌噬菌体ΦC31的整合酶基因和整合位点在异源宿主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仍具有相同的功能。质粒稳定性检测实验表明:质粒pSET152可稳定地存在于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
- 李晓华龙慈凡周秀芬邓子新
- 关键词:小单孢菌40027菌株电转化质粒
- 尼古丁降解菌SCUEC1菌株的分离及其降解基因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离并鉴定1株具有尼古丁降解能力的细菌,研究其尼古丁降解特性并对其降解基因进行分析,为尼古丁微生物降解提供基础。【方法】从烟草种植地土壤中分离1株具有尼古丁降解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 RNA基因和生理生化特性对该菌株进行鉴定,检测该菌株尼古丁降解率与生长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尼古丁浓度耐受性测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BLAST比对分析尼古丁降解相关基因。【结果】筛选到1株具有尼古丁降解能力的细菌,经鉴定命名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rficience)SCUEC1菌株,根癌土壤杆菌SCUEC1菌株尼古丁降解率可达到94.81%,该菌株在尼古丁浓度为0.50–5.00 g/L范围内生长良好且有较高的尼古丁降解能力。对根癌土壤杆菌SCUEC1菌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推测该菌株的尼古丁降解代谢途径与中间苍白杆菌SYJ1菌株的尼古丁降解途径相似。【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grobacterium tumerficienceSCUEC1菌株具备尼古丁降解特性,初步推测出尼古丁降解相关基因和降解代谢途径,为尼古丁微生物降解提供基础。
- 梅枫孔雯李阳马婷婷皮婷何冬兰程国军刘涛李晓华
- 关键词:尼古丁降解特性代谢途径
- TAIL-PCR方法扩增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中ΦC31的attB序列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为了研究链霉菌噬菌体ΦC31在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的整合位点序列。[方法]以20 ng整合质粒pSET152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3个特异性巢式引物(PF1、PF2和PF3)与随机引物AD2,通过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扩增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中ΦC31的attB序列,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扩增产物的大小。[结果]扩增结果表明,第三轮扩增产物250 bp左右的条带比第二轮对应带略小,第二轮扩增产物对应带比第一轮对应带略小,与3个特异性巢式引物预期扩增结果相符,第三轮扩增产物250 bp左右那一条带为阳性带,经回收后,进行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阳性带包含ΦC31在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的attB序列。[结论]TAIL-PCR方法为attB序列的克隆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新方法。
- 杨梦莹龙慈凡李晓华
- 关键词:小单孢菌40027菌株TAIL-PCR
- 武汉东湖底栖藻类在不同基质上生长的比较被引量:11
- 2009年
- 测定了富营养化武汉东湖中的底栖藻类在不同人工基质上建群发展为成熟群落的生物量(Chl.a),定性分析了人工和天然基质上成熟硅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通过比较建群期间底栖藻类在花岗岩、玻璃、塑料(PVC)和木板4种不同人工基质上的生物量变化,发现底栖藻类在PVC上的生物量峰值(Chl.a,71.0μg/cm2)明显高于其它人工基质,说明PVC是最适合底栖藻类生长的人工基质.分析发现人工基质花岗岩上底栖硅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优势种类、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多样性指数都和天然基质上的硅藻群落是高度相似的,显示该人工基质能够代表天然基质上的藻类群落,表明花岗岩应该是以底栖藻类作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水质的理想人工基质.
- 裴国凤刘梅芳
- 关键词:底栖藻类人工基质生物量
-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以福堤霉素A产生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为指示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三株噬菌体:ΦHAU7、ΦHAU9和ΦHAU11.三株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较强,在测试的15株放线菌菌株中,三株噬菌体能感染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A-M-01菌株,ΦHAU9和ΦHAU11还能感染蔷薇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rea).三株噬菌体都是由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形成噬菌斑时培养基中适宜的Ca^2+、Mg^2+浓度分别为32mM和30mM;ΦHAU7在储存液中适宜的pH范围为6~12,而其它两株噬菌体的适宜的pH范围为6~10;在储存过程中三株噬菌体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7℃,经60℃保温30min后,除中ΦHAU7仍有53%活力之外,其它两株噬菌体全部失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三株噬菌体基因组DNA均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60kb、58kb和55kb.高压脉冲电泳结果揭示:三株噬菌体基因组DNA均具有粘性末端.
- 李晓华周秀芬邓子新
- 关键词:小单孢菌40027菌株噬菌体
- 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噬菌体ФHAU8溶源菌的分离与验证被引量:3
- 2007年
- 用小单孢菌40027菌株作为指示菌,分离得到噬菌体ФHAU8的抗性菌株,通过高压脉冲电泳(PFGE)和Southern杂交试验表明:ФHAU8 DNA已整合到小单孢菌40027菌株染色体的500 kb的AseI片段中;该抗性菌株为噬菌体ФHAU8的溶源菌,命名为LXH8。
- 李晓华
- 关键词:小单孢菌噬菌体
- 发酵过程中小单孢菌40027及其衍生菌株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不同遗传背景下福堤霉素A的产生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及整合了质粒pSET152菌株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跟踪不同时期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Micromonospora sp. 40027::pSET152菌株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抑菌活性比Micromonospora sp .40027::pSET152的抑菌活性强;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Micromonospora sp. 40027::pSET152菌株分别在种子液制备第1 d及第2 d时菌种产素能力较大.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Micromonospora sp. 40027::pSET152菌株在发酵液制备第4 d为最佳产素时间.分别采用超声波法和反复冻融法破碎菌丝体,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较为理想,为进一步研究小单孢菌胞内产素情况打下了基础.
- 王小媚唐颜苹王亚伟李晓华
- 关键词:小单孢菌抑菌活性发酵
- 二甲基亚砜对高GC含量小单孢菌基因组DNA PCR扩增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对小单孢菌基因组DNA PCR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小单孢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5%或4.0%的二甲基亚砜(DMSO)有利于PCR扩增。
- 杨梦莹龙慈凡李晓华
- 关键词:小单孢菌PCR扩增
- 稀有放线菌噬菌体ΦSCU20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009年
- 以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为指示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新噬菌体,命名为ΦSCU20。在测试的9株放线菌菌株中,仅能感染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A-M-01菌株。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ΦSCU20由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噬菌体ΦSCU20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噬菌体ΦSCU20形成噬菌斑时培养基中适宜的Ca2+和Mg2+浓度分别为8 mmol/L和20 mmol/L;噬菌体ΦSCU20在储存液中适宜的pH值为8;噬菌体ΦSCU20不耐高温,经40℃保温30 min后,其活力降低到48.65%,经60℃保温30 min后,则完全失活;噬菌体ΦSCU20基因组特性研究表明,该噬菌体的基因组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65 kb。
- 艾振江刘梅芳何冬兰程国军李晓华
- 关键词:噬菌体小单孢菌40027菌株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