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708)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锋崔党群尚晓丽张福彦董中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籽粒
  • 4篇小麦
  • 3篇普通小麦
  • 3篇籽粒硬度
  • 3篇基因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变异
  • 2篇小麦籽粒
  • 2篇PUROIN...
  • 2篇PUROIN...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新品系
  • 1篇性状
  • 1篇中国小麦
  • 1篇品系
  • 1篇小麦新品系
  • 1篇麦区
  • 1篇控制基因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周口市农业科...

作者

  • 4篇崔党群
  • 4篇陈锋
  • 3篇尚晓丽
  • 2篇董中东
  • 2篇张福彦
  • 1篇许海霞
  • 1篇李欢欢
  • 1篇左爱辉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分子鉴定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以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其籽粒硬度相关基因的鉴定,明确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PCR扩增、酶切以及DNA测序技术,对来自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表型、puroindo1ine基因型及其puroindo1ine b-2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黄淮麦区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1.5%。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5.6%和22.9%,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3.2—82.6。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发现有Pinb-D1b、Pinb-D1p和Pina-D1b共3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最高,为86.5%,Pinb-D1p和Pina-D1b分别为7.5%和6.0%。通过对puroindo1ine b-2变异检测,发现在调查的所有小麦材料中,D和A基因组上均含有Pinb-D2v1和Pinb-A2v4,其中,86份小麦品种(系)B基因组上的基因型为Pinb-B2v3,剩余的23份材料为Pinb-B2v2。通过对位于普通小麦B基因组puroindo1ine b-B2的2个基因型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发现Pinb-B2v3变异的小麦品种(系)在穗粒数、单穗粒重、旗叶长和旗叶面积上均显著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同时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千粒重、小穗数、粒长、粒宽和旗叶宽等性状也略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结论】在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中,硬质麦比例较高,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硬质麦中,Pinb-D1b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在puroindo1ine b-2基因位点上,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产量相关性状略优于Pinb-B2v2变异类型小麦。
张福彦陈锋董中东尚晓丽崔党群殷贵鸿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产量性状
中国小麦历史品种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被引量:2
2011年
小麦籽粒硬度是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由位于5D染色体短臂的一对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为了解我国早期小麦品种的硬度分布规律,本试验以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26份历史品种和高代品系为材料,对其SKCS硬度和基因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历史品种中软质麦所占比例较高,为42.9%,显著高于先前报道的我国当前主栽冬麦品种中的软质麦比例;硬质麦所占比例为44.4%,显著低于先前报道的我国主栽冬麦品种中的硬质麦比例。各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中,Pina-D1b类型和Pinb-D1b类型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2.9%和39.3%,其余硬质类型均为Pinb-D1p类型,为17.8%。截至目前,所发现的Pinb-D1p类型均在中国品种中,由于早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种质资源交换较少,因此,中国可能是Pinb-D1p类型的起源地。在对各种puroindoline类型的硬度比较后,发现除各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与野生型硬度差异达显著水平外,Pina-D1b类型硬度值也显著高于Pinb-D1b和Pinb-D1p类型,而后二者之间硬度没有显著差异。
陈锋尚晓丽董中东崔党群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及其控制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是引起面制食品褐变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测试小麦籽粒PPO活性的方法为邻苯二酚法和L-DOPA法等。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籽粒PPO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基因型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影响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基因主要位于2AL染色体上的Ppo-A1位点和2DL染色体上的Ppo-D1位点。目前,在Ppo-A1位点已发现7种等位变异类型,在Ppo-D1位点已发现4种等位变异类型,其中Ppo-A1b和Ppo-D1a类型表现出低PPO活性,而Ppo-A1a和Ppo-D1b类型则表现出高PPO活性。依据其序列特征,已经有PPO16、PPO18、PPO29和PPO33等多个籽粒PPO活性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被开发,从而为以颜色为目标的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的检测方法及其遗传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功能性分子标记研发情况,旨在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及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用信息。
陈锋左爱辉崔党群
关键词:小麦多酚氧化酶等位变异
小麦籽粒硬度基因型鉴定及其与吹泡仪和混合仪参数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以我国黄淮麦区35份小麦高代新品系为材料,通过测定其籽粒硬度表型、puroindoline基因型及其吹泡仪和混合仪参数,分析了籽粒硬度表型和基因型与吹泡仪和混合仪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发现,SKCS籽粒硬度与混合仪参数中的C1、C2、C3、C4值、幅度、吸水率、C3-C2值以及吹泡仪参数的P值、L值、G值和P/L值之间均极显著相关(P<0.01)。方差分析表明,puroindoline基因对大多数吹泡仪和混合仪参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Pina-D1b类型小麦品系的P值、W值和P/L值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Pinb-D1b类型,但野生型小麦品系的L值、G值和Ie值则均显著高于Pinb-D1b和Pina-D1b类型。另外,2种硬质基因型(Pinb-D1b和Pina-D1b)小麦品系的C1值、C2值、C2-C1值、幅度和吸水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而野生型小麦品系的C3值、C4值和C5值则显著高于2种硬质基因型。
陈锋李欢欢张福彦尚晓丽许海霞崔党群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