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6078)

作品数:15 被引量:211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红漫黄和林增祥陈敬文金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玉米秸
  • 8篇玉米秸秆
  • 8篇秸秆
  • 6篇纤维素
  • 5篇纤维
  • 3篇稀酸
  • 3篇固定化
  • 3篇半纤维素
  • 2篇动力学
  • 2篇水解
  • 2篇纤维素酶
  • 2篇纤维素原料
  • 2篇壳聚糖
  • 1篇氧化钛
  • 1篇液晶
  • 1篇液晶材料
  • 1篇乙醇
  • 1篇乙烯
  • 1篇乙烯基三乙氧...
  • 1篇抑制物

机构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江苏省工业生...

作者

  • 14篇张红漫
  • 8篇黄和
  • 7篇林增祥
  • 4篇陈敬文
  • 3篇金强
  • 3篇赵晶
  • 2篇郑荣平
  • 2篇胡龄
  • 2篇严立石
  • 2篇吕浩
  • 1篇于文涛
  • 1篇高旭升
  • 1篇顾铭燕
  • 1篇徐勇
  • 1篇应汉杰
  • 1篇胡学超
  • 1篇崔丁维
  • 1篇陈欢林
  • 1篇白云翔
  • 1篇瞿亮

传媒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环素-Ca^(2+)-CTMAB三元配合物体系荧光光谱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Ca2+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四环素(TC)的荧光增敏作用,提出了一种利用Ca2+-TC-CTMAB三元配合物协同增敏体系来测定TC含量的新方法。在Ca2+、CTMAB及TC共存体系中,由于三元配合物的生成使TC的荧光强度急剧增加,其荧光强度与TC浓度在8.0×10-9~1.0×10-5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97×10-9mol/L。该法用于TC片剂、尿液及牛奶中残留TC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2.4%~98.3%。同时对TC在不同介质中的荧光增敏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红漫顾铭燕黄金恋高旭升
关键词:四环素CA2+CTMAB荧光法
真空膜蒸馏浓缩半纤维素水解液的研究
2012年
采用真空膜蒸馏技术浓缩半纤维素水解液,考察了料液的流速、温度、浓度等对膜通量和挥发性发酵抑制物的影响,并进行浓缩试验。结果表明,膜蒸馏对木糖的截留率在99.99%。随着进料流速、进料温度、抑制物浓度和真空度的增加,膜通量增大;糠醛的分离因子随料液温度、真空度、抑制物浓度增加而减少,随流速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这些操作参数对甲酸、乙酸的分离因子影响不大。在进料温度65℃,料液流速1.5 L/min,真空度0.095 MPa的条件下进行连续浓缩试验,初始膜通量为11.9 kg/(m2.h),随着浓缩的进行,8 h后,膜通量仍维持在9.5 kg/(m2.h),糠醛浓度从0.46 g/L降低到0.23 g/L。
徐蓉张红漫雷鸣柳
关键词:真空膜蒸馏半纤维素水解液
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固定化纤维素酶活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探讨了纤维素酶、壳聚糖、乙酸、乙醇、戊二醛、氢氧化钠等试剂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乙醇浓度、酶浓度分别为15g/L、2.0%、40%、100%时,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力最高,成型效果最好。
张孟麒林增祥张红漫黄和
关键词:纤维素酶固定化正交试验
纤维素水解酶的复配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玉米秸秆酶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混合试验设计优选商品纤维素水解酶的复配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复配条件为滤纸酶活(FPU)∶CMC酶活(IU)∶β-葡萄糖苷酶(IU)∶木聚糖酶(IU)=8∶1∶133∶33。
林增祥张红漫黄和赵晶陈敬文胡龄
关键词:复配玉米秸秆
半纤维素稀酸循环喷淋冲滤水解动力学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稀酸循环喷淋冲滤(dilute acid cycle spray flow-through,DCF)反应器在温和的条件下水解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分析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产物组分,研究不同温度、硫酸浓度和时间对主要产物木糖浓度的影响。探讨了其水解反应机理并以酸催化反应机理为基础,把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及其水解产物按化学组成和性质进行集总划分,并对反应网络进行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的简化集总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估计求取动力学参数,建立集总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半纤维素主要水解产物。结果表明,喷淋作用加快了半纤维素的连续解聚过程,从而使得木糖得率超过90%,而其降解产物糠醛等较少。得到的模型能较好预测不同条件下主要产物含量。通过改进的Arrhenius方程确定木糖生成和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07.1kJ·mol-1和102.2kJ·mol-1。
金强张红漫徐锐林增祥郑荣平赵晶
关键词:半纤维素玉米秸秆动力学
NREL法测定木质纤维素原料组分的含量被引量:98
2010年
对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方法定量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72%浓硫酸水解1h、4%稀硫酸水解45min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用HPLC定量的单糖,适宜的样品添加量为0.5g。同时,将NREL法与国标法进行了比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NREL法测定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33.90%、23.89%和15.84%。
张红漫郑荣平陈敬文黄和
关键词:纤维素半纤维素玉米秸秆
固定化纤维素酶对预处理纤维素原料水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交联法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考察固定化纤维素酶对蒸爆、球磨、超声波、喷淋、高温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原料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物料经蒸爆预处理后酶水解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球磨预处理水解效率次之,达到60%。用电镜和FT-IR对处理前后秸秆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证明预处理对物料的物理结构及化学组成有一定的影响。蒸爆法和球磨法可以使物料致密的天然结构彻底破坏,从而增加物料的比表面积;蒸爆预处理可以使纤维素内部氢键和官能团改变,使物料更易于酶解。
吕浩邢楠楠林增祥杜健张红漫
关键词:壳聚糖水解固定化预处理玉米秸秆
中和剂对稀酸蒸爆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稀酸蒸爆的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考察直接水洗、Ca(OH)2、NaOH、氨水中和物料至pH 5,在固液比1∶10、酶添加量为每克纤维素14 U(滤纸酶活)的酶解条件下对纤维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Ca(OH)2、NaOH、氨水中和物料酶解72 h后,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91.7%、80.7%、83.1%及81.7%。同时对影响纤维素酶解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从综合成本及后续发酵过程考虑,用氨水中和稀酸蒸爆物料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张红漫赵晶林增祥黄和
关键词:玉米秸秆酶水解蒸爆
VTES交联PDMS渗透汽化膜分离水中乙醇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交联剂对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PDMS)进行交联制备了疏水性更强的渗透汽化膜.通过考察交联温度、交联剂用量及料液温度等对该PDMS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对乙醇浓度为6%的体系,交联温度为80℃,质量比m(H-PDMS)∶m(VTES)∶m(DBTDL)(二丁基二月桂酸锡)=1∶0.2∶0.02,原料液温度为40℃时,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分别达到15.5和421.67 g/(m2.h),表明该VTES交联的PDMS膜具有良好的优先透醇性.
顾瑾邓利容白云翔张林陈欢林
关键词:渗透汽化膜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离子色谱法测定液晶材料中的氟含量被引量:4
2010年
建立了TiO2光催化氧化-离子色谱法测定液晶材料中氟含量的方法。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对含氟液晶化合物进行有机破坏,使碳氟键断裂,生成的F-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TiO2催化剂用量为0.1g/L时,可达到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降解时间为50min。F-峰面积与其含量在0.005~1mg/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μg/g。测得3种液晶材料的氟含量分别为7.6,18.1及28.4mg/g,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86.0%~118.0%,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3.2%~5.7%之间。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有机氟体系,同时也为需经有机破坏后进行测定的有机化合物体系提供了新方法。
张红漫陈敬文
关键词:液晶离子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