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96)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程何祥周廉张荣庆王海昌李争显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恒磁场
  • 10篇细胞
  • 9篇内皮
  • 5篇细胞分泌
  • 5篇内皮细胞
  • 5篇分泌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增殖
  • 3篇平滑肌
  • 3篇脐静脉内皮
  • 3篇细胞增殖
  • 3篇下人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皮
  • 3篇磁场

机构

  • 13篇西北有色金属...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3篇张荣庆
  • 13篇周廉
  • 13篇程何祥
  • 11篇王海昌
  • 9篇李争显
  • 8篇贾国良
  • 7篇牛金龙
  • 6篇郭文怡
  • 5篇于振涛
  • 5篇王克光
  • 3篇马波
  • 3篇栾荣华
  • 3篇徐可为
  • 3篇许旭东
  • 1篇王立新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5
  • 6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恒磁场对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第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孵育法制备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实验分为6组,即对照组、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100μg/L)组及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不同强度(1×10-4T、5×10-4T、10×10-4T2、0×10-4T)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磁场作用24 h后收集标本,用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水平,并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组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1×10-4T、5×10-4T、10×10-4T和20×10-4T恒磁场组一氧化氮生成、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高于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组(P<0.05)。结论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可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产生;1×10-4T^20×10-4T的恒磁场可呈强度依赖性拮抗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对一氧化氮生成的抑制效应。
程何祥周廉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张荣庆于振涛李争显
关键词:恒磁场糖基化终产物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恒磁场对雷帕霉素作用下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恒磁场对雷帕霉素作用下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SD雄性大鼠的骨髓EPC,无菌条件下培养6d。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1ng/ml)组及雷帕霉素+不同强度的恒磁场(0.1、0.5、1.0mT)组。各组皆于24h后收集标本,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测定EPC的迁移能力。结果雷帕霉素组EPC增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252±0.006 vs 0.328±0.025,P〈0.05),EPC迁移能力显著降低(31±3 vs 48±5,P〈0.05);0.5mT和1.0mT恒磁场组EPC增殖显著强于雷帕霉素组(0.278±0.008、0.280±0.010,P〈0.05),EPC迁移能力显著高于雷帕雷素组(37±3、38±4,P〈0.05)。结论0.5mT和1.0mT恒磁场有拮抗雷帕霉素的作用,可促进EPC的增殖和迁移。
程何祥许旭东张荣庆栾荣华郭文怡王海昌于振涛周廉
关键词:电磁场西罗莫司内皮祖细胞
恒磁场对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下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糖基化终产物(AGE)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HUVEC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第3代的HUVEC,实验分为6组,即对照组、AGE组(AGE-BSA100μg/L)及AGE+不同强度(1、5、10、20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恒磁场作用24h后收集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UVEC分泌I-CAM-1的量,计数法观察HUVEC与THP-1的黏附率。结果AGE组细胞ICAM-1的分泌量显著增高(P<0.05vs对照组),而1、5、10和20Gs恒磁场组细胞ICAM-1的分泌量显著低于AGE组(P<0.05)。AGE组HUVEC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增加(P<0.05vs对照组),而1、5、10和20Gs恒磁场组HUVEC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低于AGE组(P<0.05)。结论1-20Gs的恒磁场可拮抗AGE的作用,抑制HUVEC分泌ICAM-1及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
程何祥周廉王海昌郭文怡张荣庆于振涛李争显
关键词:恒磁场糖基化终产物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恒磁场对内皮细胞分泌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与单核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泌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及HUVEC与人单核细胞株THP 1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第 3代的HUVEC ,实验分为 6组 ,即对照组、OX LDL(10 0mg·L-1)组及OX LDL +不同磁感应强度 (1、5、10、2 0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恒磁场作用 2 4h后收集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UVEC分泌ICAM 1的量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CAM 1的表达 ,计数法观察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结果 OX LDL 10 0mg·L-1刺激细胞 2 4h,ICAM 1的分泌和表达显著增高(P <0 .0 5vs.对照组 ) ;而 1、5、10和 2 0Gs恒磁场组细胞ICAM 1的分泌和表达显著低于OX LDL组 (P <0 .0 5 )。OX LDL10 0mg·L-1与HUVEC孵育 2 4h后 ,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显著增加 (P <0 .0 5vs.对照组 ) ;而 1、5、10和 2 0Gs恒磁场组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显著低于OX LDL组 (P <0 .0 5 )。结论  1~ 2 0Gs的恒磁场可拮抗OX LDL的作用 ,抑制HUVEC分泌和表达ICAM
程何祥周廉徐可为贾国良王海昌张荣庆牛金龙李争显
关键词:恒磁场单核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不同强度恒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3代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及不同强度(0.5,1.0,5.0,10.0,100.0,500.0Gs)磁场组。磁场作用时间为48h,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1.0,5.0Gs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01±0.023,0.308±0.042,0.294±0.025和0.230±0.026;t=11.20,8.65,7.92;P<0.05);10.0Gs磁场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228±0.034和0.230±0.026;t=0.26;P>0.05);100.0Gs和500.0Gs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173±0.022,0.166±0.015和0.230±0.026;t=9.17,11.68;P<0.05)。结论:0.5~5.0Gs的恒磁场可以促进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而100.0Gs以上恒磁场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马波程何祥周廉贾国良王克光张荣庆李争显牛金龙
关键词:恒磁场主动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四唑盐比色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雷帕霉素对大鼠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恒磁场的拮抗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恒磁场对雷帕霉素作用下的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NO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雄性SD大鼠的骨髓EPCs,培养6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1μg/L)组及雷帕霉素+不同强度的恒磁场组(0.1mT、0.5mT、1.0mT恒磁场组)。各组按分组条件作用24h后收集标本,MTT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抑制EPCs增殖能力0.252±0.006 vs 0.328±0.025,抑制NO分泌(22.8±4.3)μmol/L vs (36.9±5.6)μmol/L,促进EPCs凋亡(11.3±1.2)%vs(4.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5mT和1.0mT恒磁场组EPCs增殖能力分别为0.278±0.008,0.280±0.010、NO(28.0±4.2)μmol/L,(28.7±4.4)μmol/L,显著高于雷帕霉素组,EPCs凋亡率(7.5±0.6)%,(7.1±0.6)%),显著低于雷帕霉素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0.5mT和1.0mT恒磁场可拮抗雷帕霉素的作用,促进EPCs的增殖和NO分泌,并抑制EPCs凋亡。
程何祥许旭东张荣庆栾荣华郭文怡王海昌于振涛周廉
关键词:西罗莫司电磁场
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与表达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2004年
程何祥张荣庆王海昌贾国良周廉王克光牛金龙李争显王立新
关键词:恒磁场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
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第 3代HUVEC ,分为 6组 ,即对照组、AngⅡ组及AngⅡ +不同强度 (1× 10 -4T、5× 10 -4T、10× 10 -4T和 2 0× 10 -4T)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无磁场条件下培养或不同强度磁场作用 48h后收集标本 ,用MTT比色法和3 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TUNEL法 )和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μmol/LAngⅡ可抑制HUVEC增殖 ,诱导HUVEC凋亡。AngⅡ +不同强度恒磁场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AngⅡ组 (P <0 .0 5 ) ,细胞凋亡显著低于AngⅡ组 (P <0 .0 5 ) ,并呈现强度依赖效应。结论  1μmol/L AngⅡ可抑制HUVEC增殖并诱导HUVEC凋亡 ;(1~ 2 0 )× 10 -4T的恒磁场可强度依赖性拮抗AngⅡ对HUVEC的作用 ,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HUVEC凋亡。
程何祥周廉张荣庆贾国良王克光牛金龙李争显马波
关键词:恒磁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恒磁场对Ang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CAM-1及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程何祥周廉徐可为张荣庆贾国良王海昌牛金龙
关键词:恒磁场ICAM-1
恒磁场对过氧化氢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过氧化氢 (H2 O2 )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第 3代的HUVEC ,实验分为 6组 ,即对照组、1 0 0 μmol/LH2 O2 组及H2 O2 +不同强度 (1Gs、5Gs、1 0Gs、50Gs)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磁场作用 48h后收集标本 ,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和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 0 0μmol/LH2 O2 可抑制HUVEC增殖 ,诱导HUVEC凋亡 (P <0 0 5vs对照组 )。 1Gs、5Gs和 1 0Gs恒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H2 O2 组 (P <0 0 5) ,细胞凋亡显著低于H2 O2 组 (P <0 0 5) ;50Gs恒磁场组细胞增殖和凋亡与H2 O2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1 0 0 μmol/LH2 O2 可抑制HUVEC增殖并诱导HUVEC凋亡 ;1~ 1 0Gs的恒磁场可强度依赖性拮抗H2 O2 对HUVEC的作用 ,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HUVEC凋亡。
程何祥张荣庆王海昌贾国良周廉王克光李争显牛金龙马波
关键词:恒磁场过氧化氢内皮细胞增殖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