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95412)

作品数:100 被引量:1,923H指数:28
相关作者:李兴源王成山汤涌鞠平陈陈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电力
  • 40篇电力系统
  • 16篇仿真
  • 13篇负荷建模
  • 12篇直流
  • 11篇负荷模型
  • 10篇电压
  • 9篇电网
  • 9篇电压稳定
  • 9篇输电
  • 8篇暂态
  • 6篇电动机
  • 6篇电机
  • 6篇电力负荷
  • 6篇直流输电
  • 6篇综合负荷
  • 6篇高压直流
  • 6篇广域
  • 5篇电磁暂态
  • 5篇振荡

机构

  • 36篇四川大学
  • 20篇国家电网公司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河海大学
  • 15篇天津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南方电网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福建省电力有...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华北电网有限...
  • 2篇东北电网有限...
  • 2篇华中电网有限...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西华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25篇李兴源
  • 17篇王成山
  • 16篇汤涌
  • 12篇鞠平
  • 11篇陈陈
  • 9篇孙衢
  • 8篇刘天琪
  • 8篇陈谦
  • 7篇艾芊
  • 6篇侯俊贤
  • 5篇张红斌
  • 5篇赵兵
  • 5篇石颉
  • 4篇张文朝
  • 4篇徐英新
  • 4篇张东霞
  • 4篇王西田
  • 4篇郑竞宏
  • 4篇杨帆
  • 4篇朱守真

传媒

  • 26篇中国电机工程...
  • 23篇电网技术
  • 14篇电力系统自动...
  • 5篇继电器
  • 3篇华东电力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四川电力技术
  • 3篇现代电力
  • 2篇中国电力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电力系统及其...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电气传动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华北电力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5篇2009
  • 27篇2008
  • 16篇2007
  • 30篇2006
  • 7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故障限流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06年
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使短路容量增加成为电网发展中的一个日益显著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馈线及母线连接处安装故障限流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不仅如此,作者认为故障限流器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系统稳定性的提高。该文利用故障限流器具有可控串联补偿的特点,采用部分输出量反馈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定的控制规律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M atlab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减小发电机功角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曾琦李兴源温海康
关键词:故障限流器最优控制
在线识别同调机群的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被引量:33
2008年
对大型电力系统采用动态等值可显著降低计算量,并能突出主要特征。同调等值法作为动态等值的一种,其核心是同调机群的自动识别。为此,提出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应用于同调机群的在线识别,通过离线学习建立表征发电机同调性的特征参数与发电机之间同调性指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对比2组不同输入特征找出更能表现发电机同调性的特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学习、预测能力,提出采用多层动态自适应优化算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36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并且适用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能有效解决同调机群的识别问题。
文俊刘天琪李兴源任景
关键词:电力系统同调机群同调识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多馈入直流系统中逆变站滤波器投切对谐波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基于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NETOMAC,提出了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混合时域仿真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南方电网2008年多馈入直流系统各个逆变站由于滤波器投切产生的谐波电流的交互影响。对时域仿真得到的谐波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某逆变站退出或投入任意类型的一组交流滤波器会使逆变站流入交流母线的对应谐波电流增大或减小,多个换流站的不同类型滤波器进行组合投切时,不同逆变站之间由于电气距离较近所产生的谐波交互影响可能造成投切效果和预期不同、甚至相反。
郝巍李兴源金小明吴小辰颜泉
关键词:多馈入直流系统混合仿真
基于改进广义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被引量:10
2008年
常规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往往离线整定其参数,未能考虑实际系统多样的运行方式,因此不能很好地提供阻尼来抑制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为此,采用改进的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设计PSS。该控制器针对传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计算量大这一缺陷,运用快速算法,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在确定广义预测控制器参数上,改进的算法综合考虑控制增量对系统的影响及系统的动态性能,不断修正目标函数中控制增量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PSS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调节精度,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抑制低频振荡。
朱海貌刘天琪李兴源
关键词:低频振荡电力系统稳定器广义预测控制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法被引量:29
2008年
常规的负荷建模统计综合法工作量较大,精确性不够,无法考虑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文中提出充分利用营销部门负荷控制系统采集的用户侧功率信息和能量管理系统(EMS)提供的变电站功率信息,结合经过简化的抽样人工调查统计,实现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由于负荷控制系统和EMS对用户基本资料与实际用电情况可自动更新,因此,负荷模型参数可以实现动态、长效管理。给出了在福建电网安兜变电站实际应用的结果。
陈谦黄文英李成方朝雄赵红嘎施雄华鞠平
关键词:负荷控制系统抽样调查
静态电压稳定负荷裕度分析方法比较被引量:34
2008年
电压稳定负荷裕度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连续潮流法和原-对偶内点法。利用IEEE118节点系统和一个实际的电力网络作为算例,对2种主要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计算精度方面,两者计算结果差别并不是很大,当内点法选取的变量约束与连续潮流相当时,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在可靠性方面,内点法作为一种迭代算法,当计算无法达到收敛条件时无法给出最终结果,而建立在潮流计算上的连续潮流一般情况下可以给出满意结果;在计算灵活性方面,连续潮流可以灵活地设定负荷增长方式、调整负荷增量分摊顺序,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考虑输电线路的开断操作,计算结果符合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更具有实用价值。另外,连续潮流具有丰富的计算中间信息,因此连续潮流法较内点法有着较大的优势。
文学鸿袁越鞠平
关键词:电压稳定连续潮流内点法负荷裕度
同型多机电力系统间扭振相互作用的等效简化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并列运行的同型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稳定性的等效简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相似矩阵具有相同特征值的原理,通过构造合适的变换矩阵,将同型N机系统的系统矩阵变换为具有N个子块的分块对角阵,其中N-1个子块完全相同,从而使N机系统的SSR问题可以简化为具有两类结构的N台单机系统来研究,并给出了这两类单机系统的建模方法。采用该等效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维数,且保留了全部的系统特征值信息。理论推导和算例结果都显示了该等效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杨帆王西田徐英新陈陈
关键词:多机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
汽轮发电机汽门开度的分散非线性预测控制被引量:12
2006年
基于非线性预测控制理论,设计出具有闭型解析解控制律的汽轮发电机汽门开度分散非线性预测控制器。该控制器并不要求进行在线优化计算,从而避免了繁重的计算负担。控制器的输入为当地可测量信号且与网络参数无关,从而实现了分散控制。通过在6机22母线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蒋铁铮陈陈艾芊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散控制非线性预测控制
2011年国际供电会议系列报道 分布式能源发展与用户侧电能的高效利用被引量:45
2012年
对第21届国际供电会议的分布式能源(DER)与高效用能专题进行了梳理,围绕分布式电源(DG)/DER规划及研究、含DG/DER的配电网控制、用户侧发展及DG/DER技术4个方向详细归纳并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在该领域研究工作的重点、难点与进展情况。所述内容希望能够开拓中国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加深对当前配电网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的理解,并最终推动国内智能配电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王成山李鹏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
基于改进遗传内点算法的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被引量:50
2009年
将遗传算法和内点法相结合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改进了传统的遗传算法,采用混合编码和动态调整选择、交叉、变异算子,并在适应度函数中引入了内点法的对数障碍函数,有效地解决了实际系统的离散变量和状态变量易在边界取得的问题。在无功优化模型中,计及了网损,电压平均偏离,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和调控费用4个指标。IEEE14和IEEE57节点算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且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邱晓燕张子健李兴源
关键词:多目标无功优化遗传算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