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18)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2H指数:10
- 相关作者:傅守祥应小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更多>>
- 视觉文化的超美学:大众经验的重构与视觉感性的飞扬被引量:11
- 2007年
- 以强大的世俗力量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的视觉文化,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对于视觉文化广泛传播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波德里亚称之为"超美学"。视觉文化转向蕴含的新感性的支点与视觉性的新奇引起了大众经验的重构,同时审美性的低限与技术性的歧路也预示了一种隐忧;现代电子图像传媒具有启蒙性拓展与权力性隐蔽的双重属性,而景观电影在凸显视觉性的同时带来了意义场虚设的实效。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以形象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在形象占支配地位的文化中,景象或景观取得了主导地位,视觉文化的基本样式明显具有转向景观的趋向。
- 傅守祥应小敏
- 关键词:视觉文化思维范式超美学视觉形象
- 大众文化的勃兴:泛审美中的“生产快乐”原则被引量:12
- 2006年
- 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当代美学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进入到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质是一种以“欢乐”为核心理念、以新型技术拓展想象时空的自由体验,在价值上它走出了两千多年来的形而上学迷雾,给感性的艺术化生活以较高的地位,完成了文化与审美从单一纯粹的、神性体验的精神圣祭到多元共生的、世俗生活的日常消费的巨大转换,形成了艺术(审美)与生活(现实)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
- 傅守祥应小敏
- 关键词:大众文化泛审美审美文化
- 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被引量:16
- 2007年
- 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正逐步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的意义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被神圣化,而昔日的现代性美学的神圣价值则被日常化。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与消费性艺术的出现并广受关注,标志着曾经边缘的大众文化已占据中心,取代往日的精英文化并引领着文化时尚。然而,当今的审美化生活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消费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内蕴着莫大的吊诡,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傅守祥
-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时尚文化伦理
- 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被引量:17
- 2007年
- 在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笼罩下,日常生活的意义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被神圣化,而昔日的现代性的神圣价值则被日常化;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使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从经典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身体感觉和生理欲念的快感美学,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当代文化的大众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像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经典美学迅速进入了自身的当代转型和现实重构,其文化立场和理论视域理应做出全面调整。
- 傅守祥
- 关键词:消费主义审美泛化大众文化
- 文化时尚的感性生存与审美体验被引量:3
- 2006年
- 作为现代性的一种典型后果,文化时尚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视听观闻、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甚至在更深度层面上重塑着人们的存在样态。从美学维度审量,时尚风行是基于现代人感性存在的快感体验与大众向度,是大众文化内在活力与文化市场机制外的民间智慧的体现,但同时要警惕“感性、愉快、当下”成为时尚美学的终结点。无信仰的繁盛与无原则的喧哗成为当今时代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样态,崇高品格的匮乏与英雄人格的稀缺成为消费时代文化被金钱和功利普遍“钙化”的后遗症。
- 应小敏
- 关键词:大众文化
- 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被引量:15
- 2007年
- 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和审美生活化图景的弥散,使当代美学走出经典美学的认识论路径、本体论路径和心理学路径,进入新的理论整合期,艺术哲学的视野明显扩大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审美风尚逐渐偏重功利性,世俗性的审美趣味基本取代了崇高与理想,但是这其中潜藏着的审美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机值得关注。随着人们对大众文化内在特征的体认加深,一个多元文化形态协调发展的文化新格局必将到来。
- 傅守祥
- 关键词:审美范式世俗化艺术哲学大众文化审美风尚
-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 傅守祥应小敏
- 关键词:数字艺术
- 文化经济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被引量:23
- 2007年
- 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融合甚至部分重合的过程。文化产业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经济”这一新的经济类型或者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文化经济”应该是一种“人文化的知识经济,”即一种在世性与神性追求双赢的知识经济。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政府发展与管理文化产业,应该将自己放在全面的文化开放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 傅守祥
-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后发优势世贸规则
- 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所导致的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在摧毁传统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也消解着艺术传统对意义的深度追求。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艺术的发展亟待解决唯技术主义的迷瘴与意义场的虚设等现实难题。"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 傅守祥
- 关键词:数字艺术视觉文化人文博弈
- 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被引量:29
- 2007年
- 傅守祥
-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大众文化历史叙事价值体系本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