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l0CZ05)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桐生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语言
  • 1篇战国
  • 1篇战国诸子
  • 1篇史官
  • 1篇托名
  • 1篇秦史
  • 1篇诸子
  • 1篇文本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发展
  • 1篇先秦
  • 1篇先秦史
  • 1篇先秦史官
  • 1篇先秦文献

机构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2篇陈桐生

传媒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传播在战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2013年
在社会巨变、文化转型的春秋战国之际,中国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深刻地影响到战国文学的面貌。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战国那样,传播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战国文学传播不是停留在单纯传播作品之上,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创造过程,很多战国文学文本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其他像文学语言的口语化、散文的特殊结构形式、托名的技巧、文献的保存等诸多战国文学现象,都只有从传播角度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陈桐生
关键词:文本语言托名
论战国诸子对先秦文献的保存被引量:3
2012年
先秦史官负有保存文献的职责,但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由于史官在政局动荡之下弃职奔逃,各国诸侯为僭越礼制而自毁典籍,几百年兼并战火无情地摧残诸多文献,特别是秦王朝大规模焚书,致使先秦史官系统保存的文献所剩无几。我们今天所读的先秦古书,基本上是由战国诸子百家保存下来的。战国诸子保存文献是一种分散、独立、自发的民间个人行为,他们在学派之内以师徒相传的形式来传承文献,其文献保存往往与传播、删述融为一体,诸子百家传承文献的实质是传道,他们保存下来的文献是其传道授业的产物。战国诸子的文献保存为汉以后的文献分类提供了典籍依据,对此后中国政治文化学术发展方向也有重要影响,他们所保存的是一种经由战国诸子目光选择的历史文化传统。
陈桐生
关键词:先秦史官战国诸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