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240)

作品数:70 被引量:492H指数:13
相关作者:吴贤国张伟陈虹宇赵挺生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建筑科学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8篇隧道
  • 12篇建筑
  • 11篇施工安全
  • 8篇盾构
  • 7篇思维
  • 7篇系统思维
  • 7篇混凝土
  • 6篇地铁
  • 6篇盾构隧道
  • 4篇云模型
  • 4篇支持向量
  • 4篇支持向量机
  • 4篇质量管理
  • 4篇事故致因
  • 4篇向量
  • 4篇向量机
  • 4篇绿色度
  • 4篇绿色建筑
  • 3篇多目标优化
  • 3篇证据理论

机构

  • 6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2篇南洋理工大学
  • 5篇中国交通建设...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中交路桥建设...
  • 2篇中交第二航务...
  • 2篇中国建筑第三...
  • 2篇武昌首义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 1篇中建商品混凝...
  • 1篇中铁大桥勘测...
  • 1篇北达科他州立...
  • 1篇中交路桥华北...
  • 1篇中建三局基础...
  • 1篇中建三局基础...
  • 1篇武汉市园林建...
  • 1篇贵阳市城市轨...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35篇吴贤国
  • 25篇张伟
  • 22篇陈虹宇
  • 11篇赵挺生
  • 6篇张伟
  • 5篇覃亚伟
  • 5篇李铁军
  • 5篇王雷
  • 5篇陈曦
  • 4篇张建荣
  • 4篇陈彬
  • 3篇刘茜
  • 3篇王彦玉
  • 2篇曹春香
  • 2篇王亚敏
  • 1篇张立茂
  • 1篇汤超
  • 1篇王娟
  • 1篇杜婷
  • 1篇徐文

传媒

  • 14篇土木工程与管...
  • 8篇工程管理学报
  • 6篇工程质量
  • 5篇施工技术
  • 5篇铁道标准设计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4篇隧道建设(中...
  • 3篇建筑技术
  • 3篇工业建筑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建筑经济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混凝土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思维的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框架被引量:7
2017年
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赖以依存的基本条件,投资和建设工程量大,但长期以来存在管理方式陈旧、效率低下、事故频发等问题,在国家推行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工程的背景下,完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体系、引入先进技术和提升管理水平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以智慧化管理为目标,在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素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工程过程、目标、组织、对象和技术支撑5个子系统。提出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框架,包括实现行业信息开放共享、实现行业管理在线协同、抬升项目决策支持能力等九大管理功能,以及逐项开发子系统和软件等,再整合成为整个智慧管理平台的实现路径。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将有助于统筹和协调项目各个阶段、各类主体的管理和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促进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
张伟骆雪平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基于随机森林的混凝土早期碳化预测被引量:1
2020年
碳化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快速准确预测混凝土碳化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以松原至通榆段高速公路项目为研究背景,建立随机森林(RF)算法预测模型。构建混凝土早期碳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择碳化深度作为碳化性能评价指标,根据原始数据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Pearson相关性矩阵图分析影响因素相关度,并建立随机森林训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混凝土碳化进行预测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吴贤国王雷邓婷婷胡毅袁福银李铁军
关键词:混凝土
基于PSO-RF-NSGA-Ⅱ盾构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预测与优化控制
2023年
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与既有隧道承载力的相互作用会造成竖向和横向变形,给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行带来潜在风险。为精准预测并有效控制盾构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构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及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多目标优化框架。基于监测的样本数据集,采用PSO-RF模型对既有隧道拱底位移进行预测,得到盾构隧道主要施工参数与拱底位移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基于构建的PSO-RF-NSGA-Ⅱ多目标优化框架,对拱底竖向位移和拱底横向位移2个目标进行优化,获得盾构施工参数的帕累托(Pareto)前沿;采用TOPSIS方法计算得到最优解,实现盾构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的精准预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SO-RF-NSGA-Ⅱ框架的盾构施工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控制,既有隧道的拱底竖向位移和拱底横向位移分别降低了33.6%和35.1%,实现了盾构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的精确预测与控制。
王金峰
关键词:既有隧道多目标优化管控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殊地层盾构始发安全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21年
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观东站—新通大道站—新川路站盾构区间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在特殊地层中的盾构始发阶段安全风险进行评估。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专家意见的模糊性分析更加客观,且计算步骤相对简单实用。首先,应用WBS-RBS法识别出盾构始发阶段各项安全风险因素,并建立安全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发生损失分别打分,构建R=P×C风险矩阵评价模型,再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定级。
曹鹏俞洪良段军朝孙钊
关键词:盾构风险评估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施工承包商不同层面安全管理改进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安全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施工承包商则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核心主体。为改进施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采用访谈法分两轮进行调研,第一轮结合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归纳了施工企业、项目部和班组3个层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在之前已有研究,但未有明显改善、仍较为严重的老问题,也包括此次访谈中专家反馈次数较高的新问题。这两类问题都需要施工承包商重点关注和改进。第二轮从"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制度"和"不同层面联动配合"角度探讨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相关建议对施工安全管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张伟陈曦赵挺生
关键词:施工承包商施工安全
基于BIM绿色建筑信息化设计和绿色度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BIM进行建筑性能设计信息,明确绿色度评价的性能设计模型构件、设计模型信息管理、设计模型材料信息内容,基于BIM进行建筑性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建筑能耗分析、建筑风环境分析、建筑光环境分析、建筑可视度分析。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建立绿色建筑性能设计绿色度三级评价体系,确定了建筑的绿色度评价模型,对绿色度总体评价进行了分级,将建筑的绿色度评价分为了5个等级,提出不同层级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绿色建筑的绿色度分级标准,为解决建筑的绿色设计与评价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陈虹宇徐刚吴贤国王欣怡张立茂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信息化设计绿色度
某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结合贵阳轨道交通工程左隧于里程ZDK23+150—ZDK23+179段下穿公园2008小区的工程实际,进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通过比选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和柱基托换方案,确定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更优,因此该工程采用了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加强支护、非爆破施工等工程措施,风险可控,施工影响较小;实施加强支护、非爆破施工等工程措施后,工程顺利完工,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工期。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克宝陈发达李辉王彦玉王祥吴贤国
关键词:轨道交通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
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及实践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取得可喜进展。在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目前已初步实现质量监督站、施工现场、检测机构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监督管理信息化;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信息管理系统以及BIM等先进信息化工具在国内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及建筑总承包企业得到有效落地。但工程质量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在政府质量监督层面,仍存在各层级信息化工作统筹性有待加强、信息化工具兼容性欠佳、与企业信息化工作互动较少等问题;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已建信息系统后台工作内容库更新周期过长、信息化工具在实际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参与性一般、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的跟踪与应用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政府质量监督和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推进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林孝锴董文斌陈荣张伟
关键词:信息化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且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众多,因此有必要对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级管控,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基于系统分析和事故致因理论,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作为一个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和33个因素。以1484份事故报告为样本,结合关联规则和专家知识确定因素之间关联,建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诊断推理和敏感性分析,得到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大可能性路径,确定了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9项关键因素和4项敏感因素。并以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为例,对比事故致因的实际发生情况与贝叶斯分析结果,验证了施工安全事故致因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实用性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为安全管控和事故预防提供依据。
薛楠楠张建荣张伟赵挺生
关键词:施工安全影响因素贝叶斯网络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与实证分析被引量:29
2019年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其事故致因。首先,以系统思维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包含6个子系统、16个因素和39个子因素;然后,查阅2005—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12起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中39个子因素出现的频率,依据频率大小将事故致因划分为关键、重要、次要和一般等4个级别;最后,以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安全检查不充分和管理人员履职不充分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3个关键致因,应高度重视并重点管控。
张伟朱双娜张潇赵挺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系统思维统计分析案例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