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24)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和平代立东周丽刘丛强刘庆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电导
  • 10篇电导率
  • 10篇高温高压
  • 6篇氧逸度
  • 6篇逸度
  • 4篇铁矿
  • 4篇黄铁矿
  • 3篇铅矿
  • 3篇花岗岩
  • 3篇方铅矿
  • 3篇腐蚀电流
  • 3篇腐蚀电流密度
  • 2篇铜矿
  • 2篇泥质
  • 2篇泥质岩
  • 2篇橄榄石
  • 2篇橄榄岩
  • 2篇微量元素
  • 2篇稀土
  • 2篇黄铜矿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贵州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李和平
  • 11篇代立东
  • 9篇刘丛强
  • 7篇刘庆友
  • 7篇周丽
  • 5篇唐勇
  • 5篇饶冰
  • 5篇张辉
  • 4篇崔桐娣
  • 3篇邓鹤鸣
  • 3篇苏根利
  • 3篇徐丽萍
  • 3篇单双明
  • 2篇李营
  • 2篇唐红峰
  • 2篇杨昌君
  • 1篇许祖鸣
  • 1篇王多君
  • 1篇胡海英

传媒

  • 8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石油化工腐蚀...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9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使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0~4.0 GPa和773~1134 K下用阻抗谱法就位测定了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温度是决定辉石岩电导率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lgσ与1/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式;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活化焓和独立于温度的指前因子亦降低.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单双明崔桐娣邓鹤鸣许祖鸣
关键词:辉石岩高温高压电导率阻抗谱
泥质岩变质脱水作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正>研究表明,大洋沉积物或陆壳岩石可以发生俯冲作用进入俯冲带深部。该过程中岩石的含水矿物发生了变质脱水作用和相转变,所产生的流体是俯冲带流体的重要来源并对俯冲带岩浆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标志性的影响。为了深入揭示陆壳物质...
唐红峰李营
关键词:泥质岩微量元素高温高压
文献传递
高温高压下碱性长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
<正>高温高压下地学材料电学性质的实验室原位测量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Dai等,2008)。电导率比地震波对温度更加敏感,因此通过它可以获得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温度分布、热状态及相关的构造特征(H...
胡海英李和平代立东
文献传递
高温高压下叶蜡石脱水电导率实验被引量:1
2005年
在压力为1.0~4.0 GPa、温度为873~1 223 K下采用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阻抗谱分析仪测定了叶蜡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enhius关系式;叶蜡石的脱水引起电导率的突然变化,使电导率急剧上升;脱水前,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减小,其导电机制为电子导电;脱水后,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其导电机制为离子导电.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苏根利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
关键词:叶蜡石高温高压电导率脱水作用
流动介质对黄铁矿-黄铜矿原电池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黄铁矿和黄铜矿在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时,黄铁矿静电位高充当阴极,得到保护;黄铜矿静电位低充当阳极,加剧氧化。采用三电极体系对黄铁矿和黄铜矿构成的原电池反应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合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电池的腐蚀电流密度随流动介质中氧化性离子(如Cu2+)浓度增加、流速增大而增大,混合电位随流动介质中氧化性离子(如Cu2+)浓度增加、流速增大而变得越来越正。实验结果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结合原电池模型、混合电位理论和Butler-Volm er方程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刘庆友李和平周丽
关键词:黄铁矿黄铜矿腐蚀电流密度
流动体系下黄铁矿-方铅矿原电池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三电极体系,在流动溶液下,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流速,对黄铁矿和方铅矿组成的原电池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合电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离子对原电池反应无明显影响,Fe3+离子能明显加快原电池的腐蚀速度,并且Fe3+浓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溶液流速越大原电池腐蚀速度越快。实验结果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结合混合电位理论和Butler-Volmer方程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刘庆友李和平周丽代立东
关键词:黄铁矿方铅矿腐蚀电流密度
高温高压环境中不锈钢原电池腐蚀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在高压釜内放置1Cr18Ni9Ti不锈钢电极和Cu电极组成原电池,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高温高压NaCl-H2S-H2O溶液中的原电池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原电池的腐蚀电流密度随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呈波动性变化,在沸点和临界点附近均出现极大值,且极大值随着NaCl和H2S浓度升高而增大。最大腐蚀电流密度在Cl-浓度较小(0.01 mol/L)时出现在亚临界腐蚀区(350℃,21.5 MPa左右),而在Cl-浓度较大(0.1 mol/L)时则出现在超临界腐蚀区(450℃,38.4 MPa左右)。根据腐蚀形貌探讨了1Cr18Ni9Ti不锈钢原电池的腐蚀规律。
刘庆友李和平周丽徐丽萍
关键词:原电池腐蚀
上地幔橄榄石电导率影响因素及高压相变初探被引量:3
2003年
人们对上地幔标志性矿物橄榄石的认识 ,基本上是经历一个从直流到交流 ,又从交流到阻抗谱的认识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对橄榄石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出发 ,包括温度、压力、铁镁比值、氧逸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用目前国际高温高压学术界公认的阻抗谱技术探讨了橄榄石在高压下的相变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地球物理学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冷地幔的实验室的模拟 ,并作了充分的论证 .
代立东李和平王多君
关键词:橄榄石电导率氧逸度
硫酸铁溶液中方铅矿溶解的混合电位振荡现象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动态测量混合电位,研究方铅矿电极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铁溶液中溶解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35℃的0.10和0.01 mol/L的Fe2(SO4)3溶液中,方铅矿的溶解存在电化学振荡现象,方铅矿电极的混合电位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波动;开放体系下由溶解氧驱动的方铅矿表面Fe3+浓度的周期变化、方铅矿电极表面单质硫的生成及其进一步氧化溶解、以及已反应方铅矿表面的缺陷层的重新生成和再分解,都将影响每个电极反应的中间步骤,所有这些因素的耦合和反馈,将会导致硫酸铁溶液中方铅矿混合电位的振荡变化。
周丽李和平徐丽萍
关键词:振荡反应方铅矿
开放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之间原电池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金属硫化物矿物之间的原电池反应对于酸性矿山排水的形成、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地球电化学勘探以及湿法冶金过程等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溶液中氧化剂组分F e3+的浓度、pH值、溶液的流动状况以及溶液的盐度(如N a2SO4的浓度),采用精密的电流计和电位计,对作为阳极的黄铁矿与作为阴极的方铅矿所形成的原电池反应的电流密度和整个原电池的混合电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F e3+],pH值以及溶液的流动状况对黄铁矿和方铅矿之间原电池反应的影响很大,而溶液的盐度对反应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实验还发现,当黄铁矿电极表面存在微小裂纹时,其电极电位可降低至同条件下方铅矿的电极电位以下。这一实验结果在混合电位理论和Bu tler-V o lm er方程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解释。
周丽李和平徐丽萍
关键词:黄铁矿方铅矿酸性矿山排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