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20200002)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劳方业邓海华陈健文陈勇生符成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抗虫
  • 3篇BT
  • 2篇性状
  • 2篇抗虫性
  • 2篇甘蔗
  • 1篇多样性
  • 1篇性状分析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利用
  • 1篇蔗糖
  • 1篇蔗糖含量
  • 1篇糖含量
  • 1篇条螟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品系
  • 1篇抗虫品系
  • 1篇AFLP

机构

  • 4篇广州甘蔗糖业...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陈勇生
  • 4篇陈健文
  • 4篇邓海华
  • 4篇劳方业
  • 2篇刘福业
  • 2篇翁丽星
  • 2篇汪联辉
  • 2篇符成
  • 2篇刘睿
  • 2篇沈万宽
  • 1篇陈仲华
  • 1篇陈海宁
  • 1篇何慧怡
  • 1篇吴文龙
  • 1篇李奇伟
  • 1篇张琼
  • 1篇齐永文
  • 1篇张垂明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甘蔗糖业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转Bt基因甘蔗杂交利用初探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Y3、Y4与优良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探索转Bt基因甘蔗杂交利用的可能性。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杂交后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测定的12个杂交组合的641株实生苗中,有45株含Bt基因,占7.02%,转Bt基因甘蔗育性及其杂交亲和力偏低。PCR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高度一致。田间试验表明,绝大多数低代Bt基因甘蔗品系在农艺、经济性状方面,与优良栽培品种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加强优良Bt甘蔗品系的杂交利用。
劳方业陈健文陈勇生邓海华符成刘福业刘睿张垂明
关键词:杂交抗虫品系
转Bt甘蔗遗传多样性与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6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对13个转Bt基因甘蔗品系及其供体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态性位点率偏低。第1组的多态性位点率为21.00%,第2组多态性位点率为31.80%,总的多态性位点率为42.50%。聚类分析明显把15个品系(种)分为2大类,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第1组全部的6个材料聚为Ⅰ类,第2组的9个材料聚为Ⅱ类。外源Bt基因的导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质的多样性,但增加幅度不大。虽然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不高,但性状变化比较明显,经济性状普遍变差,抗虫性可分为1~5级。
劳方业何慧怡陈勇生陈健文刘睿邓海华
关键词:AFLP性状
转Bt基因甘蔗抗虫性及重要经济、农艺性状的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为评价转Bt基因甘蔗的抗虫性,对6份转Bt甘蔗品系(Y2、Y3、Y4、T1、T2和T3)进行室内抗虫性鉴定实验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抗虫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抗虫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感染结果大体吻合,各参试材料在两个试验点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致,Bt基因表达稳定,所有参试品系抗虫性均明显比相应的供体品种强,其中Y4和T2的抗性最强,T3相对较弱;在经济性状方面,Y3、Y4和T3的蔗茎产量、含糖量与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相当,但甘蔗蔗糖含量较低;T2的甘蔗蔗糖含量则超过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但农艺性状较差,茎产量和含糖量低。
陈勇生翁丽星劳方业邓海华汪联辉齐永文沈万宽刘福业吴文龙符成陈健文
关键词:抗虫性蔗糖含量
鉴定转Bt甘蔗抗条螟的方法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采集蔗田条螟Procerasvenosatus Walker的蛹,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羽化、交配、产卵、孵化的方式获得虫源,并将初孵幼虫接于检疫温室桶栽的13个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心叶上,7d后调查幼虫的生长死亡情况以及甘蔗受害程度。结果表明,综合幼虫的生长死亡情况和甘蔗受害程度二项指标,能更准确评价甘蔗的抗虫性,13个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抗虫性差异悬殊,从高抗到高感不等。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转Bt基因甘蔗抗虫性鉴定的一个主要方法。
劳方业翁丽星李奇伟陈勇生汪联辉陈健文陈仲华张琼沈万宽陈海宁邓海华
关键词:条螟抗虫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