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75)

作品数:20 被引量:118H指数:7
相关作者:周材权侯万儒彭正松陈瑜吴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巴塘县林业局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岩羊
  • 5篇四川黑熊
  • 4篇大熊猫
  • 4篇克隆
  • 4篇矮岩羊
  • 3篇线粒体
  • 3篇克隆及序列分...
  • 3篇基因
  • 3篇RT-PCR
  • 2篇亚基
  • 2篇氧化还原酶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辅酶
  • 2篇辅酶Q
  • 2篇保护区
  • 2篇CDNA
  • 1篇蛋白亚基
  • 1篇动物
  • 1篇行为谱

机构

  • 20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四川省巴塘县...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1篇周材权
  • 10篇侯万儒
  • 6篇彭正松
  • 6篇吴夏
  • 6篇陈瑜
  • 4篇胡锦矗
  • 3篇周才权
  • 3篇杜玉杰
  • 3篇龙帅
  • 3篇潘立
  • 2篇王维奎
  • 2篇何娅
  • 2篇田丽
  • 2篇侯怡铃
  • 2篇唐伦
  • 2篇杨军
  • 1篇郝彦哲
  • 1篇曾国伟
  • 1篇刘国库
  • 1篇郑发科

传媒

  • 5篇兽类学报
  • 3篇四川动物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熊猫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铁硫蛋白亚基6基因(NDUFS6)的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The multisubunit NADH 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complex I) is the first enzyme complex in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of mitochondria. The iron-sulfur protein (IP) fraction is made up of 7 subunits, including NDUFS6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Fe-S protein 6).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iant panda’s NDUFS6 gene and coding of protein using RT-PCR combined with in silico cloning, we isolated and sequenced the cDNA encoding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iron-sulfur protein 6 of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The deduced protein sequence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is composed of 124 amino acids and the estimate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NDUFS6 protein is 13.632 kDa with an isoelectric point (PI) of 9.51. Alignment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educed protein sequence shares 85.6 %,82.4 %,76.6 % and 76.1 % homology with that of Homo sapiens, Bos taurus, Rattus norvegicus and Mus musculus, respectively.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2 Protein kinase C phosphorylation sites (14SGK16 and51SRK53) in the NDUFS6 protein of the giant panda.
王祖秀郝彦哲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RT-PCR
矮岩羊夏季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和集群行为被引量:26
2009年
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隔10min进行一次扫描纪录,记录时间为5min)对36只矮岩羊夏季昼间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将矮岩羊行为划分为取食、移动、站立、卧息和其他行为等5类。结果表明,矮岩羊在夏季有3个取食高峰(6:00-9:00、10:00-11:00和16:00-20:00);1个卧息高峰(11:00-15:00)。在时间分配上,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30.14±3.32)%,其次是卧息(26.44±3.59)%,站立(24.90±4.27)%,移动(15.73±1.26)%,而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仅占(2.82±1.00)%。通过不同个体的比较,发现成年雄性用于取食和站立的时间最多,幼体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最多,成年雌性用于卧息的时间最多。在矮岩羊集群方面,其集群类型有: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雌性群和独羊,在夏季集群平均大小为(7.81±8.42)只,2~8只的羊群,占总群数的54.05%;不同集群类型的大小差异极显著(χ2=13.197,df=3,P=0.004),混合群群体最大,而雄性群最小;雌雄比为1∶0.54,雌幼比为1∶0.26,成幼比为1∶0.17。这些都说明矮岩羊这类独特的行为和种群特征是长期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结果。
龙帅周材权王维奎潘立胡锦矗
关键词:矮岩羊节律集群行为行为生态
大熊猫AP2S1基因cDNA克隆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该研究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AP2S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AP2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片段全长为512bp,开放阅读框(ORF)为429bp,编码14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4,等电点pI为5.82,含有4种类型共5个功能位点,即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N-酰基化位点和1个网格蛋白调节素小肽链标签;且该蛋白在哺乳动物网状细胞中的半寿期(half-life)大于30h,不稳定指数(in-stability index)为26.99,属于稳定蛋白.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AP2S1基因与已报道的人、苏门答腊猩猩、牛、褐家鼠和小家鼠5个哺乳动物物种的编码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表明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物种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极其保守.
杜玉杰侯怡铃田丽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RT-PCR克隆
冬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2007年10月至12月、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冬春季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春季共观察到73群451只矮岩羊,冬季共观察到170群1036只矮岩羊。发现春季平均群大小为6.18±5.186,最大群34只;冬季平均集群大小为6.65±4.564,最大群24只;春冬两季矮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著(P>0.05)。在观察到的矮岩羊中,冬春两季矮岩羊集群都以混合群为主,分别占57.20%和45.20%;与春季相比,冬季混合群和独羊出现频率增高,而春季雌性群和母仔群增多;2-8只的集群冬季109群,春季56群,分别占总群数的64.12%和76.71%;9只以上的集群冬季46群,春季15群,分别占总群数的20.06%和20.55%。说明矮岩羊主要以2-8只的小群为主。冬季雌雄比为1∶0.64;雌幼比为1∶0.77;春季雌雄比为1∶0.72;雌幼比为1∶0.81。
刘国库周材权杨志松龙帅潘立曾国伟李开俊唐伦
关键词: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
南充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比较及易卵易雏实验被引量:9
2006年
2004年3~10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家燕、金腰燕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其繁殖生态习性及雏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家燕、金腰燕之间的易卵易雏实验.结果表明,家燕于2月中旬迁入南充,9月中旬开始迁离;金腰燕迁来较家燕晚,2月底~3月初迁入,9月中旬迁离.家燕于4月初产卵;金腰燕在4月上旬产卵.金腰燕卵的各项量衡度均较家燕的大,出壳时金腰燕雏鸟体重也比家燕雏鸟稍重.金腰燕雏鸟的体长、翅长、尾长、外部器官及体重的增长较家燕的快.而易卵、易雏的金腰燕雏鸟增长曲线则在金腰燕和家燕的雏鸟之间.易卵易雏的实验表明,在孵卵和育雏过程中,金腰燕与家燕之间彼此互换卵可以接受,易换雏鸟也可以接受.
田丽周材权胡锦矗
关键词: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生长发育雏鸟
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特征。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Ⅰ,COXⅠ)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用软件对四川黑熊及其他几个物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及COX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四川黑熊COXⅠ基因长1605bp,编码含51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6.9%,C23.1%,G18.3%,T31.8%。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蛋白质等电点为6.29,分子质量为57.2×103。以四川黑熊和已报道的其他6种动物的COXⅠ基因序列为数据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在所比较的其他3种熊类中,四川黑熊和美洲黑熊的亲缘关系最近;在牛,狗和大鼠中,四川黑熊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四川黑熊COXⅠ基因的DNA序列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动物的相应序列有很高相似性,表明COX基因在所比较的几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保守性。
吴夏侯万儒陈瑜周才权
关键词:COX系统发育树
金沙江河谷地区岩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岩羊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目前,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其栖息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岩羊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及时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必须了解它们的种群遗传结构。本文以粪便为研究材料,对来自金沙江河谷地区林线以上岩羊和林线以下矮个子岩羊共4个地理种群的169份有效样品进行线粒体CR全序列分析,共检测出210个变异位点,定义了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68,核苷酸多样性为0.0242,显示种群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基于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金沙江河谷地区的4个地理种群被划分到四川种群的2个亚分支中,但云南曲宗贡的部分岩羊和四川竹巴笼的矮个子岩羊单倍型存在共享现象。根据分子钟计算,林线上下岩羊分化时间在39~32万年前,在中更新世早中期(105~36万年前)气候影响下,导致岩羊在金沙江河谷高低海拔之间相互迁移。对于岩羊在历史上所表现出的潜在迁徙能力,我们建议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到竹巴笼自然保护区之间的金沙江河谷地区作为岩羊和矮个子岩羊的栖息地整体保护。
朱睦楠周材权
关键词:岩羊粪便种群遗传多样性
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D1)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以四川境内的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的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D1)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四川黑熊毛囊组织的总DNA中扩增出ND1基因序列.采用GenScan、Blast2·1、ORF finder和Clustal W等软件分别对DNA序列进行预测、相似性比较、ORF查找以及多序列比对,并利用PredictProtein软件对蛋白质进行预测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所得DNA序列长度为957bp,包含了ND1基因,其ORF为957bp,编码31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5·6×103Da,pI为7·83.四川黑熊的ND1基因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熊、浣熊和小熊猫等动物的ND1基因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侯万儒陈瑜吴夏彭正松周才权杨军
关键词:四川黑熊线粒体
大熊猫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的辅酶Q连接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较被引量:19
2007年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material for promulgating the giant panda(Ailuropoda melanoleuca)nucleus gene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for the formulation gen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and to put resources to rational use,the expression sequence of 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mplex ubiquinone-binding protein(QP-C)gene from the giant panda was analyzed.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DNA sequence length is 335 bp and contains a 246-nucleotide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81 amino acid residues.The pI of the protein is 10.50 and its mole cular weight is 9.60×103 Da.Topology prediction shows these QP-C proteins contain a N-glycosylation site,a potential protein kinase C phosphorylation site and a Casein kinase II phosphorylation site.Comparing the cDNA sequence with amino acid sequence of giant panda’s QP-C gene and cDNA sequence with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other species’ QP-C gene shows high similarity.The similarity is 82.3% to 95.2% and 81.5% to 95.1%.
侯万儒陈瑜彭正松吴夏唐宗祥
关键词:大熊猫克隆
基于线粒体Cyt b和核基因ZFY探讨羊族物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阐明羊族物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并解决岩羊属中矮岩羊物种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测定了来自金沙江河谷地区栖息于林线以上岩羊和林线以下矮岩羊共226份粪便DNA样品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和核基因ZFY部分序列(612 bp),结合从Gen Bank中检索到的羊族物种同源DNA序列进行比较,利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根据获得的拓扑结构初步探讨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绵羊属的绵羊与山羊属、塔尔羊属、岩羊属各物种亲缘关系最远,喜马拉雅塔尔羊和岩羊属、山羊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在进化树的岩羊属这一分支中,金沙江河谷地带岩羊和矮岩羊与内蒙古、青海、四川其它地理种群的岩羊聚为一支,同时分布在这一区域的部分岩羊和矮岩羊在Cyt b基因和ZFY基因单倍型上存在共享现象。历史上的气候事件可能造成金沙江河谷地带岩羊和矮岩羊种群之间相互迁移,偏雄性扩散促进了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因此不支持矮岩羊为独立的物种,建议将金沙江河谷地带的岩羊和矮岩羊都划分到岩羊四川亚种(Pseudois nayaur szechuanensis)。由于它们的形态和生态上存在一定的分化,建议将林线以下矮岩羊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与管理。
朱睦楠周材权何娅黄燕路迪曾小华
关键词:CYTBZFY系统进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