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53)

作品数:8 被引量:378H指数:5
相关作者:熊熊郑勇许厚泽单斌刁法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壳运动
  • 2篇地震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圈
  • 2篇中国大陆岩石...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库仑应力
  • 2篇大陆岩石圈
  • 1篇地壳运动速度...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震触发
  • 1篇地幔
  • 1篇地幔动力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断层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8篇熊熊
  • 6篇许厚泽
  • 5篇郑勇
  • 4篇单斌
  • 3篇刁法启
  • 1篇马宏生
  • 1篇倪四道
  • 1篇柯小平
  • 1篇傅容珊
  • 1篇李军
  • 1篇韦生吉
  • 1篇滕吉文
  • 1篇郭东美
  • 1篇李迎春
  • 1篇周宇明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壳运动速度场插值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分析了构建速度场的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提出利用两种模型逼近原始观测速度的综合逼近法,以减少剩余误差。计算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结果显示,综合法优于单独利用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
刁法启熊熊
关键词:GPS速度场插值
地幔岩石圈热结构差异与中国大陆岩石圈均衡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观测表明,大陆地区存在很多传统均衡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均衡理论中没有考虑地幔岩石圈部分由于热结构差异导致密度差异的影响.本文基于岩石圈尺度的质量平衡模型研究了中国大陆20个构造单元地壳及地幔岩石圈对地形海拔的贡献,以及各块体的均衡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些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北山和柴达木盆地,尽管岩石圈均衡模型和Airy模型得到了一致的海拔值,但岩石圈均衡模型更能体现均衡过程的物理本质;除青藏高原造山带外的多数块体,岩石圈均衡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观测海拔和地表垂直运动状态;总体上,考虑地幔岩石圈热结构影响后,中国大陆各地区的均衡结果普遍优于传统的均衡模型.通过对均衡状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构造稳定地区均衡程度较高;(2)青藏高原及周边造山带现今地壳运动主要为区域构造过程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所控制。均衡调整过程不是主要控制因素;(3)现今地壳垂直运动比较明显的块体处于均衡调整阶段,地表垂直运动的大小反映了该区所受的均衡力作用的程度;(4)构造稳定地区基于岩石层均衡的理论计算海拔与观测海拔之差值和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有较好的相关性,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均衡分析研究构造块体的运动趋势和动力学性质;(5)地幔热结构对现今地形、海拔及地壳垂直运动有显著影响,在处理均衡问题时,地幔岩石圈热结构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单斌熊熊郑勇许厚泽
关键词:海拔垂直形变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地壳应变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涵义被引量:4
2009年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W方向的压缩状态,主压应变率约为-2.0×10^(-9)/a,剪应变及面膨胀均较弱,表明蒙古褶皱带比较稳定.贝加尔裂谷整体处于拉张状态且伴有较强的剪应变和面膨胀,暗示可能有多种机制控制裂谷的张裂过程.蒙古高原西部有两条高应变率的构造带,结合深部存在地幔热柱等证据,我们认为这两条构造带及所围限的区域共同构成Amurian板块的西部边界—一条弥散变形的边界带.蒙古-贝加尔地区剪应变分布与0~40 km的地震活动性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形变在地壳尺度耦合程度较高.地幔对流拖曳力场与主应变轴方向及应变率场的一致性表明,地幔对流可能是蒙古贝加尔地区区域构造动力学过程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刁法启熊熊郑勇许厚泽
关键词:地壳运动构造动力学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被引量:233
2009年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趋势,绝大部分的余震都分布在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向上,但在汶川地震的震中附近有一个北西向的余震分布区.利用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采用"裁剪-粘贴"法,获得了较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Ms≥5.6).从震源机制解来看,尽管多数较强余震显示出逆冲的性质,但在断裂带的北部余震仍有一部分显示出明显的走滑性质.震源机制解显示北川-映秀断裂(BYF)的南部发生的余震主要为逆冲型地震,和主震的滑移状态一致;在BYF断层的北部余震同样以逆冲状态为主,这和主震在该区域的破裂性质有很大差异.在青川-平武断裂附近,震源机制以右旋走滑为主,且震源深度比较深(~18km).由此猜测主震在北部可能发生在北川断裂和青川断裂两个断裂上,而不是只发生在中央断层上.这种复杂的余震机制显示出龙门山断裂带断层系统的复杂性.
郑勇马宏生吕坚倪四道李迎春韦生吉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汶川地震
Amurian板块存在吗?——新的大地测量学证据
<正>Amurian 板块(AM)是 Zonenshain 等提出的东北亚地区内部存在的一个构造亚板块。AM 板块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广泛重视。它到底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于欧亚大陆之外的一个独立次级构造块...
郭东美李军熊熊许厚泽Teruyuki KatoPil-Ho Park
文献传递
基于变密度模型的位场界面反演被引量:20
2006年
在波数域中用重力反演莫霍面深度时通常假定壳幔密度差为一常数,但这只是一种近似的密度模型,本文采用了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式.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及重力资料反演了青藏高原莫霍面的深度,分析了莫霍面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呈现出边缘浅、中部深的特点,边缘变化快、梯度大,中间变化梯度趋缓.中心地带的羌塘地体莫霍面深度达74 km,向四周慢慢变浅至67 km左右,边缘地区突然变浅至50km左右.通过常密度模型、变密度模型及地震反演得到的莫霍面的比较,证实变密度模型更适合于莫霍面结构的反演.
柯小平王勇许厚泽
关键词:重力反演莫霍面青藏高原
2008年5月12日Mw7.9汶川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被引量:104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龙门山断裂发生Mw7.9强烈地震,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预测,汶川地震余震将持续至少1年,并且不排除发生强余震可能.因此,判断余震可能发生区域,圈定震区周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活动的范围,对灾区人员安置、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加强震灾及次生灾害防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汶川地震及邻区地震活动性为将来研究板内逆冲型地震的同震应力变化,并检验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根据地震的静态触发原理,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引起的周边断层同震应力变化,分析了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及周边各主要活动断层地震活动性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增加了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东昆仑断裂(玛曲-南坪段)、青川断裂、岷江断裂南端以及彭县-灌县断裂、江油-广元断裂、江油-灌县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将提升这些断层上地震发生的概率.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应加强这些地区的地震监测和灾害预警.青川断裂上记录到的余震表明主震已经触发了该断层的地震活动,余震有向该区迁移的趋势,应密切关注地震向北迁移的态势.彭县-灌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南段目前发生的余震很少,所积累的构造应力未充分释放,同震库仑应力的加载有可能在今后触发该区较强余震,应对该区实施重点监测.汶川地震有效降低了抚边河断裂、虎牙断裂、哈南-青山湾断裂、龙泉山断裂以及迭部-白龙江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将因库仑应力减小而降低.汉中一带、西秦岭北缘断裂上库仑应力变化微小,汶川地震的静态触发效应不足波及此处.
单斌熊熊郑勇刁法启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库仑应力地震触发
顾及地幔岩石圈密度影响的中国大陆岩石圈均衡分析
<正>观测表明,大陆地区存在很多传统均衡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以中国大陆为例,平均海拔在400 m 左右的华南造山带和四川盆地其地壳厚度却相差约10 km,显然不符合 Airy 均衡模型。而从 Pratt 均衡模型的角度来...
单斌熊熊郑勇许厚泽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的地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的结果,但简单的碰撞模型及南西—北东向的挤压无法解释高原现今所有的构造。因此,其他地球动力学因素,尤其是地幔动力学过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简要回顾青藏高原隆升的地幔动力学机制研究历史;较详细地介绍了青藏高原下深部结构的地幔动力学含义;并重点评述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幔动力学机制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结果。说明在全球构造格局中,青藏高原不仅仅是印度和欧亚大陆会聚、碰撞以及大陆形变的结果,它也是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层和下伏地幔物质运动的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产物。
熊熊傅容珊滕吉文许厚泽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幔动力学
静态应力触发中影响库仑应力变化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基于弹性位错理论,分析了库仑应力计算中断层的有效摩擦系数、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对震后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应力触发的研究中,这些参数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的改变直接影响接收断层的最优化破裂面,对计算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变化将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改变库仑应力变化的大小,还明显改变库仑应力变化增强区及影区的空间分布等。
周宇明单斌熊熊
关键词:库仑应力变化区域应力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