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503102000023)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邓宇斌蔡拓叶伟标叶美红周艳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医学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氧
  • 4篇细胞
  • 3篇缺血
  • 3篇缺氧诱导
  • 3篇缺氧诱导因子
  • 3篇脑缺血
  • 3篇干细胞
  • 2篇凋亡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介导
  • 2篇基因
  • 2篇BMSCS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多聚
  • 1篇多聚乙烯亚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邓宇斌
  • 3篇蔡拓
  • 2篇周艳芳
  • 2篇叶美红
  • 2篇叶伟标
  • 1篇叶关红
  • 1篇王晔
  • 1篇甘丹卉
  • 1篇陈晓爱
  • 1篇徐波
  • 1篇卢碧燕
  • 1篇李燕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Scienc...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丹酚酸B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修复及量效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丹酚酸B(Sal B)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O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促功能恢复作用.探讨Sal B在急性SCI治疗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参照Allen法制作SD大鼠T9脊髓节段急性损伤模型.腹腔注射Sal B或PBS液,按照注射液的不同分为4组:Sal B高剂量组(20mg/kg组),Sal B中剂量组(10mg/kg组),Sal B低剂量组(2mg/kg组)和对照组(注射PBS液),每组12只。用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损伤脊髓节段MMP-1、c-Fos抗体表达情况,用于湿重法评价的水肿程度,并采用后肢功能评分(BBB)评分评价10d内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损伤后4h Sal B治疗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损伤后1d HE染色切片显示Sal B组治疗后局部组织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数量减少,损伤后1d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al B治疗组比对照组MMP-1表达减少,c-Fos表达下调;Sal B治疗组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从SCI后第7天起,Sal B组高剂量组(20mg/kg组)和对照组之间的BBB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标改善情况与Sal B剂量呈正相关性。结论Sal B可减轻大鼠SCI后的组织损伤,下调损伤相关因子MMP-1和c-Fos的表达,降低损伤局部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轻组织水肿.并能促进损伤大鼠的功能恢复。
邓宇斌甘丹卉卢碧燕叶关红徐波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损伤丹酚酸B髓过氧化物酶
HIF-1α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突变型HIF-1α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HIF-1α-MSCs)对缺氧损伤所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以神...
蔡拓邓宇斌叶伟标周艳芳陈永明
关键词:HIF-1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C12细胞缺氧凋亡
文献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作为低氧反应的核转录调节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在缺氧时表达上调,并通过与低氧反应元件结合,调控一系列下游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葡萄糖转运体、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基因表达,在血管生成、无氧代谢以及细胞存活、增殖、迁移、分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HIF-1的结构功能、活性调节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蔡拓周艳芳邓宇斌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脑缺血脑损伤
HIF-1-modified BMSCs improve migration and reduce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stroke in rats被引量:3
2013年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have been demonstrated ameliorating neurologic deficits after stroke.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the key regulator of cellular responses to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can activate multiple genes involving in crucial aspects for neurologic recovery.In this study,we present that rat BMSCs overexpression of HIF-1showed higher expression of HIF-1 target genes in HIF-1-BMSCs,including CXCR4,EPO,and VEGF.BMSCs-mHIF-1 also exhibited an enhanced mobility towards the ischemic area within rat brain.Neural cell apoptosis in ischemic brain shown less severe in rats transplanted with HIF-1-BMSCs.Furthermore,the number of cells expressing neural progenitor markers PAX6 and DCX were increased in BMSCs-mHIF-1-transplanted rat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F-1 in BMSCs reduces neuronal apoptosis and promotes neurogenesis after stroke in rats.
YE ZhiZhongYE WeiBiaoDENG YuBinWANG JueZHOU GuangQianZHANG XiuQuan
关键词:神经细胞凋亡HIF-1缺氧诱导因子1干细胞移植
慢病毒载体介导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促进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获得稳定转染HIF-1α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于缺血后3h经股静脉进行体内移植。在细胞移植后的1、7、14、28d进行神经功能检查,使用TTC染色观察缺血体积,分别通过TUNEL和pax6、DCX抗体免疫荧光双标分析缺血侧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情况。结果:脑缺血BMSCs-mHIF-1α治疗组在14d和28d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脑缺血BMSCs-mHIF-1α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小于缺血组;脑缺血BMSCs-mHIF-1α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在14d和28d明显少于缺血组(P<0.05);细胞移植后7d,脑缺血BMSCs-mHIF-1α治疗组在海马区域观察到pax6/DCX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缺血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HIF-1α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抗凋亡及激活并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至缺血区可能是静脉注射HIF-1α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的机制。
叶伟标邓宇斌叶美红蔡拓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脑缺血缺氧诱导因子-1
纳米载体多聚乙烯亚胺介导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阳离子多聚物聚乙烯亚胺(PEI)作为纳米级非病毒类基因转染载体,以其制备简便、可表面修饰、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PEI应用于体外转染干细胞或靶向递送基因入脑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认为聚乙烯亚胺存在细胞毒性及转染效率较低等问题,向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出了新的应用要求;但靶向修饰等新兴的材料研发思路为PEI在脑血管疾病基因治疗领域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晓爱邓宇斌
关键词:多聚乙烯亚胺基因转染干细胞脑靶向
BMSCs移植后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改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缺血对照组和移植治疗组(n=24/组),缺血24h后移植治疗组经尾静脉移植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06cells/mLPBS)。移植后14d用Nissl染色观察移植前后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缺损变化。于移植后1、7和14d用mNSS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综合评价,于移植后1、3、7和14d用ELISA方法检测缺血中心区脑组织和缺血半暗带中的海马和皮质中VEGF的表达。移植后14d用免疫荧光观察移植后缺血侧海马新生神经元的迁移。结果BMSCs移植14d后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Nissl染色发现BMSCs移植组缺血脑组织中尼1氏体的缺损比对照组少。BMSCs移植组缺血半暗带区的海马在1和3d[(63.324±0.625)pg/mL,(60.125±1.127)pg/mL]与对照组[(31.097±0.677)pg/mL,(35.05±0.681)pg/mL]相比VEGF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的皮质中VEGF的表达在BMSCs移植后7和14d[(36.945±0.625)pg/mL,(32.177±1.127)pg/mL],与对照组比[(31.219±0.677)pg/mL,(25.636±0.681)pg/mL]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14天,BMSCs移植组能观察到缺血侧海马新生神经元的迁移。结论BMSCs移植后可使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移植的BMSCs通过分泌VEGF等营养因子,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脑缺血损伤区迁移,参与损伤修复从而改善脑缺血神经功能。
叶伟标邓宇斌王晔蔡拓周艳芳叶美红李燕
关键词:脑缺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