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2009RFQXS22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周磊陈盈君闫景龙王南翔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丝素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手术
  • 1篇丝素纤维
  • 1篇缺损
  • 1篇桡骨骨缺损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纤维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钙骨水泥
  • 1篇骨缺损
  • 1篇骨水泥
  • 1篇骨组织
  • 1篇骨组织工程
  • 1篇复合材料修复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闫景龙
  • 2篇陈盈君
  • 2篇周磊
  • 1篇王南翔

传媒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丝素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丝素纤维(SF)/磷酸钙骨水泥(CPC)新型复合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4个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制作兔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为4组(n=12):SF/CPC组(植入SF/CPC新型复合材料)、SF/CPC颗粒骨组(植入SF/CPC新型复合材料和微小颗粒骨)、颗粒骨组(单纯植入微小颗粒骨)和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给予相同饲养环境,并于术后4、8周时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x线片示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修复,骨缺损断端硬化,而其他3组骨缺损均不同程度修复。根据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术后4周SF/CPC组骨小梁形成较SF/CPC颗粒骨组和颗粒骨组均细小,术后8周3组骨小梁形成均粗大、成熟。术后4周生物力学检测显示SF/CPC组最大弯曲载荷分别与SF/CPC颗粒骨组和颗粒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周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PC新型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性,其力学强度与富含微小颗粒骨的复合材料相似,具备一定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陈盈君王南翔周磊闫景龙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丝素纤维磷酸钙骨水泥
丝素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
2014年
蚕丝作为缝合线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其中的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丝素可制备成不同性状的新型生物材料如溶液、粉末、薄膜等,用其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已相继开展。本文主要对丝素在骨组织工程中修复骨缺损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陈盈君周磊闫景龙
关键词:丝素骨组织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