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06SK2007)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旷文勇张广森周新伏郑敏翠李睿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5篇人骨髓
  • 5篇人骨髓间充质...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血清
  • 4篇脐带
  • 4篇脐带血
  • 4篇脐带血清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3篇定向分化
  • 3篇体外
  • 3篇自体
  • 3篇自体骨
  • 3篇自体骨髓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4篇旷文勇
  • 3篇张广森
  • 2篇李睿娟
  • 2篇郑敏翠
  • 2篇周新伏

传媒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骨髓穿刺液10ml,采用含10%脐带血清的DMEM/F12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诱导BM—MSCs定向分化。结果BM—MSC—Ss高表达CD29、CD73、CD105,不表达CD34、CIM5、CD31,BM—MSCs体外能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脐带血清培养的BM—MSCs的具有较高的纯度和体外分化能力,脐带血清培养BM—MSCs适合临床应用。
旷文勇周新伏李睿娟郑敏翠张广森
关键词:胎血骨髓细胞
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临床应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等4种不同培养体系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效果,建立一种适合临床移植需要的人BM-MSCs培养方法。方法:从20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BM-MSCs,分别用含10%脐带血清、胎牛血清(FCS)、成人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Cult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BM-MSCs定向分化。结果:采用4种培养体系都能从骨髓液中分离培养出BM-MSCs,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相似,而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比FCS和AB型血清组高(均P<0.05),而CD31阳性率低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阳性率高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与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相似,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适合临床应用。
周新伏旷文勇罗自勉张广森符桑刘利华唐铁钢李佳元陈绍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清定向分化
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背景:骨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少,因此课题立项设计之一即如伺得到足够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避免细胞培养过程中因动物血清造成的病原体污染和异种血清所致的过敏反应。目的:拟建立脐带血血清培养系统,以实现体外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目标。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12份骨髓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6例采自正常供者,6例采自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肿瘤患者。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未抗凝的脐带血,静置待血凝块完全析出后吸取血清,离心弃沉淀,取各项病原微生物检测均呈阴性的脐带血血清用于细胞培养,临用前56℃水浴灭活30min。抽取正常供者和肿瘤患者的骨髓液100mL/份,采用Ficoll Paque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脐带血血清的DMEM/F12进行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低温、液氮冻存,4-8周后予以解冻复苏,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锥虫蓝染色后,N/k成骨诱导体系培养14d,碱性磷酸酶染色;加入脂肪诱导体系培养14d,油红O染色。主要观察指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的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培养至第4代,接种后两三天为生长潜伏期,3-5d为对数增殖期,5-7d细胞生长缓慢进入平台期。采自正常供者和肿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前后扩增数量均基本相似(P〉0.05),细胞存活率均〉96%,CD29、CD73、CD105阳性率均〉90%,CD31、CD34、CD45阳性率均〈5%,诱导2周后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阳性率均〉85%。结论:应用灭活脐带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
旷文勇周新伏张广森刘利华陈绍芳符桑唐铁钢李佳元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清细胞培养定向分化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英文)
2012年
背景:为了解决造血微环境受损导致造血重建延迟或失败这一常见难题,国内外研究开始尝试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采用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5或6个周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前取自体骨髓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方案为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足叶乙甙或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回输单个核细胞2.98×106/kg,3.84×108/kg,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3.8×106/kg,3.96×106/kg。结果与结论:例1移植后10d白细胞下降至最低值,为0.1×109L-1,中性粒细胞为0×109L-1,移植后12d血小板下降至最低值45×109L-1,外周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为移植后15d。例2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低谷时间为移植后5d,外周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为移植后9d。移植相关并发症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痔感染,经过相应处理感染控制。结果说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造血重建快,肿块或肿大淋巴结消失,近期疗效可,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罗自勉周新伏旷文勇雷晓宇谭振清尹亚飞唐铁钢刘利华刘康李佳元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淋巴瘤单个核细胞
脐带血血清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干细胞移植病人造血重建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脐带血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干细胞移植病人造血重建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用10%脐带血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计数BM-MSC的数目,观察其造血重建时间、不良反应。结果:采用10%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培养BM-MSC,回输时达到2.82-3.96×106/kg,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0.1×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9-12天,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9-15天,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0%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是一种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分离、培养人BM-MSC的方法,此法培养的BM-MSC联合APBSC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加速了造血重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罗自勉周新伏旷文勇雷晓宇谭振清尹亚飞唐铁钢刘利华刘康李佳元
关键词: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恶性淋巴瘤造血重建
脐带血清和成人自体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为避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异种血清的排斥以及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效率,制备脐带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比较脐带血清和成人自体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10/2008-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16份骨髓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方法:采用FicollPaque细胞分离液从16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含体积分数为10%脐带血清、成人自体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及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③表面标志物的鉴定。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成脂情况。结果:①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两种血清培养条件下,只有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脐带血清组S期细胞多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②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均在90%以上,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而CD31、CD34、CD45的阳性率均在2%以下,CD31阳性率低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③脐带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阳性率和脂肪细胞阳性率均高于自体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比成人自体血清组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旷文勇周新伏李睿娟郑敏翠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清定向分化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移植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 BM-MSC)联合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此类疾病的报道极少。笔者运用该方法成功治疗3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罗自勉周新伏旷文勇雷晓宇谭振清尹亚飞唐铁钢刘利华刘康李佳元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复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2012年
近几年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性淋巴瘤成为研究热点,但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BM-MSC)联合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性淋巴瘤报道极少,我们成功移植1例,总结如下。患者,女,2010年11月底触及右下腹部包块。
罗自勉周新伏旷文勇雷晓宇谭振清尹亚飞唐铁钢刘利华刘康李佳元
关键词:干细胞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