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086)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 H指数:6 相关作者: 汪益敏 陈页开 邹超 曾泽民 汪朝晖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软土地基上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行车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的动力响应开展了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柔性路面结构中面层材料和基层材料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考虑到了地基土层,尤其是软土地基对路面结构疲劳和车辙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建造在软土地基上柔性路面的的动力特性,应用ABAQUS中的隐式动力有限元法,充分考虑地基土的弹塑性特性,对车辆单次加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特性以及多次加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累积变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陈页开 任超关键词:行车荷载 动力分析 沥青路面 弹塑性 软土地基 考虑蠕变效应的软土地基加筋土挡墙变形 被引量:5 2013年 为探讨加筋土挡墙结构与软土地基共同作用下的长期性能,通过室内蠕变试验研究了土工格栅和软土的蠕变特性,并结合试验所得的蠕变参数建立了考虑蠕变效应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一座软土地基上的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实例工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考虑加筋材料蠕变的加筋土挡墙长期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软土地基上加筋土挡墙的长期蠕变力学行为;加筋土挡墙侧向位移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侧向位移沿挡土墙墙高分布呈现中部变形大、两端变形小的特征;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随时间而沿墙高上升;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各加筋层的最大拉力和最大应变发生位置与目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理论认为的朗肯破坏面位置不同.文中还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时间下土工格栅拉力与应变沿墙高的分布规律,为软土地基上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汪益敏 邹超 高水琴关键词:道路工程 加筋土挡墙 土工格栅 蠕变效应 有限元分析 路基刚度对冲击碾压混凝土路面动力破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揭示路基刚度对冲击碾压混凝土路面动力破碎效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动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冲击碾压改建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不同路基刚度对四楞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混凝土路面动力破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随着路基刚度的增大,板的瞬时竖直变形最大值减小;纵向拉应力有减小的趋势,而相应的纵向压应力逐渐增大;横向拉应力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路基刚度较小时,路面板横向的拉应力大于纵向的拉应力,而随着路基刚度的增大,纵向拉应力增大幅度大于横向拉应力的增长幅度,最后纵向拉应力大于横向拉应力.随着路基刚度的增大,路面板底的纵横塑性应变最大值相应减小,纵向塑性区分布范围逐渐增大并向板中集中,而横向塑性区分布范围逐渐减小,且由原来的纵向分布变为横向分布.结论路基刚度对于冲击碾压改建破碎路面的效果和性状有较大影响,路基刚度越大路面越难以破碎,断裂方向由纵向逐渐转为横向,针对不同刚度路基建议根据破碎效果选择对应的施工路线. 胡昌斌 阙云 王国业关键词:冲击碾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刚度 一种新型加筋土整体式桥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加筋土整体式桥台是一种结合加筋土技术和整体式结构的新型桥台,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重力式桥台、加筋土挡墙桥台、整体式桥台、整体式加筋土桥台4种不同的桥台形式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整体式桥台的动力稳定性最好,产生振动变形破坏的临界加速度值相比加筋土桥台提高幅度超过1倍。填土下部的加筋层承受的拉应力最大,如果在台背填土中设置多层加筋材料,并且加筋层与面墙牢固联结,台背土压力可以减小近50%,台背填土未观测到沉降,能有效防止桥台结构物在动力作用下产生倾斜破坏。 伍家超 汪益敏 高水琴 贺军关键词:道路工程 振动台试验 反复荷载试验 土压力 动力稳定性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列车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014年 国内很多城市的地铁车辆段正在规划和实施上盖物业开发,为了分析和评价地铁车辆段列车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对广州地铁3号线厦沼车辆段试车线临近地面及建筑物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振动的传播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我国环境振动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段试车线列车正常运行时,临近地面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振动,实测的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66.4~91.2dB,竖向振动的响应频带为10-120Hz,竖向振动峰值出现在25~40Hz之间;试车线列车运行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最大振动加速度级为48.9~76.2dB,振动沿结构物向上传播时,振动频率成分主要是5~60Hz,楼板振动分频最大加速度级出现在20~25Hz之间;在距离轨道0-30m范围之内,地面振动与建筑物振动均已经超过相关国家振动标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时在试车线临近区域采取减振设计措施控制环境振动影响十分必要. 汪益敏 曾泽民 邹超 陈页开关键词:地铁 车辆段 试车线 现场测试 静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拓宽路堤土中应力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018年 为探究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直接拼接拓宽路堤受力和变形特征,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模型试验系统,通过改变软土地基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加铺层数对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直接拼接路堤进行一系列模型试验,研究各种工况下旧路与新拓宽路堤土中应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拓宽路堤在荷载作用下新旧路各断面土中竖向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受路堤填土边坡与下伏地基侧向约束条件的影响,荷载作用下土中竖向应力在填土路堤与地基内沿深度方向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分布特征;软土地基拓宽路堤差异沉降对新旧路结合部位土中竖向应力影响较大,土中竖向应力随着差异沉降增大而增大;旧路范围内土中竖向应力受差异沉降的影响不大;在拓宽路堤填土的顶部和底部各布设一层土工格栅加筋层时可明显减小路堤土中竖向应力和路堤沉降:相同荷载作用下对比无加筋路堤,铺设2层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顶面沉降最大可以减少62%,土工格栅加筋对软土地基拓宽路堤沉降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汪益敏 闫岑 于恒 李奇关键词:软土地基 模型试验 拓宽路堤 土工格栅 土中应力 无面板式高陡加筋土挡墙的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在高陡填方区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且至变形稳定持续时间长。文章以某填方边坡为例,对无面板式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性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面板式高陡加筋土挡墙的大变形,主要是地质条件、填料及土工格栅材料、施工条件、面板等综合影响。基此,提出了防患加筋土挡墙变形的相应建议。 黄伟达关键词:加筋土挡墙 填方边坡 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分析软基的固结行为及路堤填土高度、桩弹性模量、桩间距对路堤沉降与固结行为的影响。采用了圆柱形单元结构模型,在模型中应用比奥特固结理论与剑桥模型进行耦合分析,着重对路堤沉降、土拱比、综合效率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使用土工格栅与水泥搅拌桩能有效地减小软基沉降的结论,并对路堤荷载转移机理进行了阐释。 陈页开 艾建文 周捡平 徐俊豪关键词:土工格栅 水泥搅拌桩 微型管桩高频振动贯入过程挤土效应数值分析 2017年 高频振动贯入桩因具有低噪音和低振动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微型管桩高频振动贯入过程的机理,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微型管桩高频振动贯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桩贯入过程中桩挤土应力和挤土位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桩高频贯入过程中,桩周土体水平应力在径向方向上急剧衰减;深度方向上,土体水平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桩端下方,且最大值随桩的贯入深度增加而增加;地表位移以隆起为主,随径向距离增大而减小;群桩依次贯入时,后打入桩会造成先打入桩周边土体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增加。 孟伟 陈页开关键词:高频振动 挤土效应 Mic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damage evolution in splitting test of asphalt mixtures 被引量:1 2010年 A methodology was presented relat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phalt mixtures to their damage behavior. Digital image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apture the asphalt mixtur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asphalt mixture through splitting test. Aggregates were modeled to be linearly elastic, and the mastics were modeled to be plastically damaged. The splitting tes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heterogeneity, the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and air void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amage evolution approach. The damage behavior of asphalt mixture considering material heterogeneit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ypothesis of homogeneous materi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xtended to the numerical analysis for the other micr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sphalt concrete. 陈页开 虞将苗 张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